浙江省丽水五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64000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丽水五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丽水五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丽水五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丽水五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 (1).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丽水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或者拍照上传,4考试时间结束前,请上传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3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杂剧篇幅(f)短小、文体体制灵便,因而创作主体可以自在、随性地抒情写心;同时,元杂剧还借助“俗”的审美特性,拓展了一个更加便于宣泄私人情感、挣(zhng)脱雅俗羁绊的空间。B一些自媒体过于追求传播效应而枉顾社会价值,在灾难现场自拍并将内容上传网络,使自拍和分享沦为低俗的炫(xun

2、)耀、哗众取宠,甚至成了借助他人痛苦来积攒(zn)“人气”的表演。C熄了引擎,旋(xun)下左侧的玻璃窗,清新的空气遂(su)漫进窗来,闭眼谛听,有欢快而嘹亮的鸟声从远处的橡树林传来他推开车门,跨出驾驶座,丝亳没有感受到早春的料峭。D叶嘉莹先生自幼擅长诗词写作,抒情遣(qin)兴,情感真挚,感人肺腑,佳句联篇;这几十年来,虽遇到忧患艰难,但她始终没有放下诗词研究的事业,对古诗词的理解达到了极高境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汉字的抑扬顿挫和无穷组合,造成了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和。书法是汉字的艺术。离开汉字就没有中国书法,就不是中国书法。书圣王羲之的最伟

3、大贡献,是完成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化、,在中国书法的提高和普及之间、历史和未来之间架设了桥梁。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而有了晋代尚韵、唐代尚法,宋代尚意也顺理成章,了。晋代、唐代、宋代,是中国书法的三个辉煌时代。颜真卿之所以能够成为继王羲之之后,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位伟大书法家,是因为他的最伟大成就,就是在继承王羲之的基础上,超越了王羲之,从而开拓了中国书法前所未有的宏大格局和正大气象,达到了骨力和的高度统一,完成了雄浑、宽博的新体楷书创作,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范。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

4、化的最高代表B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C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又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D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就是汉字,也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博大精深 典范化 浑然天成 宛转B千姿百态 典范化 浑然天成 含蓄C千姿百态 规范化 应运而生 含蓄D博大精深 规范化 应运而生 宛转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果说颜真卿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王羲之则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B即使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集大成者,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最高代表。C如果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

5、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D即使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河南农民何刚拒绝了文物贩子的巨额现金,将 19 件从自家院里挖出的珍贵文物悉数交给故宫博物院,填补了博物院藏品的空白。B事实证明,中美新能源战爆发的原因是由新能源产业发展逻辑、政府政策、公共态度和投资环境等多个层面的差异共同所导致的。C广东不仅GDP等经济指标飘红,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24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8.9%。D在北京大学 2017 届本科毕业典礼上,校长林建华寄语毕业生:宁可自己吃点

6、亏,也不要为了一时便宜,丧失对原则和底线的坚守。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而实际上语言文字究竟是不免要用的一种“方便”,记录文字自然越近实际的、直接的说话越好。B雅化程度的深浅,决定这种地位的高低或有没有,一方面也决定“雅俗共赏”的范围的小和大: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越浅也就越多。C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地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D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首,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如果地球史

7、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葳蕤的植被,把山体_得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泻漏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更有当头的棒喝,醍醐灌顶,让你心生敬畏。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如梦中人的夜游,在即将失足的_之时顿然醒悟,岂不惊出一身冷汗?那朵朵石莲花,在绽放之初,肯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尘、七分流水。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山梁便是桥面,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 。“变质

8、片麻岩”“冰川遗迹”就在眼前,_,原本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变得立体、骨感起来。浩劫与创痛、不屈与桀骜,全都原始地裸露着,棱棱角角,没有被精于事故的圆熟覆盖,也没有来得及被_的传说消费。7文段中加点词的音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创痛(chung) 长揖(y) 密密匝匝B葳蕤(ru) 嶙峋(xn) 醍醐灌顶C泻漏(lu) 碣石(ji) 戛然而止D虔诚(qin) 桀骜(ji) 精于事故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包裹 千钧一发 触手可及 牵强附会B缠绕 危在旦夕 触手可及 穿凿附会C包裹 危在旦夕 唾手可得 牵强附会D缠绕 千钧一发 唾手可得 穿凿附会9下列各句中,没有

9、语病的一项是(3分)A郑虹则认为,劳动监察部门应加大抽查年假执行情况的力度,未依法执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处罚措施,并加大处罚力度。B针对张显友委员提出的建议。过去一年,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沟通、反复完善答复意见并及时回复。C吉林省将推进快递员关爱工程、提升从业人员幸福感作为邮政业贴近民生七件实事之一, 通过健全内控制度,落实服务质量标准要求,缓解一线员工负担。D互联网企业也在改变着自己的判断,用户随着为网络音乐、在线视频等互联网服务付费意愿不断提升,互联网企业逐渐认识到免费服务不再是吸引用户、增强竞争优势的唯一手段。10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

10、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 (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C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命终究归于平淡。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11下列对诗句的修辞的分析归类,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

11、一枝春带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夜飞渡镜湖月。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A比喻夸张夸张对比对比顶针B对偶比喻夸张对偶对比顶针C比喻夸张比喻对比对偶夸张D对偶夸张夸张对偶对偶夸张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3分)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

12、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

13、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

14、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所以,要清晰地认识词体的革新、转变,地域文化这一背景因素无疑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取材于吴德岗地域文化与苏轼词的创作)材料二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

15、敏捷;秦岭隔开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蔚然成风,不同区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景观。地域的不同,就有山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产生出不同的族群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从而大有别于世界的其它文明古国。另外,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越是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与深刻,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