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疥癣病预防措施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40362 上传时间:2016-1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兔疥癣病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兔疥癣病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兔疥癣病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兔疥癣病预防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兔疥癣病预防措施兔疥癣病又称兔螨病,是由寄生于兔体表的疥螨或痒螨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该病侵袭面广,发病率高,是冬春季节养兔的主要病害。该病有高度的传染性,若治疗不及时,病兔可因逐渐消瘦和虚弱而死亡,危害十分严重。现结合实践经验将该病作一介绍。发病特点兔疥癣病主要发生于冬季和秋末春初,因为这些季节日光照射不足,兔毛长而密,特别是在兔舍潮湿、卫生状况不良时更易发生,通过健康兔与病兔的直接接触或与螨虫污染的兔舍、用具等污染物的间接接触而传播。各品种的兔均易感,但以瘦弱兔和幼年兔最易感,发病也较严重。临床症状当兔发生疥癣病时,首先发生剧痒,这是贯穿整个疾病的主要症状,而且

2、病兔进入温暖场所或活动后皮温增高时,痒觉更为加剧。当兔感染痒螨时,在病初接近耳根处发生红肿,继而脱皮,有时流出渗出液,渗出物干燥后结成黄色痂皮,塞满耳道,如纸卷样,病兔耳朵下垂,不断摇头,并用脚爪搔抓耳朵,严重时蔓延至筛骨或脑部,引起癫痫狂症。当兔感染疥螨时,先由嘴、鼻孔周围和脚爪部位发病,逐渐蔓延到鼻梁、眼圈等部位,病兔不停地用嘴啃咬脚爪或用腿搔抓嘴、鼻孔等处,严重时有前脚抓地、后脚抓地等特殊姿势,脚爪部出现灰白色的痂皮,病兔嘴肿胀,影响采食,迅速消瘦,最后衰竭死亡。病理变化该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皮肤。患部脱毛,出现丘疹或水泡,逐渐形成灰白色的痂皮。随着病情的发展,患部皮肤逐渐增厚,失去弹

3、性而形成皱褶。诊断症状明显的疥癣,根据发病季节、剧痒、患部皮肤的变化等不难确诊。症状不明显者,应刮取患部痂皮,检查有无虫体,加以确诊。刮取皮屑的方法非常重要,应选择患病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剪毛,刮到稍微出血为止,将病料收集于培养皿或试管中以备检查。直接镜检法刮下的皮屑,置于载玻片上,滴几滴煤油,盖一张盖玻片,搓压使病料散开,待皮屑透明,镜检。虫体浓集法采取较多的病料,置于试管中,加入 10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夜或煮沸,待毛、痂皮等溶解后,静置 20 分钟或以 2000 转离心 5 分钟,弃上清液,吸沉渣镜检。防治疥癣病的预防主要在于隔离病兔并进行环境和器具的彻底清洗消毒。兔舍应经常打扫,定期

4、消毒,并保持干燥,透光及通风良好。新购种兔必须严格检疫,确认无病后才能合群饲养。经常检查兔群,一旦发现病兔,要及时隔离治疗,并对病兔笼、用具及污染的环境彻底消毒。兔疥癣病的治疗方法很多,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治疗时,为使药物能和虫体充分接触,应将患部及其周围的被毛剪去,除掉痂皮和污物,用5的温肥皂水或 0102的高锰酸钾或 2的来苏儿溶液彻底刷洗患部,擦干后再用药。另外,由于大部分药物对螨的虫卵没有杀灭作用,因此,应间隔 57 天重复用药 23 次,以杀死新孵出的幼虫,达到根治的目的。常用的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药物有以下几种:(1)对耳疥癣可用碘甘油(碘酊 3 份、甘油 7 份)或硫磺油剂(硫磺松节油和植物油等量混合剂)滴入耳内,每日 1 次,连用 3 天。(2)烟丝 50 克,食醋 500 毫升,浸泡 24 小时后,取浸液擦洗患部,每日 2 次,连用 5 天。(3)雄黄 20 克,豆油 100 毫升,将豆油煮沸后加入雄黄,搅拌均匀即可,隔日 1 次,连用 23 次。(4)2敌百虫溶液擦洗患部,每日 2 次,连用 3 天。(5)山苍子油,涂擦患部,12 次即可。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