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59345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是一种建筑的形线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的有机融合。其创作目的不在机械的写实,而在创造意象。虽然它的出发点也极重写实,如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中国画真像一种舞蹈,画家任意挥洒。他的精神与着重点在全幅的节奏生命而不沾滞于个体形象的刻画,以丰富的暗示力与象征力代形象的实写,超脱而浑厚。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画幅中飞动的物象与“空白”处处交融,构成全幅流动的虚灵的节奏

2、,真如我们目睹的山川真景。 中国画笔笔灵虚,不滞于物,而又笔笔写实,为物传神。笔不滞于物,乃留有余地,抒写画家胸中浩荡之思、奇逸之趣。中国画不注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以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而引书法入画乃成中国画第一特点,书法实为中国绘画的骨干,各种点线皴法溶解万象,进入灵虚妙境。而融诗心、诗境于画景,则成为中国画第二特色。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而并不觉其破坏画景,这又是中国画可注意的特色。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个境界层次。中国绘画中的“骨法用笔”就是运用笔法捕捉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向,透入物象的核心,其精神简

3、淡幽微,遗形似而尚骨气,薄彩色以重笔法。唐代大批评家张彦远曾说:“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中国画作者远超画境,俯瞰自然,在画境里不易寻得画家的立场,但画家的人格、个性完全融化潜隐在全画的意境里,尤表现在笔墨点线的姿态意趣里面。中国画趋向抽象的笔墨,轻烟淡彩,虚灵如梦,洗净铅华,超脱绚丽耀彩的色相,却违背了“画是眼睛的艺术”之原始意义。“色彩的音乐”在中国画中久已衰落。宋、元山水画、花鸟画发达,画风显著,宋、元大画家皆时时不忘以“自然”为师,于造化氤氲的气韵中求笔墨的真实基础。近代画家如石涛,亦游遍山川奇境,运奇姿纵横的笔墨,写神会目睹的妙景,真气远出,妙造自然。画家任伯年

4、则,更能以花卉翎毛表现精深华妙的色彩新境,为近代希有的色彩画家,令人反省绘画原来的使命。然而,除此之外的画家则颇多地一味模仿传统的形式,外失自然真感,内乏性灵生气,目无真景,手无笔法,既缺绚丽灿烂的光色以与西画争胜,又遗失了古人雄浑流丽的笔墨能力。艺术本当与文化生命同向前进;中国画此后的道路,不但须恢复我国传统运笔线纹之美及其伟大的表现力,尤当倾心注目于彩色流韵的真景,创造浓丽清新的色相世界,更须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表达出时代的精神。 (摘编自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1下列对“中国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画将建筑的形线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融为一体,不重机械的写实,

5、与其出发点并不一致。B中国画超脱个体形象的刻画和艳丽的色彩,关注全幅画的节奏生命,抒发画家胸中的浩荡之思、奇逸之趣。C中国画用浓淡的笔墨、交错的点线溶解万象,飞动的物象和“空白”处处交融,流动虚灵,真如我们目睹的山川真景。 D中国画引书法和诗心、诗境入画,以书法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书法是中国画的骨干,诗歌是中国画的灵魂。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画笔笔灵虚,不停留在具体物象的描摹上,具有丰富的暗示力与象征力;而又用实笔为物传神,所以说中国画是虚实结合的。 B唐代大批评家张彦远指出了中国画容易陷入的误区,实际上强调了中国画中骨气、笔法的重要性。 C近代少

6、有的色彩画家任伯年不忘绘画原来的使命,能用具体的物象表现精深华妙的色彩新境,画作让人耳目一新。D宋、元大画家师法自然,从自然中求真实,形成了自己的画风,宋、元山水画、花鸟画的创作得到了充分的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注重运用笔法捕捉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向,其注重趋向抽象笔墨,因此“色彩的音乐”在中国画中久已衰落。 B虽然在中国画中很难找到画家的立场,但笔墨点线的姿态意趣里面隐藏着画家的人格、个性,由此可见,中国画与画家是物我融合一体的。 C近代以来,除了极少数画家外,诸多画家一味模仿传统的形式,致使中国画外失自然真感,内乏性灵生气,无法与西画抗衡。D中国画今后的

7、发展,不但应该继承发扬传统笔法的长处,更应致力于创造浓丽清新的色相世界,表达时代精神,所以中国画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萧鸾遣鲁康祚、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勒甲士三千击之。时康祚军于淮南,永舍淮北十有余里。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即夜分兵二部,出于营外。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

8、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之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祚、公政等果亲率军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祚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焉。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祚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高祖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径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锋锐。聪、藻徙为边民,永免官爵而已。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萧衍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

9、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治民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迁左将军、南衮州刺史。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年逾八十,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节选自北史傅永传,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谦让。

10、 B萧衍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谋求。 C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埤 迎击。 D贼俯射永,洞其左股 射穿。5以下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现傅永有“气干”(气魄和才干)的一组是(3分) 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发愤读书,涉猎经史 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锋锐 永出箭复人,遂大破之 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傅永年轻时虽然勇武过人,但缺少学问。有朋友给他一本书,他竟然不理解,答不出朋友从书中提出的问题。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准确。他摸准了入侵之敌的心理和行动规律,巧置迷惑敌人的

11、标记,并设伏兵,一战而大获全胜。C傅永临阵作战勇敢,七十多岁时还亲自率兵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敌人用箭把他的大腿射伤,他拔出箭继续战斗,把敌人打得大败。 D傅永具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中山王元英东征钟离,上表请求让傅永为将,未得到朝廷允许,对此傅永颇有怨言;八十多岁了,他还能骑马射箭弄矛。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焉。(5分)_ (2)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5分)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踏莎行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

12、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绍圣三年,词人被贬徙郴州。本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春三月,作者当时寓居郴州旅舍。幸自:本自,本来是。 8这首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_9“此恨无重数”是作者心中之语。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恨”有哪几重。(6分)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_。固世俗之工巧兮,_。(屈原离骚) (3)_,百年多病独登台。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乙 选考题 请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不平的镜子契诃夫 我和我的妻子走进客厅里。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不见亮光,等到我们点上烛火,照亮四壁,就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窜。我们关上身后的房门,可是房间里仍然有风,吹拂墙角上堆着的一叠叠纸张。亮光落在那些纸上,我们就看见了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墙壁由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上面挂着我家祖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