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届高三语文常坐坐矮板凳复习素材.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52410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8届高三语文常坐坐矮板凳复习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河北省2018届高三语文常坐坐矮板凳复习素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8届高三语文常坐坐矮板凳复习素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8届高三语文常坐坐矮板凳复习素材.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坐坐矮板凳(一)常坐坐矮板凳(新颖别致,引发好奇) 岁末年初,不少地方正在火热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干部与群众同坐在一条板凳上,改进工作作风、书写为民情怀,勾勒出扎根实际、联系群众的生动图景。不禁想到一则故事。(过渡)上世纪50年代,彭德怀到基层部队视察,参加一个班的讨论会。一位干部搬来一把椅子,战士们又垫上一床被子请他坐,而他却坐到了战士的矮凳上。在分析一些新独立国家政局不稳时,他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领导不愿意和大家一样坐矮板凳、硬板凳,并借此告诫干部“要常坐坐矮板凳”。(点题)坐矮板凳还是高板凳,看似小问题,却映照着思想觉悟,检验着群众意识。(以小见大)常坐坐矮板凳,就是要以基

2、层为镜,拜群众为师,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释义)“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毛泽东同志曾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把人民喻为“土地”,只要把种子播在土地上,就能在人民当中“生根、开花、结果”。基层蕴藏着群众的无尽智慧,潜藏着人心的无穷力量。勇于向下扎根,才能更好向上生长。(设喻说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调研时强调的,“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深入基层、贴近百姓,多听听群众的呼声,多想想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才能“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板凳究竟该怎么坐?(以问引路)关键是要跟基层面对面、与群众心贴心,涵养担当尽责的工作作风。在密切联系群众

3、的问题上,距离不可能产生美。时至今日,眼里看不到基层、心里装不下群众者并不鲜见。有人热衷“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轮下生风,脚下生锈,点到为止;有人留恋冬暖夏凉的办公室,习惯“开会了解”“电话解决”,远程指挥;有人享受前簇后拥的排场,摆摆架子、打打官腔,高高在上。群众心中有杆秤,干部的表现,决定着心与心的距离。(排比,反面用例)如果行动上远离群众、工作中脱离群众、生活里游离群众,自然也就无从听到真言、取得真经、收获真章。甘坐矮板凳、会坐矮板凳,就容易打开话匣子,掏出心窝子,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中拉近心灵的距离。孔繁森认为,“人民公仆的办公室在基层,在群众中,在百姓的土屋和帐篷”,一句饱含真情

4、的“我是您的儿子”,打掉了干群间的无形之墙。廖俊波在车上备着衣服、雨衣、雨伞和被子等“四件套”,“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被称赞“他不是官,他是我老大哥,是和我们农民坐一条板凳的人”。无论何时,深入基层、做好调研,都当以平视的眼光看待群众,平和的语气对话群众,平等的身份对待群众。(正面用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走基层、做调查是一场走访慰问之行,也是一趟发现问题、寻找答案之旅。带着一份真诚,捧着一颗真心,付出一片真情,常坐在矮板凳上听民声、访民情、化民怨、解民难(整句),“以人民为中心”的种子才能扎根于基层的沃野。 (二) “昨夜担走两座山” (新颖别致,引发好奇)不久前去中国美术

5、馆看“美在新时代”画展,被吴作人上世纪50年代的一幅画所吸引。画面只有一条扁担、两只箩筐,而精髓在题跋上:“扁担不长七尺三,箩筐不大柳条编,你甭小看这玩意,昨夜担走两座山”。好一个“昨夜担走两座山”!扁担不长、箩筐不大,只因日夜兼程,便能开天辟地。这样的愚公之志,不正是创造奇迹的密码吗?(反问有力,亮明观点)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成事之“志”,体现为“叩石啃壤,挖山不止”的坚强意志,也包含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强大定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样的意志与定力,始终是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去年11月,在全国精神文

6、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再邀请两位耄耋老者坐到自己身边。他们一位叫黄旭华,一位叫黄大发,有着相似的“30年”。为造核潜艇,黄旭华躲进孤岛,“人间蒸发”30年;为脱贫致富,修出“生命渠”,黄大发千锤万凿30年。物质的一穷二白,没有改变黄旭华铸造大国重器的信念;接踵而至的失败,没能动摇黄大发拔除穷根的决心。(整句对偶,夺人眼球)不屈的意志、坚强的定力,让他们无惧艰难险阻,最终领略到别样的人生风景。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扁担”“箩筐”早已升级;然而,前行之路上,依然有高山、关隘等待我们去攻克,那种“担走两座山”的韧劲和定力,绝不能丢。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来说,更是如此。当开闸放水式的激流猛

7、进难以再现,如何在静水深流中寻找奋进的力量?当牵涉的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多变,怎样确保改革始终维护人民的利益?当落实的难度进一步增大,怎样一锤接着一锤敲,把每一颗钉子钉实钉牢?(连续三问,引人深思)新一轮改革蓄势待发,注定动奶酪多、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不仅检验改革的能力,更考验改革的定力。改革不是闲庭信步,而是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现实中,有的人面对困难、风险,失去了定力,患得患失,畏首畏尾,不愿挑“重担子”,不敢接“烫山芋”。结果,在一些领域或地方,改革举措或久推不动、束之高阁,或浮于表面、留下隐患,消解了改革的价值。因此,在涵养改革能力之外,尤须涵养改革定力,唯有持之以恒,本领才会聚沙成塔。

8、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在谈及自己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时,他的话简洁有力:“我的主要用处就是不动摇。”“不动摇”,如同航行中指针清晰的罗盘,不惧风浪、坚定清醒,指引着远方的目标,成就了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境界。如今,我们书写着“最成功的脱贫故事”,创造着中国速度、中国效率,累积着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世界都在问,中国“为什么能”?事实证明,正是谋求改革发展的定力,滋养了我们不凡的能力。“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凌寒独自开”者,梅也;“只有香如故”者,梅也。像梅那样,砥砺不畏艰险、始终如一的精神品质,涵养坚忍不拔、勇于开拓的改革意志,我们必能创造出更加傲人的伟业。 (三)常治无患之

9、患(入木三分,申明观点)“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很快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邹韬奋先生痛感日本发动侵略之蓄谋已久、国民党政府缺乏准备之敷衍塞责,撰文呼吁:“我们目前固切齿痛恨暴日在东北之横行,但他们处心积虑侵略东北,在实际上做准备工夫者近三十年,我们在此三十年中曾经有何自救的准备?到了强盗升堂入室,白刃加头,始纷纷有义勇队敢死队征兵制等等的呼声,可见平日对外侮并无丝毫的准备。”历史留给我们深刻的昭示: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备无患患可除。(引出议题)作为一个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我们党始终牢记“有备无患、居安思危”的历史警示,努力跳出“历史周期率”,把忧患装在心里,把重担扛在肩上,

10、以不变的初心、不懈的努力,向时代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从时间纬度看,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从发展进程看,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实现这“关键一跃”,不是闲庭信步、水到渠成,而是风险系数很高的“历史跨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何谓“战略性、颠覆性错误”?显然不是小事小节,而是重大风险;不是杯水风波,而是滔天巨浪;不是战斗失利,而是战略失误。(设问对比排比)一旦准备不足、应对不当,必然会损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破坏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甚至会打断中

11、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木桶有短板就装不满水,但木桶底板有洞就装不了水。我们党之所以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三大攻坚战之首,就是在补齐短板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固底板。淮南子中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安与危、治与乱、机遇与挑战等,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对立面。如果我们能够未雨绸缪,“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就能知危图强、化危为机;如果平时疏于防范,“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就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安史之乱让开元盛世黯然落幕,大唐王朝也由此走向衰落;鸦片战争剥去了大清帝国的油彩,让中华

12、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漫漫长夜。正所谓,“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尽管风险和挑战经常不按套路出牌,但重大风险就像一只硕大的“灰犀牛”,绝非小问题,且早有预兆,为什么人们直到“灰犀牛”变成“疯犀牛”撞过来时才恍然大悟?原因在于,有的心存“温水煮青蛙”式的麻痹,有的囿于“矮子看戏何曾见”的短视,有的出于“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的漠然,还有的存在“听惯梨园歌管声”的和平积习。(设问排比)马克思早就断言:“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和古生物学中一样的情形。由于某种判断的盲目,甚至最杰出的人物也会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物。后来,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就惊奇地发现,从前没有看到的东西现在到处

13、都露出自己的痕迹。”看不到承平下的危机是最大的危机,看不到发展中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振聋发聩,催人猛醒)我们应正视繁荣背后的“不测之忧”,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准备想各种办法对付之”,努力消祸于未萌、治乱于未乱。 (四) 把稳公与私的天平 现实中,人们时常面临公与私的选择:出差途经乡里,要不要顺路探家?申领办公用品,该不该多备一些留为己用?恰遇公车待发,能不能搭个顺风车?公私之间的权衡取舍,照见觉悟与品格。(摆现象,明观点)公私是一把尺,丈量境界高下,也是一杆秤,称出格局大小。史书记载,东汉苏章(字孺文)就任冀州刺史时,宴请被检举的老友。宴罢,便正襟危坐:“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

14、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公私分明)第二天,他果然公事公办,将老友治罪。从古至今,公私分明一直是严以律己的重要标准。既保持“内不愧心,外不负俗”的本分,也达到“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的公允,更追求“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货利”的清明,才能直面公与私,做到问心无愧。(既引用,又排比,文采理性兼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共产党人的世界里,公与私的界线更为清晰。(承上段,深化议论)毛泽东同志曾为自己定下“待亲三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谷文昌反复叮嘱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当发现县委机关食堂给自己的小儿子多打了点菜,便禁止孩子到食堂买饭。

15、“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公私分明,不仅能为行动廓清迷雾,也堪称抵御诱惑、砥砺自我的武器。(一段两例,紧扣中心)公与私如同天平的两端,此消彼长。私字大了,党性就弱了;公字小了,杂念就多了。被私心裹挟的人,一旦得势,就容易丧失德行。明代理学家薛瑄有言: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回看一些落马官员的心路历程,不难发现,无论是铺张浪费、奢侈享受,还是为个人或亲属谋求私利,都有滥用公权、以公帑入私囊的特点。“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不弃私心,必废公事;不祛贪欲,必栽跟斗。私心一旦占了上风,就会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做事

16、就容易失去分寸,进而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多对偶,重议论,文质兼美)“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明晰公私边界,才能成就廉洁品质;抵御外在诱惑,才能磨砺理想人格。(又是对偶)杨善洲常说,“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无数事例启示我们,做党的好干部,就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学会常用“公与私”这杆秤称一称言行,善用“公与私”这把尺子量一量举止。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马克思说:“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公私一念间,荣辱两世界。凡事秉持公心,恪守公私界线,当成为每个人践行一生的座右铭。(引用之多,目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