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337856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报告-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作报告-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作报告-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作报告-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作报告-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报告-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报告-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篇一: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204183288 银色港湾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 二00七年十月 目 录 一、项目提出的依据 二、老年公寓目标客户需求及应对分析 三、老年公寓选址(地块)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四、老年公寓规划 五、老年公寓风险分析 六、风险规避与控制措施 七、项目实施 八、结论 一、项目提出的依据 (一)政策依据 1、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老龄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06105号) 2、河南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通知(豫民福199819号 3、国

2、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号)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6号) 5、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97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老年公寓市场机遇 ?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 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时,即为老龄化社会。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约为1.45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1.2%,而且这个

3、数字每年都在以3%的速度增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预测,到2025年,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19.34%;到2040年,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的27.8%,届时每三个半人口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口。 ? “老年公寓”市场潜力巨大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通过调查和分析预测,到本世纪一十年代末,中国退休劳动者一生的积蓄总和相当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另据中国老龄人协会估计,中国老年人消费约每年3000亿人民币,而且随着老年人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其消费数额还将得到进一步增长。由此可见“老年人市场”是一个潜力很 大的市场,老年人产业,尤其是老年住宅产业是一个极待开发的产业。

4、? 老年人养老逐步向集中养老转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那些所谓的养老院是些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的安身之地),国内老年人养老讲究“三代同堂”,老死不离儿孙。但随着近年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观念的改变;核心家庭趋于普及,传统家庭逐渐减少, 一方面下一代与老一代分居现象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家庭结构演变又表现为老少两代在居住上“分而不离,离而不远”的特点,因此老年人不堪忍受“空巢”的孤单寂寞之苦,从过去不肯到养老院开始向往养老院,养老观念和居住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 家庭因素催生老年住宅的产生和发展 自我国七十年代中期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以来,“三口之家”现已成为社会的主力家庭结构。许多独生子

5、女成家之后,所面临的是每对中青年夫妇在繁忙的工作压力和残酷的生存发展竞争条件下要照料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再加之老年人多愁善感及实际上的“代沟”,由此引起了一系列没完没了的家庭烦恼及社会问题,老年公寓呼声高涨,呼之欲出。 ? 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鼓励进行老年公寓的建设 面对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生活问题已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1998年起各级政府就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创办养老服务机构。在2003年召开中共十六大三中全会上有关代表提及老年人养老一事,中央领导对此十分重视。近日国家民政部及地方各级民政部门从社会各方面宣传全面关心和帮助老人,尤其是老年人养老与

6、生活方面,并鼓励从事老年住宅的建设。河南省政府更是认识到全国人口第一大省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出台的政策更具有可执行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可划拨;十余项税费可减免;贷款条件放宽、利率优惠;财政可给一次性开办补助;向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捐赠缴所得税前扣除 ? 老年住宅在京、沪两地倍受热宠 最早的老年公寓就出现在北京和上海。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在当时的上海商品房积压量高达上千万平方米的情况下,中高档老年公寓一直供不应求,排队预订的场面时有发生。九十年代中期,北京的一些机构在吸取上海老年公寓的成功经验后,结合本地区老年人生活习性建老年公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结: 如果说1.45亿

7、的老年人口基数是老年住宅建设的必要条件、家庭因素和老年人社会问题是催生老年人公寓产生的重要原由,那么国家鼓励和京沪两地老年公寓热宠应该能使我们看到的老年公寓建设的希望。从今天老年人口基数、老年人社会问题及老年人养老观念重大转变的趋势看,实施老年公寓建设应该说是一种机遇,老年公寓建设恰逢其时,水到渠成。可以预见,老年公寓必将逐步被老年人极其子女所接受。 (三)老年人公寓现状分析 ? 国内老年公寓的现状篇二: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 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 一、老年公寓概念 老年公寓是指既体现老年人居家养老,又能享受到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的老年住宅,属于机构养老的范畴。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老年公寓已经很

8、普遍,并且出现低、中、高档分级。 老年公寓,政府和社会为缺乏子女及亲属照顾的老年人特殊、专门建造的居所。 西方国家的老年公寓,多建在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的城市郊区或闹中取静的城市中心,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室内设备齐全,取用方便,室内布置与一般家庭居室大体相同。公寓设有生活服务、呼救报警、医疗保健、休息娱乐、文化学习、自助劳动等设施和场所。随着西方福利事业的发展及老年公寓条件的改善,许多虽有子女或亲属照料的老年人,为避免代际冲突,也自愿申请到老年公寓来安度晚年。 二、发展历程 美国在1935年社会保障法通过以前,各州政府已有老年公寓的设置;1935年后,开始大规模兴建,主要为有经济基础的老年人设立。

9、英国于1948年实施国民救助法时,规定每一都市政府要为贫困无家的老年人设置老年公寓,都市政府如财力不足,可与慈善团体合力兴建。 中国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上海、北京、天津、大连、烟台等地兴建老年公寓。此后,各种形式的由国家、社会或企业建立的老年公寓在各地相继出现。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政策室曾对北京1600余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大调查,希望入住老年公寓的人数达1000余人,一些老年公寓还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老年公寓正日益获得老年人的欢迎。 北京最早的老年公寓是1996年社会福利院开办的,有自理、半护、全护服务,且收费不一。近几年各个县的福利院也正积极扩建为综合福利服务性的老年居住场所,

10、像条件比较好的隆化、宽城、承德县、营子的老年公寓已经有一些老年人入住,但数量并不多。2009年之后,很多老年公寓,已经不再是独立的慈善或者福利机构,反而变成了一种需求,甚至有人在未有退休之前就开始预订老年公寓。 三、老年公寓建筑 在老年公寓的建筑设计中,有很多方面是与普通公寓不同的,也是需要完善和规范的,比如:在高级老年公寓中,各个功能空间的大小必须控制。因为老年人在生活中,虽然衣食无忧,可是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过大的空间容易使得老年人产生空荡荡的孤独感;同时使用空间也不能过小,因为老年人在生活中,行动是很不方便的,例如下蹲,下蹲后站立,弯腰,爬高等等。过小的空间会增加这种局促感,会使得老

11、年人觉得很压抑,很不方便。 因此老年公寓在设计中要把握几个尺度: 第一、通道部分在各个使用功能空间之间连接部分的过道宽度一般保持在净宽1.8M,这样既可以步行通过也可以轮椅通过; 第二、使用功能空间中的“安全抓杆”,老年人在行动中会有乏力感,体现在起立、下蹲比较困难,一般在需要起立、下蹲、坐、卧等地方设置与地面平行的安全抓杆两根相对地面标高300mm和850mm左右,两根相互垂直设置,或平行设置。 第三、楼梯设置,建筑设计专项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中规定楼梯踏步宽度=300mm,踏步高度的实施意见;2012年省、市政府分别

12、发出老年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促进了我市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尤其近年来加快了社会养老设施建设,逐步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差异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拓展老年服务机构建设,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可行性研究的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 3、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 4、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宝鸡市人民政府宝鸡市老年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三、可行性研究范围: 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依据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规定,对九成宫老年公寓项目的建设规模、设计方案、节能、环保、劳动安全卫生,投资和经济效益进行全面技术经济论证,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范围包括: 1、通过对项目现状、发展和需求情况等调研,论述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2、根据建设实际状况进行总体布局,确定工程规模与技术; 3、对环境保护、节能、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提出设计技术;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