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37738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二中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1、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了或1-3题。农业文明时代,绿水青山是真实的自然景观,金山银山则是悬设的物质财富梦想。虽然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山傍水,但对农业文明时代的人们来说,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相关的联系。在这一历史阶段,绿水青山是人们栖息的家园,具有灵性色彩,仿佛就是人们生命的背景和底色,向人露出诗意的微笑。辛弃疾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在古代,人们触目所及,都是自然的美,与山水共情,把自我寄寓其中。但是,人类

2、与自然界的关系并非总是融洽。古往今来,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虫灾、早涝、瘟疫等也是史不绝书。“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这段著名诗句,就非常形象地刻画出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时代,大自然从消极方面给广大民众带来的灾难性的压迫和伤害。当人类的力量尚未强大到足以抗衡大自然所带来的困境,自身生命时刻受到严重威胁时,美丽动人的“绿水青山”,不照样是“枉自多”吗?只要生产力尚处在低下状态,人类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匍匐着的命运就难以改观。工业文明时代。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凭借科学技术的现代革命插上了翅膀,不但让物质财富魔鬼似的奔涌,而且导致人对大自然态度的深刻

3、变化。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征服,使自然景观与财富梦想的界限被打破了。绿水青山被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所征服,大自然在人们面前仿佛打开了无尽的宝藏。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动下,人们不惜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征服和占有。如此一来,自然界便不可避免地褪去诗意的形象,沦为表现人的占有欲和征服力的主战场。资本主义制度主导下的工业文明,尽管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它却体制性地忽略了自然承受能力的限度。这种发展的结果必然是:一方面是“金山银山”的堆积,另一方面则是绿水青山的消遁。更为令人担忧的是,“金山银山”的背后是剩水残山,甚至是恶水穷山、毒水污山,最终不得不失去赖以栖息的家园。人类在强调自然是可以随意开采和占有的“金山

4、银山”时,同自然界的关系便不再是和谐共生,而是相互异化。 在当代,我们正面临着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转折,当我们从工业文明带来的消极的、可怖的后果中猛然惊醒之时,保护自然、修复生态就成为新的时代主题。我们不但要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还要实现金山银山还是绿水青山的转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和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辩证法,其本质在于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其现实表征则是既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

5、金山银山”的物质保障;又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以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 (选自光明日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粮山”的普学意脑2018年6月20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农业文明时代,虽然人们与自然之间关系密切,但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没有真正建立联系。B. 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屈服于大自然的命运才会发生变化。C. 工业文明时代,人们一味追求金山银山,导致人对大自然的态度发生深刻变化,绿水青山逐渐消遁。D. 当下,我们应当吸取工业文明时代对待绿水青山的教训,实现绿水青山和金

6、山银山之间的相互转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在结构上是分总关系,三个分论点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不同时代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B. 第一段引用辛弃疾的诗词,说明在农业文明时代,自然是人们栖息的家园,具有灵性色彩。C.第二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强调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不同,带来的后果也不一样。D.文章第三段引用十九大报告中的原话,告诉我们我国已经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在农业文明时代,人们亲近自然的同时也畏惧自然,自然为我们提供生存环境,但是自然灾害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7、。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让人们对自然不再恐惧,另一方面又打破了自然景观与财富梦想的界限。C.不能仅仅把绿水青山看成可以随意开采和占有的“金山银山”,否则,自然界会对我们进行报复。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让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和解,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辩证法。(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颗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抵抗朱羊他亲手击毙了表哥。他几乎无暇思索,抬手一枪,枪声清脆刺耳,直接命中胸口。表哥是他的连副,临死前,表哥的脸痛苦地扭曲抽搐,表哥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是这样一个死法。表哥在倒下前的刹那间,终于完成了此生最后一个军礼。整整一个上午,面对三倍之敌

8、,他的独立团打退了小鬼子十七次进攻。然而对他来说,这些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他得到军部的命令是:为掩护大部队撤离,在天黑之前,一只蚂蚁也不能踏过八道岗。 面对如此顽强的狙击,敌人调来了五架飞机,对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将他的队伍埋进一片火海。他从炸塌的指挥所里爬出来,耳朵眼儿里嗡嗡有声。他的门牙被一粒石子儿崩碎了,和着一口血水吐出来。他拍打掉头上的灰土,瞪起一双血红的眼睛,恶狠狠地吼:“狗日的小鬼子,今天你干不死我,我就干死你!” 阵地前弥漫着土地被烧焦的气味儿,到处是残缺不全的尸体。烧焦的手臂和大腿,灌木丛似的胡乱地伸向天空。这些都是他的士兵,朝夕相处的生死弟兄。他们刚才还活蹦乱跳的,转眼间已是阴阳

9、相隔。他的心在淌血,他想号啕大哭,但眼里却流不出一滴眼泪。表哥戴着被子弹穿了两个洞的钢盔,冲到他面前:“报合团长,鬼子火力太猛了,弟兄们实在是顶不住啊!”他望了一眼头顶上白花花的日头,眼里喷出火来:“鬼子上来了,你是干啥吃的?给我压下去!”表哥揪着烧焦的眉毛,苦咧着嘴:“咱们已经弹尽粮绝,援军为何迟迟不到?” 他无法回答,他所能做的就是操起一把步枪,然后命令左右:“上刺刀,跟我上!老子就不信,他娘的小鬼子能有两条命!”一场肉搏战下来,他的士兵们死的死、伤的伤,咒骂声、哭号声此起彼伏。 “团长,咱们还是撤吧!”表哥满是瘀血的脸上焦躁不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动摇军心者,杀无赦!”“你

10、个王八蛋,老子怕死吗?咱们做如此无谓的抵抗,有个屁用!”表哥毫不示弱。“滚!”表哥哑着嗓子干号了一声,转身跑开。他面无表情地望着表哥的背影远去。当年,他最爱看表哥唱的挑滑车。大幕拉开,高宠英姿飒爽,跃马挺枪,连挑金兵十一辆铁滑车,何等盖世英雄!但终因体力不支,战死沙场。大幕落下,表哥卸了妆,又活脱脱地站在他面前。如果没有这场该死的战争,表哥如今定是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名角儿,还有那个如花似玉的小花旦宁儿,他也得尊称一声嫂娘。他从小父母双亡,是舅舅第一家人将他拉扯长大。后来,他进了省城读书,靠表哥唱戏供他学费。再后来,日本兵进了城。一天晚上,他和几个同学去街上贴传单,被几个巡逻的鬼子发现。他们在前

11、面跑,鬼子在后面开了枪,几个同学当场死于非命,他退了学,加入了东北抗联。 刚过了正月,表哥找到了他,告诉他,因为一个鬼子大佐相中了宁儿,传话要宁儿去他的军营唱戏。宁儿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便用碎玻璃扎花了脸。恼羞成怒的鬼子大佐哪肯善罢甘体?派兵包围了戏班子,见人就杀,宁儿当场被一个鬼子用刺刀挑死。表哥仗着一身武艺,历尽险关逃了出来,投奔到他的部队 日头渐渐西斜,阵地前杀声四起,枪炮声更是震耳欲聋,一小股鬼子已然冲人战壕,与他的士兵纠缠搏斗在一起。 表哥带着几个兵又一次冲到他面前,苦苦哀求道:“团长,再不撤,真的来不及了!”砰!他不由分说,果断地扣下了板机,眼睁睁看着一股鲜血从表哥的胸膛迸溅而出。

12、他握枪的手不停地颤抖着,一缕青烟绕着枪口袅袅地散开。此刻,他多么希望眼前发生的一切只是一出戏呀:大幕开启,高宠威风凛凛地挺枪跃马,挑起铁滑车 鬼子又一次发起了冲锋。他手提大刀,仰天大笑,学着表哥的戏文,一板一眼地命令发报:“弹尽,援绝,阵破!然扼守一隅,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年6期,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分)( )A.从“他亲手击毙了表哥”看,本文采取倒叙的手法,先交代故事结局,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他”面对兄弟残缺不全的尸体,眼里却流不下一滴眼泪,说明他是一个性格刚毅的人,英雄流血不流泪。C. 文中插

13、叙表哥和宁儿以及自已以前的经历,揭示了侵略者凶残的本性,也暗示了他誓死抵抗、绝不撤退的原因。D.面对残酷的战场形势,表哥多次提出撒退,“他”坚决不同意撤退,并且击毙了表哥,目的是为了稳定军心。5.小说以“抵抗“为题,含义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6.小说最后一段有何妙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了7一9题。材料一中国旅游研究院21日在河南开封发布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报告显示,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人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3/4的受访者表示了解

14、研学旅行,80%左右的人表示对研学旅行很感兴趣,六成左右受访者参加过研学旅行。研学旅行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七成左右的学生通过学校和教育机构参与研学旅行。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热门旅游城市受访者中,愿意参与研学旅行的达七成以上。 (摘编自“新华网”研学旅行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材料二 研学游寓学干游、寓教于乐,既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也是一种放松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走向壮丽山河、走进历史文化,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放眼世界,美国有“童子军”活动,让孩子体验野外生存;日本中小学生设有特别活动课程,组织学生校外旅行。可以说,旅游作为手段和载体,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孩子

15、的教育和成长。在有关出游动机的在线调查中,被调查的父母最主要的动机是趁着放暑假“让孩子出去增长见识”。而教育部等部委公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则明确要求“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根本的指向也是学生的教育。(摘编自人民日报研学游不能流于形式)材料三 从目前来看,游学传统的回归弥补了学校教育的很多不足,扩大了见闻,磨炼了意志,陶冶了情操,值得大力推广。但目前也有些游学掺杂了一些别的因素。比如有些融入了过多的商业因素,研学旅行基地、机构的资质参差不齐、准入门槛高低不一,存在一哄而上、杂乱无章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研学旅行甚至成了某些商家任意定高价、从中逐利的幌子。有些掺入了过多道德规训的内容,偏离了青少年教育以生发和活跃为主的特点。一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打着研学旅行的旗号,组织学生们换个场所补习校内课程。“有些学校尚未挣脱应试教育的镣铐,考评学生仍然唯分数论,对研学旅行则采取敷衍的态度,流于走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