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337717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X 页数:189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1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产权管理,一、 知识产权管理原理 二、 知识产权分类管理 三、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 四、 政府知识产权管理 五、 行业知识产权管理 六、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七、 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 八、 海关知识产权管理 九、 国际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管理课程体系,第一章 知识产权管理原理 第二章 知识产权分类管理 第三章 政府知识产权管理 第四章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第五章 关境知识产权管理 第六章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第一章 知识产权管理概论,1.1 知识产权管理原理 1.2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何谓管理: 官领受竹牌令箭为“管”; 美玉里厘清纹理为“理”。 管在于“制”、理在于“清”。 用人成“事”、用

2、物成“器”。,有关管理的三种认识:,决策论学派: 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就是管理; 过程论学派: 认为管理就是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行为论学派: 把管理看作是一种主管人员设法经由他人的力量,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定义: 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达成组织的最佳目标,对组织所能支配的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求高效率运行的一种综合性活动。 管理的本质: 1 有组织、有目的; 2 针对可支配资源; 3 谋求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4 进行计划、组

3、织、领导和控制活动。,社会活动 行为规则 规范体系 管理制度 (驾车例),知识产权规范 法律规范 管理规范 知识产权权义关系 知识产权支配关系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两种不同的价值目标体系,“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是在公平和正义的基础上来实现秩序(发展、进步、有效益的秩序);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价值目标是在法律制度所建立的秩序之下来实现效益。,“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两种不同的价值控制体系,“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价值控制体系是法律授权政府行使审查权、注册权、登记权、公告权、行政执法权、行政裁决权等项行政权利

4、,以调控公平、正义基础上的知识产权秩序。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价值控制体系则是行政管理机关在法律所建立的秩序之下通过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来调控、组织社会知识产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增值。,“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评价体系,“懂法律”意味着了解法律规范; “懂管理”意味着有能力配置资源、利用资源、开发资源、运营资源、保护资源,并最终能创造效益。,管理目标 创造价值 价值的过程因素:目标、控制、评价 价值 V(产出 P、效率 E) 产出 P 目标 评价 效率 E = 成本 C 控制,第一节 知识产权管理原理,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内容: 信息查询 资源配置 成果开发 成

5、果归档 权利获得 资产营运 成果保护,一、 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制内涵(一)知识产权管理定义,所谓知识产权管理,也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为达成组织的最佳目标,对组织所能支配的知识产权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求高效率运行的一种综合性活动。,(二)知识产权管理的类型,知识产权管理: 1.知识产权法制管理(知识产权权利管理) 2.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知识产权资产管理) 知识产权法制管理(外部性): 知识产权立法机关及其授权机关对知识产权的获得、利用、收益及处分所进行的立法、司法与执法活动。 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内部性): 知识产权管理机关对智力资源进行规划、开发、运营和利用的组织活动。,国家 法

6、制管理(权利管理) 行政管理(资产管理),规章管理(权利管理) 经营管理(资产管理) 企业,依主体分类的IP管理: 依对象分类的IP管理:,国家IP管理,企业IP管理,海关IP管理,知识产权,专利管理,商标管理,版权管理,管理主体,IP法制管理,依性质分类的IP管理: 以方式分类的IP管理:,IP运营管理,战略管理,开发管理,使用管理,管理主体,(三)知识产权管理关系三要素,管理主体: 国家政府、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专门机构、国际组织等等; 管理对象: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作品、软件、数据库、拓扑图、域名、原产地名称、商业秘密、技术秘密、老字号等等; 管理方式:

7、 战略、规划、开发、经营、转让、许可等等。,二、知识产权管理的客观必要性(一)知识产权管理与科技进步,知识产权是一种资源,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就是对这一资源的合理支配与利用,以提高社会智力资源的贡献率,从而推进社会进步。,(二)我国知识产权管理面临的挑战,面临的问题: 1自主知识产权份额相对很少; 2知识产权技术含量相对偏低; 3智力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低下。 面临的挑战: 1是否能建立有效推进科技进步的知识 产权管理制度; 2是否能建立适应国际经济秩序的知识 产权管理制度。,第二节 知识产权一般管理问题,一、知识产权战略管理 二、知识产权权属管理 三、知识产权经营管理 四、知识产权侵权管理 五、知

8、识产权档案管理,IP规划管理 IP契约管理 IP战略管理 分项管理 IP开发管理 (管理形式) IP成果管理 IP归属管理 IP经营管理 专利管理 IP经营管理 商标管理 版权管理 IP侵权管理 分类管理 商业秘密管理 (管理对象) 计算机软件管理 IP档案管理 地理标志管理 特殊标示管理 集成芯片管理,分项管理活动具体内容: 1、规划管理:规划的制定、规划的审定、规划的实施; 2、契约管理:工作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3、开发管理:技术查新、技术战略、技术立项、技术 投资、技术支持、研究计划与实施; 4、成果管理:权利的分配、利益的分配、奖酬的分配、 申报制度、档案制度、保密制度; 5、经营管理

9、:利用制度、许可论证制度、许可审批制度、 转让论证制度、转让审批制度;,一、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 (一)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何谓知识产权战略? 为何制定知识产权战略? 如何制定知识产权战略? 如何实现知识产权战略?,1、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原则:,(1)符合国家与地方中长期发展目标; (2)符合国家与地方社会发展实际; (3)符合知识产权客观规律; (4)符合原则性与操作性兼顾原则;,2、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内容:,(1)指导思想; (2)战略目标; (3)战略重点; (4)战略任务; (5)战略措施;,(1)指导思想:,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0、3)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4)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 5)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2)战略目标:,长远目标: 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 近期目标(5年): 1)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大幅度提高,拥有量进一步增加。 2)运用知识产权的效果明显增强,知识产权密集型商品比重显著提高。 3)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明显改善。 4)全社会特别是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初步形成。,增量目

11、标:,本国申请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进入世界前列,对外专利申请大幅度增加。 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核心版权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 拥有一批优良植物新品种和高水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商业秘密、地理标志、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等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效果目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 对知识产权领域的投入大幅度增加。 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提升。 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知识产权,熟练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优势企业。,环境目标:,盗版、假冒等侵权行为显著减少。 维权成本明显下降。 滥用知识产权现象得到有效遏制。,(3)战略重点:,1)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12、 2)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4)防止知识产权滥用。 5)培育知识产权文化。,(4)战略任务:,1)专利方面 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的专利,支撑我国高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 制定和完善与标准有关的政策,规范将专利纳入标准的行为。 完善职务发明制度,建立既有利于激发职务发明人创新积极性,又有利于促进专利技术实施的利益分配机制。 完善专利审查程序,提高审查质量。防止非正常专利申请。 正确处理专利保护和公共利益的关系。 完善强制许可制度,发挥例外制度作用。,2)商标方面,切实保护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支持实施商标战略,在经济活动中使用自主商标。 引导企业丰富商标内涵,提

13、高商标知名度,形成驰名商标。 鼓励企业进行国际商标注册,参与国际竞争。 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保证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商标管理。提高审查效率,缩短审查周期,保证审查质量。 切实解决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品、名牌产品、优秀品牌的认定等问题。,3)版权方面,扶持版权相关产业发展; 扶持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 完善制度,促进版权市场化。 进一步完善版权质押、作品登记和转让合同备案等制度,拓展版权利用方式,降低版权交易成本和风险。 发挥集体管理组织、行业协会、代理机构等在版权市场化中的作用。 依法处置盗版行为,加大盗版行为处罚力度。 有效应

14、对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对版权保护的挑战。,(5)战略措施:,1)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2)鼓励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3)加快知识产权法制建设; 4)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水平; 5)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 6)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 7)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8)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9)扩大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二)知识产权主要战术与策略:,1、专利战术与策略 (1)跑马圈地策略; (2)专利布阵策略; (3)私有协议策略; (4)技术跟随策略; (5)同族专利策略; (6)交叉许可策略; (7)专利联盟策略(专利池策略); (8)专利标准化策略。,2、商标战术与策略:,(1)品优扬名策

15、略; (2)借船渡海策略; (3)窒息收购策略; (4)合资冷冻策略; (5)强强联合策略; (6)自然淘汰策略; (7)闲置淡化策略; (8)品牌“本土化”策略。,3、版权战术与策略:,(1)放水养鱼策略; (2)捆绑销售策略; (3)价格歧视策略。,(三)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1、技术与专利战略; 2、品牌与商标战略; 3、文化与版权战略。,二、知识产权权属管理(一)职务成果管理,对于雇员受雇期间所作出的发明创造,进行权利和利益的分配管理、契约管理、开发管理、成果管理、利用管理、让渡管理等的管理活动。,职务成果的范围及其权益归属:,范围: 1、完成单位的任务所做出的发明成果; 2、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做出的发明成果; 3、离退休调动工作一年以内所做出的与原工作相关的发明成果。,权益归属:,1、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单位; 2、发明人享有署名的权利; 3、发明人有获得奖励的权利; 4、发明人有获得报酬的权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