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在农业上的应用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337676 上传时间:2020-07-29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19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在农业上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在农业上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在农业上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在农业上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在农业上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在农业上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KM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在农业上的应用(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識管理在農業上的應用以農科中心為例,1,經濟的要素,傳統經濟的生產要素 土地、勞動力、資本 土地代表天然資源 勞動力代表人力資源 資本主義的動力來源:資金 我們眼中不比中國人勤勞的美國人,確掌握著世界的經濟 驅動力:知識,2,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 以知識資源的擁有、配置、生產和使用為關鍵生產因素的經濟型態 特性: 不依賴自然資源及勤奮不休假勞工,仰賴知識與資訊科技 知識管理: 組織、企業、或個人在知識方面的管理工作,3,社會型態的變動,工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 發覺知識 生產革命(production revolution) 應用知識 管理革命(manag

2、ement revolution) 管理知識,4,傳統領導理論的更新,領導者與被領導者是否有明顯的分際 被領導者可以隨時成為另一個領導者 領導者必須更快速地因應環境的變動 再也無法閉門造車 領導者要帶領團隊勇於創新 創新的團隊在知識經濟時代才容易獲得生存,5,領導行為的變遷,由水牛型領導蛻變為野雁型領導 水牛活動時,有固定的領導者,若領導者不存在,即群龍無首 野雁團體飛行時,較個別飛行快很多,因為空氣阻力的緣故。帶頭飛行者,必須承受空氣阻力,當帶頭飛行者疲累時,自動往後退,另外的野雁會自動遞補成為帶頭飛行者 被領導者可以隨時成為另一個領導者,6,領導行為的變遷,由交響樂團領導蛻變為爵士樂團領導

3、 交響樂團指揮只有在出場和謝幕時面對群眾,因此其演奏其實完全不在乎群眾的感受 即使大家都在睡覺,他也不知道 交響樂團每個人都專業分工 爵士樂團指揮也進行演奏,而且是面對群眾的 每一位爵士樂手都會很多種樂器,因此有缺席者時可以互相遞補 爵士樂團基本上是團隊領導,而不是單一個人領導,7,領導行為的變遷,由大象型領導蛻變成海豚型領導 剛進動物園中的大象,為了避免牠不受約制,必定使用鐵鍊,等牠完全馴服後,才除去鐵鍊 但除去鐵鍊後,牠因為習於鐵鍊,已經不願意多做運動,而安於現況 海豚在訓練時,採取的是不斷設定目標讓其能夠突破,若能突破,將有獎勵 因此其願意不斷朝向更高層的目前前進 組織的目標是 防弊或是

4、興利 防弊久了,組織的創意與發展潛力將不復存在,8,知識的意義,知識來自人們對事、物、資訊的思考 知識是一種流動性質的綜合體 知識不僅存在於文件中,也蘊藏在日常例行工作的執行過程中 知識必須能夠轉化為決策與行動,9,資料、資訊與知識,資料(Data) :是離散的客觀事實 資訊(Information) :是有意義的資料 Information=Data + Context 知識(Knowledge) :具體的資訊與無形的經驗的結合 Knowledge=Information + experience,10,知識的類別,描述性知識 物理、化學、生物 描述現象與事實 管理的行為面,人們實際上會採取

5、何種行為 規範性知識 文學 規範性的管理知識,企業倫理、社會責任知識,11,知識的類別,實用性知識 醫學、工程、大部分的管理知識 可以直接付諸行動的知識 形式性知識 數學、語言、邏輯 是其他知識的基礎,12,知識的類別,普遍性知識 不會因為特定事件而改變的知識 具有共通性 特定性知識 知識本身有適用範圍的限制 Ex. 在中國大陸的企業經營知識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特定性,離開中國大陸不一定會適用,13,知識的類別,結構性知識 知識本身有固定的結構 適合以結構性資料庫來儲存 許多知識管理系統所討論的其實只是結構性的知識 非結構性知識 知識本身沒有固定的結構 因為缺乏結構化,因此難以儲存、整理、再利用

6、,是知識管理中較難的部分,14,企業所擁有的知識,描述性知識 描述各件事物 程序性知識 描述如何完成事物 因果性知識 描述各件事物的因果,15,知識的類別,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 客觀、具體、並能有條理、有系統與容易傳播的知識 又稱為公共知識(public knowledge) 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 主觀、高度個人化,不易傳播或表現 Ex. 授課老師的講授技巧,16,知識的取得,企業 自行研發 產學合作、購買、併購、合資 外購的知識如何內化成組織的知識 個人 自修、參加教育訓練 直接求助他人 如何消化成自己的知識,下次不必求助他人,17,知識的轉

7、化,內隱知識轉化為外顯知識 內隱知識條列說明成為外顯知識 內隱知識同化為內隱知識 別人的內隱知識成為自己的內隱知識 外顯知識頓悟為內隱知識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外顯知識結合到外顯知識 各類知識的整合,18,知識的使用,知識沒有使用,一切都成枉然 但很多人忽視知識的使用層面 因為看起來,這似乎沒什麼問題 可是做起來,問題卻很多 實踐是很困難的 到底是知易行難,還是知難行易 正確說法是:無論知易或知難,行都是難 好不容易取得了知識,一定要實際運用,19,知識在哪裡,沒有人知道每一件事 但我們應該了解如果我們想要知道某件事時,應該要去哪裡找 成功的企業,面對重要課題時,應該要能夠 找到所需要的專

8、家或知識來源 無論來自於內部或外部,20,知識在哪裡,人們可能知道知識就在公司中,但卻找不到在哪 不同分公司或不同部門的同仁,可能正在進行類似的研發工作 這種無法適時找到知識的狀況,時時刻刻發生在日常生活 管理者根本不知道公司到底擁有了哪些知識資源,21,知識使用的障礙,新知識的風險與利弊 有可能無法確定新知識百分之百沒有風險 即使客觀上認為新知識幾乎沒有風險,使用者還是可能認為新知識有可能會有風險 新知識有可能還是有缺點的 不是全部都是優點 缺點與風險不同,風險是不確定性,缺點是確定的劣勢,22,知識使用的障礙,個人因素 不習慣改變。或希望有穩定的環境 也許是家庭環境希望他能夠維持穩定的工作

9、環境,儘量不要加班,也儘量不要太傷腦筋 懷疑使用新知識效果 對於知識的了解不夠透徹 能力不足以採用新知識 缺乏冒險犯難與創新精神,23,知識使用的障礙,組織的因素 組織文化不利於採用新知識 若組織文化對於新知識採用一向不具善意,則難以使用新知識 組織制度不利於採用新知識 新知識的採用可能會有摩擦調整期,如果不允許有此段調整期,不可能採用新知識 部門間的本位主義 認為自己部門的現有狀況應該是最好的 不願意採用由其他部門所發展的知識 領導者的守成心態 寧可不採用新知識,也要避免因為新知識所可能造成的風險 部門間的競爭 害怕競爭部門所提供的知識是錯誤的,24,過量的知識,企業內的知識可能很多 但卻無

10、法在適當時候找到所需的知識 I have all the information except what I need! 找尋知識與利用知識的時間不成比率,因此時間資源並未花在具有重要價值的工作上,25,資料採擷(Data Mining),零散的資料多不勝數 如果沒有適當的整理 不會知道其中的奧秘 假如經過適當的整理 能夠從中獲得知識 把資料當成是一個礦場,從中挖取寶藏 (Get knowledge from data),26,資料採擷的類型,觀察到或推測到有某一規則、現象 透過資料採擷,證明所觀察或所推測的規則或現象是否存在 例如:捷運站觀察到假日前夕末班人搭車人數增加很多,而且集中在某幾站

11、。此必須要有資料可以證明 利用資料採擷,整理出未觀察到的規則 透由大量的資訊科技與統計技術,進行資料採擷,找出先前未預期到的規則,27,資料採擷常使用的方法,統計分析 購物籃分析 人工智慧 類神經網路 模糊邏輯 其他人工智慧 基本上都是一些數學,28,資料採擷需要的配合措施,資料,大量的資料 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 將交易資料經過某種處理後,整理儲存下來以供進一步分析 傳統的交易資料因為數量過多,通常並未加以有效率的整理,只是在完成交易後,即加以儲存,儲存的目的,只是為了供後續查核 統計分析工具,29,資料採擷的應用場合,交易活動已經某種程度的自動化 有大量的資料可供使用 資料庫

12、系統已經建立 有改變現狀、進行提昇的必要時,30,資料採擷應用範例:量販店,經由發票內產品項目,進行購物籃分析,了解購買某項產品者,通常也會購買哪些產品,如此便可以調整貨架空間,提高消費者購物效率 舉例來說,把沙茶醬放在火鍋料旁,把凍豆腐放在冷凍羊肉爐旁 如果是有會員卡的情況,有可能從資料庫中,發現有一群人每週六或週日一定會到店裡購物,而且一定會買生鮮,31,資料採擷應用範例:航空公司,可能發現,有一群消費者,每次都只固定搭乘同樣那個時段的航班 可以針對這群消費者,調整航班,以適合其特訂的需要 可能還發現,有一群消費者,搭乘頻率非常密集,從這群消費者搭機時間分布,可以調整出最有市場性的航班,3

13、2,資料採擷應用範例:學校選課,學校同學選課,可能有固定規則 可以從中發現現行的課程規劃問題 例如:如果發現資管系同學,如果去修插花,一定也會去修披薩製作,則顯示有一群同學可能不務正業,對於本科非常不喜歡 也可能發現修習電子商務者,一定也會修網路行銷,顯示學生可能認為這兩者是相依相關的,33,很難舉資料採擷的實例,因為如果已經知道了,幹麻還要採擷? 如果沒有足夠多的資料,不可能進行採擷。,34,知識的分享,企業經營中,知識必須快速的分享與散播知識 知識取得方式包括 由外部獲得知識 由內部發展知識,35,知識分享的核心問題,誰該知道 該知道多少 如何促進知識分享,36,知識分享的核心工作,將知識

14、分享與散播給適當的人 讓組織知識可在需要的時點立即取得,毫無延誤,也不會有遺漏的情況,37,知識散播的限制,經濟性的限制 機密性的限制 組織結構造成的問題 個體的障礙,38,知識分享與經濟效益,如果沒有經濟效益,就沒有將知識散播給這些員工的必要 過度的知識分享,將造成知識超載,在經濟效益上不划算,39,知識分享與知識保密,基於競爭的原因,必須維護機密 並非每個人都需要知道每一種知識 必須瞭解何種知識是可以分享的,何種知識則必須保密 各種知識有各自的分享範圍 Word的操作知識分享給全公司的人 專利申請的注意事項分享給研發部門的人 特殊製程配方只分享給調配原料的人,40,知識分享與組織結構,組織

15、結構造成的知識分享問題 部門安排 地點 層級 人力資源政策,如獎勵與升遷制度、裁員,41,知識分享與個體的障礙,是否願意分享知識 是否具有分享知識的能力 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人際關係能力 時間 是否願意向他人請教(過去研究較少提到) 是否具有向他人請教的能力 資訊科技、人際關係能力、個性,42,知識的分享與散播方式,知識的複製 建立知識網路 社會化過程 文件化,43,知識的複製,快速地散播特定知識 知識的公告與傳閱 資訊系統為基礎的公告與傳閱 光碟片或檔案傳閱 傳統公告 訓練課程,44,知識分享與知識保存,如果知識複製給許多的人 則知識保存將不成問題 不會發生某人離開知識就不復存在的情況,45

16、,知識分享的基礎建設,推的策略(push) 主動將知識推給員工 拉的策略(pull) 員工需要知識時,再自行取得知識,46,促進知識使用的方法 知識管理,知識管理經常被概括性的定義為創造、儲存與運用知識以促進組織績效的程序與機制。基本上,知識管理是促使人們的內隱知識外顯化的過程,以在組織中有效運用知識的效能。 知識管理是一種有意的策略,以促使合適的人適時的獲得適當的知識,並協助人們分享資訊與展開行動以增進組織效能。 傳統:圖書館的運作 現在:資訊科技的利用,47,知識管理:松果與松鼠的寓言,松鼠與松果 松鼠藏了很多的橡樹的果實 但常常忘記藏在哪裡,也忘記到底藏了多少 所以松鼠經常在採果實、藏果實 人們與知識 人們搜尋、取得了很多知識 但因為沒有適當的管理,所以知識未被妥善應用,48,知識的遺失與漏損,因為沒有完善的管理,知識可能遺失或漏損 知道有這樣的知識,但找不到了 就好像忘記橡樹果實藏在哪裡 知識可能沒有遺失、也沒有漏損,但在最重要的時候,還是沒發揮功能, 因為根本忘記了有這樣的知識, 就好像松鼠忘記藏了多少橡樹果實,49,知識管理的核心,K=(P+I)*S K 為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