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34875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1).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大考语 文 试 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文明复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传承、创新和引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要义。复兴的前提是传承,但传承不等于复古。东西方文明兴衰的规律表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程,既是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升华,又须摆脱传统文明糟粕成分的禁锢和束缚。人类历史上,成功的文明复兴都是优化或革新传统文明而结出的甜美果实。中华文明的复兴也不例外。所谓“梦回唐朝”,为再现昔日荣光而回归

2、强大的封建帝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没有优秀文明传统的复现也不是复兴。一种文明的复兴不能变成对当下强势文明的简单模仿。舍弃自身文明的优秀传统,复制外来文明,只能让自己成为其他文明的附庸而丧失复兴的可能。虽然理论上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但实践中却极易陷入这一泥潭而不自知。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的挑战,改良者不仅以西方文明为圭臬,而且卷入西方主导的思维模式中,不知不觉中消解了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一味以当下的优势文明作为模板追赶,而不加以批判性反思和超越,根本无法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因此,中华文明复兴也意味着挣脱西方文明的羁绊,重建中华文明自信。在新时代条件下,对西方文明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中华

3、文明复兴的应有之义。文明的复兴是复现与新兴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复兴。但相比之下,后者是文明复兴更为本质的方面。没有文明的自我创新,中华民族就不能浴火重生。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以文明的创新作为基本内涵的。无论是对传统文明的再造,还是对西方文明的扬弃,指向的都是文明的创新,都是在传统文明和西方文明基础上建构新的文明。中华文明复兴,不只是经济总量这种硬实力的复兴,也不只是硬实力加软实力的复兴,甚至也不只是文明名次跃居榜首,而更在于创造出较之现今主导文明更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更为优越和高级的新型文明。只有牢固持守并切实践履这一核心理念,华夏文明在当代的复兴才是高标准的。反过来说,

4、缺失这种核心取向的文明复兴只能是虚假的复兴。中华民族有能力也有条件超越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局限,构建更新的文明形态,展现出当代与未来中华文明博大的格局。逐步创生新的文明后,积极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新元素,对人类文明给予具有历史高度的引领,同样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应有之义。100年前,罗素曾说过:“如果中国在国力足以自卫时,放弃征服异族,把全副精力投入于科学与艺术,开创一种比现在更好的文明,那么,中国对世界尽了最恰当的义务,给了人类全新的希望。”这些话仍然给人启迪。走向复兴的中华文明不应局限于一时一处的得失计较,而应将自己的复兴同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使自我发展和人类进步相互促

5、进。(摘编自郭湛、刘志洪中华文明复兴的核心取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这是已经被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兴衰规律证明了的史实。B.照搬外来文明不能复兴本民族文明的道理人人皆知,实践中却可能唯外来文明是瞻。C.于文明复兴而言,复现与新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但新兴是其更为本质的一个方面。D.走向复兴的中华文明应该具有世界眼光,对人类文明发挥具有历史高度的引领作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宗明义,点明了本文的论述对象“中华文明复兴”及作者的主要观点。B.为阐明观点,文章首先点明传承与复古的差异,然后点明复

6、现与复兴的差异。C.坚持了核心理念的复兴是高标准的,反之则是虚假的:正反对比,说服力强。D.文章引用罗素的话有力论证了100多年前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人自豪的文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实现中华文明复兴,既要继承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创造性地吸收西方文明。B.近代以来,改良者复兴中华文明时常常陷入理论和实践不能相结合的误区而不自知。C.把中华文明复兴等于回归强大的封建帝国的观点是错误的,这主要是因为时势不同。D.复兴了的中华文明会成为世界文明的模式,其他文明都会按照这种模式建构和发展。(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计程车

7、上的乘客 欧文斯德恩我在纽约市开计程车,有28年3个月零12天之久了。你现在如果问我昨天早餐吃的是什么,我可能说不出。但是有一个乘客我却记得非常清楚,终生也不会忘记。那是1966年春天一个星期一的早晨,阳光普照。我的车子在约克大街上走来走去找顾客。但是天气太好,要乘计程车的人不多。在68街纽约医院对面,我碰上红灯,停车等候,这时我看到一个穿得很体面的人从医院的台阶上急步下来,举手叫车。正在那时,绿灯亮了,后面那部车子的司机不耐烦地按喇叭,我也听到警察吹哨子要我开走,但是我不打算放弃这个客人。终于那人来到了,跳进汽车。他说“请去拉瓜迪亚机场。谢谢你等我。”我心里想:真是好消息。星期一早上,拉瓜迪

8、亚机场很热闹,如果运气好,我可能有回程乘客。那就够满意了。我照例猜想乘客是个怎么样的人。这个人喜欢说话吗?会一声不发吗?抑或只是埋头看报?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跟我攀谈,问的再平常不过:“你喜欢开计程车吗?”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我也给他一个很普通的回答。“也不错,”我说,“糊口不成问题,有时还会遇到有趣的人。可是如果我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每星期多赚100元,我就会改行。你也会吧。”他的回答引起了我的兴趣:“如果要我每星期减薪100元,我也不会改行。”我从来没有听过人说这样的话。“你是干哪一行的?”“我在纽约医院的神经科做事。”我对我的乘客总感到很好奇,并且尽量向人讨教。许多时候在行车的时候,我都跟

9、乘客谈得很投契,也时常得到做会计师、律师、水管匠的乘客好好指点我。也许这个人真的喜欢他的工作,又也许只是因为在这春日早晨他的心情很好。不过我决定了请他帮忙。我们很快就要到达飞机场了,我于是不顾一切对他说了出来。“我可以请你帮我一个大忙吗?”他没有开口。“我有一个儿子,15岁,是个很乖的孩子。他在学校里成绩很好。今年夏天我们想叫他参加夏令营,他却想做暑期工。可是15岁的孩子,如果他老子不认识一些老板,就不会有人雇佣他。而我就一个老板也不认识。”我停了一下。“你有可能帮他找一份暑期工作吗?没有酬劳也行。”他仍然没有开口。我开始觉得自己很傻,实在不应该提出这个问题。最后,车子开到机场大厦的斜路时,他

10、说:“医科学生暑期有一项研究计划要做,也许他可以去帮忙。叫他把学校成绩单寄给我吧。”他伸手到口袋里找名片,但是找不到。他问我:“你有纸没有?”我把装午餐的牛皮纸袋撕下一块来。他写了几个字,然后付车资走了。我以后就没有再见到他。那天晚上,我和家人围坐在晚餐桌旁,我从衬衫口袋里掏出那小块纸来,洋洋得意地说:“罗比,这可能会帮你找到暑期工作。”他高声读出来:“弗雷德普鲁梅,纽约医院。”我太太说:“他是医生吗?”我儿子说:“这是开玩笑吗?”经我不断唠叨,哄骗,大声叫嚷,最后还威胁不给他零用钱,罗比才在第二天早上把成绩单寄出。两个星期后,我下班回家,见到儿子满面笑容。他递给我一封用很讲究的凹凸信纸写给他

11、的信,信纸上端印着“纽约医院神经科主任弗雷德普鲁梅医学博士”一行字。信叫他打电话给普鲁梅医生的秘书,约个时间晤谈。罗比得到了那份工作。做了两个星期义工之后,他每星期获得40元工资,一直到暑期结束为止。他跟着普鲁梅医生在医院里走来走去,做些小差事,这虽然微不足道,但他穿着白色实验工作服,自觉也很重要。第二年夏天,他又到医院去做暑期工,这一次责任稍微重些了。中学快毕业时,普鲁梅医生很周到,替他写了一些推荐信给几所大学。罗比最后获得布朗大学录取,我们高兴极了。第三年夏天,他又到医院去做暑期工作,渐渐对行医产生了热爱。大学快毕业时,他申请进医学院。普鲁梅医生又替他写推荐信,推许他的才能和人品。罗比获得

12、纽约医院录取。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做了四年妇产科实习医生。计程车司机的儿子罗伯特斯特恩医生后来成了纽约市哥伦比亚长老会医疗中心的妇科住院主任医生。现在,他自己开业行医。有人会说这是命运,我想这确是命运。可是这证明了寻常的偶遇也会带来无穷的机会,甚至寻常到像驾驶计程车载客人走一程路。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精华本)4.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标题“计程车上的乘客”的“乘客”二字,一般泛指乘车的各种客人,在本篇中指的就是医生普鲁梅。B.在68街的路口,绿灯已经亮起,“我”却坚持等着不走,是因为看到来客穿得很体面,预感到他能够帮助自己和儿子。C.在“我”和普鲁梅

13、的交谈中,关于“多赚”或“减薪”100元的话题耐人寻味。它显示出两人社会地位和经济境况的不同。D.罗比因为父亲一位乘客的帮助,最终走上了人生的成功之路,这其中既有幸运的成分,也和他自己的努力密不可分。5. 试结合对小说内容的简要分析,概括弗雷德普鲁梅这一人物的主要性格。(6分)6.小说中让身为计程车司机的“我”(罗比的父亲)来讲述故事,这种叙述角度和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32.9%。”尽管有些人对数字化中国

14、还持怀疑、观望态度,但2017年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年8月,美国一家社交网站发布了一位美国朋友在北京逛“盒马鲜生”的视频,在海外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视频中,这位美国朋友惊讶地发现可以通过手机下单并支付,店内海鲜现场烹制,价格便宜。不仅如此,这位美国朋友尝试购买的商品,在3公里范围内,半小时就送货上门了。对此,国外媒体评论,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一直在追赶海外的现代商业模式,而今天,中国开始向海外输出新零售模式了。(摘编自颜之宏数字中国: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材料二:数字化时代,大学图书馆如何与潮流一同起

15、舞?浙江大学教授徐小洲还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他去国家图书馆查找与“英才教育”相关的资料。“出了哪些新书?哪些需要借?哪些需要复印?”他不得不对馆藏进行“地毯式”排查。一天下来,复印费花了2000多元。“从前借阅国外的一本文献,需要等几个月,现在上网,2秒就下载了。”徐小洲感慨,数字图书馆才是今天学者需要的金钥匙。作为国内最早探索数字图书馆的高校,浙大本世纪初即着手创建与全球高校共享数字资源的大学数字图书馆。“那时候,国内高校图书馆的评估标准里藏书量人均藏书量还只包括纸质书,电子资源没有位置。”徐小洲说。浙大的雄心,孕育、建成了“浙江大学数字图书馆”。截至2017年,该图书馆在线服务资源超过240万册,访问人员来自海内外1600余所高校,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建设新型数字化图书馆,并非简单地将图书书籍数字化,而是借助“跨媒体计算”,构建带有导航功能的知识库,为读者提供文字、声音、视频、档案集成资源,形成多维度辅助研究平台。在这个图书馆中,搜索资源的“关键词”不仅仅是文字,还可以是一段声音或者一段图像或视频,跨媒体索引成为检索的新手段。用户也可根据自身需要,借阅某本书某个段落的内容或某个主题内容,一改传统纸质书籍以“本”计数的借阅方式。 (摘编自余靖静数字化时代,人文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