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汇报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0327590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10.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知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汇报(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市卫生局 陈小康 2012年7月,汇报内容,苏州简介,苏州区域卫生信息化现状,区域平台二次升级(建与用),感知健康应用介绍,4,1,2,3,总结,5,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 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42%为水域面积,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 辖五市七区,五个县级市均进入百强县前10名,其中昆山、张家港、常熟市在百强县中排名并列第一。,3,苏州简介,1,2011年,苏州全市总人口已达1250多万,其中本地人口630多万,外来流动人口有624万,基本达到1:1的比例,成为继深圳后的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

2、 2011年,平均期望寿命81.56岁,婴儿死亡率3.90,未发生孕产妇死亡 全市居民死亡率663.49/10万。 前五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等外部原因。,4,苏州简介,1,1995年前,开发满足单一功能需求的单机版软件系统 1995年至2000年,医疗机构实现内部局域网的信息化建设 2000年至2003年,卫生信息化专网建设,推行统一的HIS应用 2003年2008年,卫生信息区域平台发展的探索期 2009年至今,区域信息化统一规划全面发展,苏州简介,1,建立了完善的卫生信息组织体系,市与各市、区均组建卫生信息中心,组织实施卫生信息化建设,配备相应工

3、作人员,强化一把手工程。 建成了统一的卫生信息服务网络,贯通全市各大医疗单位的卫生专网,实现医院、社区、公共部门之间的网络信息共享。 八大平台统一管理,以市卫生信息中心为核心,整合疾控、妇幼、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急救、中心血站等八个平台于一体,实现统一标准化管理。 统一了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逐步理顺了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妇幼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等的开发与应用。 启用了市县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形成市、县(市)联动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格局,满足了区域卫生信息共享的需要。 构建了健康苏州对外服务网站平台,实现了市区各大医院的统一预约挂号,并整合12320语音服务平台

4、,为百姓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2,苏州区域卫生信息化现状,2,7,苏州市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工程是2009年苏州市政府实事工程,现阶段是以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发放的医保卡为基本卡、以市卫生信息中心为平台、以自行研发的多功能自助服务机为载体,实现医保资金与个人银行资金的实时支付,一站(区)式的医疗服务。 通过一卡通工程的推进,方便了居民就诊,建立了基本的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区域内居民在不同医疗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个人健康信息的实时共享,以达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改善服务、提升管理的目标。,突出以应用为抓手,推进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政府实事工程,谱写了区域卫生信息化新篇章,2,苏州区域卫生信

5、息化现状,2,在三年建设过程中,中心平台每天定时采集了来自各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信息,在市区范围内建立相对及时、准确、完整、规范的电子健康档案。,一、医院利用信息化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实现自助挂号、收费一站式服务。(医院信息化:电子处方、电子病历、电子检查单、LIS、PACS、自助终端一体机、标准化服务) 二、建立区域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平台,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区域信息化:以居民身份证为主索引,建立整合医院、社区数据,形成标准的电子健康档案),2,苏州区域卫生信息化现状,2,目前累计建档148万份(截止到2012年6月底),2,苏州区域卫生信息化现状,2,加强顶层设计,统

6、一标准规范、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和质量。,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卫生业务为主线,建立区域卫生协同服务模式,服务居民,方便管理,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做好服务。,总体目标 逐步建成苏州大市的、整合县(市)的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 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实现向省级平台上传共享 分步实现基于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的卫生综合信息管理,区域平台二次升级(建与用),3,2012年苏州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二次升级: 突出对采集质量的控制及平台架构的规范 注重对现在健康档案的利用,挖掘其在行政管理、医疗服务与居民健康管理方面的价值。 卫生部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

7、与建设指南的出台为区域信息化的再次提升提供了依据。,区域平台二次升级(建与用),3,区域平台二次升级(建与用),3,区域平台二次升级(建与用),3,苏州大区EMPI,市区,市区EMPI,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集成交换平台,各区县,区县EMPI,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集成交换平台,苏州大市,健康档案摘要,集成交换平台,电子病历摘要,健康档案共享交换,区域平台二次升级(建与用),3,健康档案存储归档、流动迁徙管理 区域内或跨区域卫生机构健康档案共享调阅与权限控制 基于健康档案的业务协同 为卫生管理部门提供更完善准确的统计分析、辅助决策 基于区域平台后端分析,建立治疗安全治疗警示等应用,减少医疗差错,缓

8、解医疗纠纷 通过标准化建设,逐步规范区域内各个医疗机构的信息接口,可以避免将来不断重复投入,基于电子健康档案平台的行政管理、医疗服务方面应用,区域平台二次升级(建与用),3,感知健康应用介绍,4,社区智慧型健康小屋,家庭智慧终端应用,4.2,4.3,网站与市民互动,4.4,社区医生移动平板应用,4.5,基于电子健康档案平台开展的居民健康管理全民健康管理计划,基于电子健康档案,把感知健康技术应用在居民健康管理上,预防和控制慢病,是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一项非常重要的应用,也是健康档案价值的重要体现,被列为江苏省重大民生科技示范项目。 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物联网技术,推进苏州辖区内全民的健康管理,整合

9、医院、社区、公共卫生机构资源,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为两大主要基地,对慢病人群与高危人群开展预防与干预服务。 在市区慢病重点人群中,试点利用智慧型健康小屋和具备3G技术的家庭健康检测终端,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区域信息平台,由社区医生对居民开展针对性的健康监测与干预,构建居民健康防御屏障。苏州在这些方面已经开始了前瞻性的探索。,感知健康应用介绍,4,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 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

10、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2-05-21 卫疾控发20123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局)、科技厅(科委、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民政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环境保护厅(局)、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商务主管部门、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出版局、体育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积极做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遏制我国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势头,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卫生部等15部门联合制

11、定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切实落实各项政策和保障措施,保证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 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 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 农业部商务部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总署体育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二年五月八日,处于 低危险 状态,健 康,疾 病,进入 疾病危险状态,发生 早期 改变,出现 临床 症状,不 同 的 预 后,疾 病,科学基础,可逆阶段,可控阶段,遗传 年龄 膳食 不合理 身体活动 不足 吸烟 过度饮酒 精神紧张,不可改变,占危险因素的30-4

12、0%,可改变,占危险因素的60-70%,完整的健康档案包括了慢病危险因素关注的所有内容,信息收集(电子健康档案) 健康危险因素分析(区域平台风险评估系统) 疾病干预(信息中心-医院-社区-家庭联动) 效果评估(卫生行政、疾控、健康管理学会),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健康管理服务流程示意图,根据健康档案中慢病共同危险因素分析,对人群分类管理,电子健康档案不是区域信息化的目的,而是区域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感知健康物联网平台,概念:形成辖区内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集中数据存储平台,作用: 1、所有健康小屋互联互通 2、家庭医疗仪器互联互通 3、健康档案重要数据来源 4、健康管理监测数据支撑,健康干预 服务,

13、健康小屋 自主测量,市民借助自己的医保 卡或者身份证,轻松 建档并且定期进行健 康自助体检。,社区智慧型健康小屋,4.2,出发点:传统型以检测为核心;智慧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定位:传统型-健康自助体检;智慧型-融入健康管理从信息采集、分析、评估、干预全过程 侧重点:健康档案建档质量提高与使用价值的挖掘 互动性:小屋间、健康苏州网站、家庭、社区移动医生站 功能完整性:小屋使用监控、人群监控、疾病监控,社区智慧型健康小屋,4.2,社区智慧型健康小屋,4.2,健康小屋集成到感知平台,分布在全市范围内的各社区中心智慧型健康小屋通过卫生专网实现与信息中心平台整合,社区智慧型健康小屋,4.2,设备使用量监

14、测,社区智慧型健康小屋,4.2,社区智慧型健康小屋,4.2,家庭应用,脂肪 测量仪,身高 体重,血糖仪,血压计,服务平台,社区平台 建档系统,日常体检 信息汇总,家庭智慧终端应用,4.3,家庭终端租用模式,重点人群,签租用协议,设备带回家,感知云平台,平板上门随访,远程监测,家庭智慧终端应用,4.3,家庭智慧终端应用,4.3,健康互动,医生 社区平台,服务平台,社区平台健康咨询 工作站中回答,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由社区医生为用户解决疑难杂症,提高自身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知识。,网站与市民互动,4.4,网站与市民互动,4.4,健康苏州网站居民健康管理系统,家庭医生移动终端健康档案管理,

15、社区医生移动平板应用,4.5,家庭医生移动终端产后随访,社区医生移动平板应用,4.5,家庭医生移动终端导航服务,社区医生移动平板应用,4.5,家庭医生移动终端慢性病管理,社区医生移动平板应用,4.5,感知健康的建设意义,智慧型健康小屋与家庭终端的应用:把最先进的通讯技术应用到健 康监测中,实现信息 “实时采集、实时评估、实时干预”,改变卫生服务模式: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整合卫生资源,打造一 体化全过程服务,对居民健康,真正实现三级预防并举。,帮助居民实现“我的健康我管理”:通过医疗物联网与健康苏州 对外服务网站,实现与居民的互动,并加强健康指导,提高电子健康档案的建档质量:符合卫生部数据集标准,作为健康档案的重要数据来源,提高建档率、完整率和更新率,拓展社区家庭医生服务职能:通过社区移动平板,方便家庭医生上门业务开展,真正实现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总结,5,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