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05730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二四团中学2015 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语文科目考试试卷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评卷人得分一、现代文阅读(13题,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拿去主义 陈诏“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来”,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还没有考虑。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是礼仪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有些

2、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些同志未必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特别重视的,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让我们意外。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似乎不太普及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这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

3、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给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开始对中国当代的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

4、力。推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不能反映当代中国的风貌,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绝不会报以青睐的。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正如一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所说:“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的更强烈的兴趣。”“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努力攀登

5、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类。1下列关于“拿去主义”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拿去主义”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已经成为输出、展现民族文化的一个专有名词。B“拿去主义”强调的是拿出新的文化成果,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古代文化就不需要输出了。C“拿去主义”要体现中国时代特色和自己民族的特色,体现出西方所没有的风格。D“拿去主义”强调要拿出能让西方人感兴趣的东西。2对“意识不强,也许还没有考虑”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怀疑其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B可能不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不太明白东西方文化各有

6、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C不精通老庄哲学和易经,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D妄自菲薄,没有认识到中国文化内容丰富。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不妄自菲薄,肯定能增强“拿去主义”的意识。B西方人对老庄哲学和易经以及中国其他的一些传统文化评价很高,而中国人自己对此却不以为意。C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既要奉行“拿来主义”,引进、吸收外来文化,又要创作出有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的作品,贡献于全人类。D如果我们不奉行“拿去主义”,西方人就只能了解我们的过去,不能了解我们的现在和将来。评卷人得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14题,共47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7、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

8、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下列选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含义意义一致的是( )(3分)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且陛下春秋高。C.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D.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5、下列句子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B.师不必贤于弟子。C.以勇气闻于诸侯。 D.未之有也。6、下列句子加点字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A.

9、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外连横而斗诸侯。 C.且庸人尚羞之。 D.初,吾与李陵俱为侍中。7、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置身在戍边队伍中间,突然在田野中兴起。B.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译文:秦王身边的人想给相如一把利刃,相如瞪大眼睛呵斥他们,秦王身边的人都退却了。C.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译文:秦王直到酒宴完毕,始终不能占赵国的上风。D.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811题。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

10、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改隶张国樑麾下,从克镇江、丹阳,尝一日夷寇垒七十余。国樑拊其背日:“子勇,余愧弗如!”积勋至副将。国樑殁,代领其众。取溧水,擢总兵。同治初,将三千人守镇江。莅镇六载,待士有纪纲,士亦乐为所用。光绪改元,赴贵州提督任。七年,还广西。明年,称疾归。越二年,法越事作,张树声蕲其治团练,遣使往趣驾。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已,闻树声贤,诣广州。逾岁,朝命佐广西边外军事。其时苏元春为督办,子材以其新进出己右,恒悒悒。闻谅山警,亟赴镇南关,而法军已焚关退。龙州危急,子材以关前隘跨东西两岭,乃令筑长墙,萃所部扼守,遣王孝祺勤军军其后为犄角。敌声某日攻关,

11、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潘鼎新止之,群议亦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于是三至关外矣。宵薄敌垒,斩虏多。法悉众分三路入,子材语将士曰:“法军再入关,何颜见粤民?必死拒之!”士气皆奋。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越日复涌至,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斩法将数十人,追至关外二十里而还。越二日,克文渊,被赏赉。连复谅城、长庆,悉返侵地。越民苦法虐久,闻冯军至,皆来迎,争相犒问,子材招集之,定剿荡北圻策。越人争立团,树冯军帜

12、,愿供粮运作乡导。于是率全军攻郎甲,分兵袭北宁,而罢战诏下,子材愤,请战,不报,乃挈军还。去之日,越人啼泣遮道,子材亦挥涕不能已。入关至龙州,军民拜迎者三十里。命督办钦、廉防务,会办广西军务,晋太子少保,改三等轻车都尉。二十八年,病免。明年,广西土寇蜂起,岑春煊请其出治团防。未几,卒,年八十六,谥勇毅,予建祠。子材躯干不逾中人,而朱颜鹤发,健捷虽少壮弗如。生平不解作欺人语,发饷躬自监视,偶稍短,即罪司军糈者。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言及国樑,辄涔涔泪下,人皆称为良将云。8、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遣使往趣驾 趣:催促 B. 宵薄敌垒,斩虏多。 薄:迫近C.不报,

13、乃挈军还。 挈:带领 D.越二日,克文渊,被赏赉。 克:重量单位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冯子材“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3分)从克镇江、丹阳,尝一日夷寇垒七十余。 同治初,将三千人守镇江。 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越民苦法虐久,闻冯军至,皆来迎,争相犒问。子材躯干不逾中人,而朱颜鹤发,健捷虽少壮弗如。A. B. C. D.10、下列对有关原文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冯子材当初跟随向荣讨伐广西贼寇,后来又跟随了张国樑,多次作战,勇猛无敌,曾得到张国樑的器重。张国樑死后,冯子材直接代替张国樑接任总兵职位。B

14、. 法国在越南挑起战乱之后,张树生想请冯子材训练乡兵,当时冯子材予以拒绝,但是后来听说张树生是个贤才,就前往广州应聘。C. 镇南关大战前,很多人心存畏惧,唯有冯子材智勇双全,敢于作战,战事进行中,他率领自己的儿子与敌军肉搏,对将士杀敌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D. 冯子材只有一般人的身材,但是朱颜鹤发,比青壮年还强壮。他对士兵一向很关心,决不允许克扣军饷的事情发生,他自己治军四十余年,却一贫如洗。11、翻译下面句子。(6分)(1)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 (2) 明年,广西土寇蜂起,岑春煊请其出治团防。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13题。千秋岁水边沙外 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12、 试分析这首词上阕中情与景的关系。(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