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站着读跪着读》学案 .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04533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站着读跪着读》学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站着读跪着读》学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站着读跪着读》学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站着读跪着读》学案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语文站着读跪着读学案 一、背景介绍1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 陈四益 杂文家,瞭望周刊原副总编辑。上海嘉定人,193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古称益州),遂名为四益。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文革”中离上海,进工厂,后又当记者,编刊物,行有余闲,好作短文,著有乱翻书、丁丑四记、轧闹猛、权势圈中、臆说前辈等十余种文集。透过陈四益的笔锋,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犀利与睿智。笔锋所向,世俗腐恶,官场弊习,无所避讳,毫不容情。他善读书,更善用书,古典今闻,看似信手拈来,勾勒描摩,似谐实庄,深意。2杂文家陈四益谈读书对自己的文章,他是这样看的:“如果它能给你愉悦,如果它能引你思索

2、,我将由衷感到快乐。如果它令你如芒在背,如果它燃起你心头怒火,那可不算我的过错。喜欢的、欣赏的、不屑的、厌恶的,尽可自家绳墨。只要有人读,此书便不致孤寂落寞。” 关于读书,陈四益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的读书心得是,许多事情,过去有过;许多问题,前人想过;许多办法,曾经用过;许多错误,屡屡犯过.懂得先前的事情,起码不至于轻信,不至于盲从。在讲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时,他是这么说的:什么样的书都有,书里说什么的都有。做人的好坏与读书的多少无关,有关的是你从书中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力行着什么。他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要去读。比如:完全读不懂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炒得火爆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

3、味同嚼蜡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据说一读就可以成为天才或发大财的书可以先不读或永远不读。 陈四益的读书方法更是与众不同:首先是随便翻翻,觉得有意思的细读,等用到的时候再复读。二、给加点字注音: 惬意 ( ) 钦定( ) 宅邸( ) 桑梓( ) 眷( )恋 旖旎( ) 圭臬( ) 搭讪( ) 静谧( ) 濡染( ) 唯唯诺诺( ) 噤若寒蝉( ) 方兴未艾( ) 歧见迭出( )三、回答问题1. 站着读和跪着读的内涵是什么? 2.为什么不能跪着读而要站着读? 3.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站着读? 4.阅读感悟。作为中学生学语文,应该怎样“站着读”? 迁移创新阅读理解书 梁实秋从前的人喜欢夸耀门第,纵不

4、必家世贵显,至少也要是书香人家才能算是相当的门望。书而日香,盖亦有说。从前的书,所用纸张不外毛边连史之类,加上松烟油墨,天长日久密不通风自然生出一股气味,似沉檀非沉檀,更不是桂馥兰薰,并不沁人脾胃,亦不特别触鼻,无以名之,名之日书香。书斋门窗紧闭,乍一进去,书香特别浓,以后也就不大觉得。现代的西装书,纸墨不同,好像有一股煤油味,不好说是书香了。 不管香不香,开卷总是有益。所以世界上有那么多有书癖的人,读书种子是不会断绝的。买书就是一乐,旧日北平琉璃厂隆福寺街的书肆最是诱人,你迈进门去向柜台上的伙计点点头便直趋后堂,掌柜的出门迎客,分宾主落座,慢慢地谈生意。不要小觑那位书贾,关于目录版本之学他可

5、能比你精。搜访图书的任务,他代你负担,只要他摸清楚了你的路数,一有所获立刻专人把样函送到府上,合意留下翻看,不合意他拿走,和和气气。书价么,过节再说。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一个读书人很难不染上“书淫”的毛病,等到了四面卷轴盈满,连坐的地方都不容易匀让出来,那时候便可以顾盼自雄,酸溜溜地自叹“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现代我们买书比较方便,但搜访的兴趣,搜访而偶有所获的快感,都相当地减少了。挤在书肆里浏览图书,本来应该是像牛吃嫩草,不慌不忙的,可是若有店伙眼睛紧盯着你,生怕你是一名雅贼,你也就不会怎样的从容,还是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好些。更有些书不裁毛边,干脆拒绝翻阅。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

6、,人问其故,日:我晒书。”(见世说新语)郝先生满腹诗书,晒书和日光浴不妨同时举行。恐怕那时的书在数量上也比较少,可以装进肚里去。如今的图书装订技术进步,不像宋朝的“蝴蝶装”那样的娇嫩,但是读书人通常还是爱惜他的书,新书到手先裹上一个包皮,要晒,要揩,要保管。我也看见过名副其实的收藏家,爱书爱到根本不去读它的程度,中国书则锦函牙签,外国书则皮面金字,庋置柜橱,满室琳琅,书变成了陈设、古董。 读书乐,所以有的人一卷在手往往废寝忘食。但是也有人一看见书就哈欠连连的,以看书为最好的治疗失眠的方法。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这也要看所读的是些什么书了。如果读的

7、尽是一些猥屑的东西,其人如何能有书卷气之可言?宋真宗皇帝的劝学文,实在令人难以入耳:“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不过是把书当作敲门砖以遂平生之志,勤读六经,考场求售而已。十载寒窗,其中只是苦,而且吃尽苦中苦,未必就能够进入佳境。倒是英国19世纪的罗斯金,在他的芝麻与白百合第一讲里,劝人读书尚友古人,那一番道理不失雅人深致。古圣先贤,成群的名世的作家,一年四季的排起队来立在书架上面等候你来点唤,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行吟泽畔的屈大夫,一邀就到;李白、杜甫也会连袂而来;想看外国戏,环球剧院的拿手好戏都随时承接堂会;亚里士多德可以把他逍遥廊下的讲词对你重述一遍。这

8、真是读书乐。 人生如博弈,全副精神去应付,还未必能操胜算。如要沾染上书癖,势必呆头呆脑,变成书呆,这样的人在人生的战场之上怎能不大败亏输?所以我们要钻书窟,也还要从书窟里钻出来。朱晦庵有句:“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去寻春。”是见道语,也是老实话。 1“一个读书人很难不染上“书淫”的毛病”,此处“书淫”怎样理解?作者对此的态度如何? 2概括作者主要谈及了有关“书”的哪些方面的话题? 3.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十载寒窗,其中只是苦,而且吃尽苦中苦,未必就能进入佳境”? 4.作者说“开卷总是有益”,又说“这也要看所读的是些什么书”,怎样理解这种说法? 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倡导什么样的读书观。 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