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11-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作业(4).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304532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11-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作业(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11-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作业(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11-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作业(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11-1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作业(4).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作业(4)一、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7题(14分,每小题2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

2、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明白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卑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 惑:糊涂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出人也远矣 超出一般人 B、而耻学于师

3、 以为羞耻C、小学而大遗 学制的初级阶段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竟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4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圣人之所以为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相同,相同 B、不同,不同C、相同,不同 D、不同,相同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跂而望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

4、其句读者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6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

5、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2分)(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二、阅读文字,完成910题(8分)智犬破案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抢劫)货而亡。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到

6、)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店铺),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大概)犬有智也。 文言知识 逾。“逾”指“越”。上文“有盗逾墙而入”,意为有小偷翻越墙头进入庙内。又,“逾午方至”,意为超过了中午才到达。“年逾六十”,意为年龄超过了六十岁。 思考与练习 (6分) 9解释:去 ;许 ;觉 ;仆 ;亡 ;为 。 10翻译:犬伫足不前,僧怪之。(2分)三、诗歌鉴赏(11分)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完成题目。(4分)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7、,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1下面是对词的上阕中有关词语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的“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写出了红之广。B“层林尽染”的“染”字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C“漫江碧透”的“透”字表现出江水的透明度很好,像天空那样明亮。 D“百舸争流”的“争”字写活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12下面对这首词的有关句子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两句是诗人从上阕的独自旧

8、地重游,很自然地联想到过去的战友,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B“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七句写出了同学们少年得志,目空一切,蔑视权贵的精神风貌。C“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D回忆青年时代的战斗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无所谓惧的斗争精神。上下阕各以问句作结,前后呼应,发人深省。13阅读卞之琳的诗,其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

9、的梦。A第一节写“你”在桥上看风景,不自觉的成了从楼上看风景的人的一道“风景”。B第二节写皎洁的月亮成了“你”的窗子的装饰品,而“你”成了别人(楼上的人)的梦境的装饰品。C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了深刻的哲理: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有可能变成主体。人们只要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哀乐,就可以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超越。D作为一首象征诗,这首诗用朴实单纯的语言,展现出一幅明丽的生活画面;语言明白如画,内涵却丰富深邃,达到了明与隐、实与虚、具体与抽象的和谐统一。14.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5分)山中 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注

10、原题思归。是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所写的。(1)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景色,主要可以从 、 这两个意象中读出来。(2)综观全诗,寄予了诗人 之愁和 之情。(2分)四、默写。(10分)15.(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2)故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4)是故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共16分 语文天生浪漫(节选)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1、,更是将古人的浪漫情怀推向了极致。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开天辟地的盘古,以身补天的女娲,用刚与柔成就了远古人类对世界与宇宙浪漫的想象;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用血与肉书写了所有生命对自由与光明不朽的追求。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着浪漫,五十始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

12、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因着语文,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温暖了多少失意者的心怀;因着语文,但丁的“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襟。因着语文,我们收藏了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冷峻;因着语文,我们领略了北国的冰雪,南疆的椰林,西域的雄鹰,东海的潮汐。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人,能像范仲淹一样无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能像王安石一样无畏,

1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他们可以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撑门拄户,立地擎天。既可以迎来送往,胜友如云,更可以一人一盏一影,孤灯自守黎明。既可横空出世、笑傲江湖,又可面壁潜心,十年磨一剑。入世可如岳飞,“壮怀激烈”“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可躬耕垄亩如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唯有具备一些浪漫情怀,才可能真正的理解语文,热爱语文,欣赏语文。因为,语文天生浪漫。浪漫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浪漫是细致的也是博大的,浪漫是喜乐的也是忧伤的。一分一秒的华年、一朵一朵的笑靥、一句句清风的低语、一帧帧季节的像片、一些

14、黎明、一些黑夜、发黄的故事、春天的屋檐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一遍又一遍地再读。让我们的心牵着我们的手,在语文的世界里徐徐穿行,在真实与浪漫中徐徐穿行。16文章开头列举了诗经中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17通观全文,“语文”与“浪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简要加以分析。(4分)18通读上文,你最欣赏的一点是什么?请围绕你最欣赏的一点简要加以分析。(4分)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A作者写陶潜、孟郊、王昌龄、李白等,是为了阐释语文来自于浪漫、悠闲、宁静的心境。B作者写盘古、女娲、精卫、夸父等,是为了描绘出祖先大胆的想象和对自由与光明的追求。C作者写孔雀东南飞、木兰从军,写雪莱、但丁等,生动地阐释了从浪漫心灵出发的语文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深广,走向博大。D全文围绕“语文天生浪漫”这一话题,信手拈来,既有诗句和神话传说,又有文学长廊中的历史人物,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