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八年级上《短文两篇》语文课件(配套教案+学案+练习)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0299275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短文两篇》语文课件(配套教案+学案+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短文两篇》语文课件(配套教案+学案+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短文两篇》语文课件(配套教案+学案+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短文两篇》语文课件(配套教案+学案+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短文两篇》语文课件(配套教案+学案+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短文两篇》语文课件(配套教案+学案+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八年级上《短文两篇》语文课件(配套教案+学案+练习)(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物理,第一单元 第11课,部编版 语文(初中八上),短文二篇,导航,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一课时,答谢中书书,1,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动静结合、妙用比喻、情景交融等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两文的优美意境。 3、感悟作者追求美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医学家,炼丹家、文学家。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茅山。梁武帝礼聘不至,却每每就谘朝廷大事,时人称为“山中宰相”。作品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等。,作者介绍,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社会矛盾

2、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答谢中书书一文正是如此。,写作背景,文题解读,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人,曾任中书舍人,故称。,第二个“书”,即书信。文题意为作者写给朋友 谢中书的一封书信。,2,课堂活动,活动一:品读音韵美,一读,读准,读顺; 二读,读出韵律美; 三读,声情并茂,读出感情。,朗读文章,读准字音和节奏, 感受文章节奏和音韵之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沉鳞

3、/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其奇者。,1.作者在回信中都说了哪些内容?结合注释,读译课文,感受画面美。,共谈: 五色交辉: 歇: 乱: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 欲界之仙都: 与(y):,共同谈赏的。,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消。,此起彼伏。,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确实,的确。,即人间仙境。,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活动二:品读画面美,山 川 之 美, 古 来 共 谈。 高 峰 入 云, 清 流 见 底。 两 岸 石 壁, 五 色 交

4、 辉。 青 林 翠 竹, 四 时 俱 备。 晓 雾 将 歇, 猿 鸟 乱 鸣; 夕 日 欲 颓, 沉 鳞 竞 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仙境。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奇异景色的人了。,答谢中书书,2.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你读到了怎样的美景,文中是如何描写的。,提示:描写了何景、描写

5、的角度、使用的方法,山 川 之 美, 古 来 共 谈。 高 峰 入 云, 清 流 见 底。 两 岸 石 壁, 五 色 交 辉。 青 林 翠 竹, 四 时 俱 备。 晓 雾 将 歇, 猿 鸟 乱 鸣; 夕 日 欲 颓, 沉 鳞 竞 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水相映,情趣盎然,写出了山水相映之美。从仰视、俯瞰两种角度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境界开阔、清新。,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蓝天做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体现出缤纷的色彩之美。此处是描写静景: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

6、一派绚丽辉煌的景象。,此句写出了晨昏变化之美。描写动景: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游鱼竞跃,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与前文形成动静相衬之美。,活动三:问题探究,1.第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总令全文,点明中心,奠定了全文的写景抒情基调。,2.作者提到谢灵运有何用意?,引出诗人谢灵运,带有自豪之感,期望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同时与开头响应。,3.文章最后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话是作者对美好的景物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先以“实是欲界之仙都”总结前文,再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突出山水之奇绝。这样首尾响应,使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使主体部分更加突出、

7、鲜明。,3,课堂小结,第一层,层次脉络,1句,总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第二层,2-4句,写景,山水、石壁、早晚: 动静结合,第三层,5句,抒怀,欲界之仙都, 未复与其奇,背诵全文,第二课时,记承天寺夜游,比一比,我能行!,横看成岭侧成峰,(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明月几时有?( )。 人有悲欢离合,( )。 但愿人长久,( )。 大江东去,浪淘尽,( )。 十年生死两茫茫,( )。 枝上柳绵吹又少,( )? 殷勤昨夜三更雨,( )。,远近高低各不同,只缘身在此山中,淡妆浓抹总相宜,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千古风流人物,不思量,自难忘,天涯何处

8、无芳草,又得浮生一日凉,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动静结合、妙用比喻、情景交融等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两文的优美意境。 3、感悟作者豁达的情怀。,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

9、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写作背景,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几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本文就是作者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文题解读,“记”,即游记。 “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点明游的地点。 “夜”,点明时间。文题点明了写作的主要内容。,

10、课堂活动,活动一:读出韵味。,元丰六年/ 十月十二日/ 夜,解衣/ 欲睡,月色/ 入户,欣然/ 起行。念/ 无与为乐者, 遂至/ 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 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庭下/ 如/ 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何夜/ 无月? 何处/ 无竹柏? 但/ 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活动二 疏通文意,1. 这是一篇游记,请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勾画文中要素,据此叙述这次行程。 2. 如果给这篇文章分层,分两层你会怎样分?分三层呢?说说你的理由。,月色入户,想邀人取乐,贬官之人张怀民,黄州承天寺,庭院赏月,(?),十月十二日夜,疏通文意:,于是就到承天寺去寻

11、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走到院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衣准备睡觉。我看见月色照进门里,,照进,欣然起行。 念 无 与 乐 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高兴地起来走到门外。我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高兴、愉快的样子,想到,于是,到,睡,睡觉,共同,一起,院子里,想要,脱衣,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庭下如积水 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月色洒满庭院,如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形容水清澈透明,交叉错杂,表示推测,只是,清闲的

12、人,罢了,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哪里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记 承 天 寺 夜 游,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赏月缘由,庭下月景,愉悦苦闷,贬居寂寞,景色宜人,闲,叙事,抒情,活动三:品读赏析,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你读到了怎样的美?,提示:可以赏析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可以从描写手法上谈,也可以从结构上谈,也可以从情感上谈。,活动四:悟情,1.第一个环节我们留下了疑问,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再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境的一个字是哪个?为什么?,“闲”。“闲”字含蓄地体现了作者复杂的心境,既有赏月的闲情雅致,又有郁郁不得志的惆怅情怀。,2.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解衣欲睡,月色入户”(说明门庭冷落),“念无与为乐者”(表明之音难求),“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点明其闲),3.除此之外你有没有感受到另一种情绪?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孤独,月色入户,想邀人取乐,贬官之人张怀民,黄州承天寺,庭院赏月,“无与为乐”的孤独,“闲人”两个被贬的失意官员,佛门之地,孤独之感,月美,清冷,超越孤独的旷达情怀,3,结束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