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298830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小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小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小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小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通用)(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最新小学生法制教育课教案篇一:四年级法制教育教案新 四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义井小学 栗慧蓉 教 学 计 划 学情分析: 青少年学生是21世纪的建设者,法律素质是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教学目标: 1、通过法制教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确保普法任务。 2、增强学生辨别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自我防范能力。 课程要求: 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普及法律基本常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 ; 国家与法的相关知识。 难点 : 义务教育法的相关

2、知识。 课程实施设想: 1、通过思品课、法律常识课、法制专题讲座,向学生进行系统的,针对性法制教育。 2、通过墙报、宣传橱窗、图片展览等阵地进行宣传教育。 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措施: 1、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律知识辩论等教育活动。 2、挖掘法制教育要素,自然而有机地将法制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评价方法设计: 将现有法制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争做规范学生,创规范班级。课题:我也是名小公民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公民?什么是中国公民? 2、使学生知道公民必须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3、知道小学生要当好国家的小主人,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知道什么

3、是公民?什么是中国公民? 知道公民必须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情境导入观察导入:森林面积缩小,全不气候变暖,物种迅速减 少,空气严重污染?人类要快快重视环境问题,保护这唯一的地 球,避免无可挽回的灾难。(电脑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学们,这是宇航员在太空看地球时发出 的感叹。你们又有怎样的感叹呢说说你的心理话。向同学们介绍你 收集的资料并谈谈你的感受。 1、观察教室四周的资料。 2、展示 介绍:出示收集的有关资料,上讲台进行讲解,大胆发表自己的感 受。通过设置情境和收集的材料展示,引发学习兴趣和思考。交流 收集的环境调查资料。我们怎

4、么办? 二、小组交流: 1什么是公民?什么是中国公民?我们是不是公民? 2我国的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找生回答。 三、出示小博士: 学生读小博士的话: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 务的人。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我国宪法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 国家,同学们年纪虽小,但也都是我国的公民。 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受教育权等各项权利与自由,其中与同学最密切相关的是受教育的权 利和义务。 四、我们参与: 小组讨论:我们怎样才能当好国家的主人,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写一写。 五、展示

5、总结:展示作业 课堂评价: 1、提出评价要求:先自评,再互评。 2、张贴学生作业请学生自己进行讲解、互评。 3、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4、个人评定,小组交流、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的作品。 课题:我的国籍是中国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国籍? 2知道作为中国国籍的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3中国国籍有什么规定?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从而加强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导入新课):在座的各位,你们是公民吗? (引出站题) 第一站 我们是公民 二新授: 活动一 何为公民? 公民的含义和中国公民的含义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受该国法律保护的人 凡

6、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语出宪法) (由学生看书回答,并集体朗读) 三、辨一辨 活动二 公民与人民是一样的吗? (学生说说,老师概括) 说一说:什么是国籍?公民是如何取得国籍的? (学生思考后作答,得出)国籍的含义以及公民取得国籍的方式 国籍是判断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根据。 公民取得国籍的方式: 原始国籍: 以出生的方式取得篇二:小学法制教育课教案 法制教育课教案1 课题名称: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志线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 3、使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重点难点: 1、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

7、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有关的交通法规。这是重点。 教学方法: 识记法、情景模拟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运用电脑播放一组“因违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让学生认识到违章的后果,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学生清楚是因为违章而造成的),那么你们在生活当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规和认识了哪些交通标志呢?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引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着重讲述) 二

8、、学习各种交通标志(重点、难点) 1、请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种标志卡片,在课堂上展示、介绍,并说出这些标志所代表的意义、作用。 互相向同桌介绍。 全班学生自由交流。 请学生学生到讲台上介绍。 注:这样使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上自由交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感性上有了一些认识,使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 2、学习日记。 (1)出示讨论题: a.根据刘岩日记的内容,找出并确认她在日记中,所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 b.说一说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各自的作用。 (2)展示考察日记。(声、形、动画同时展示)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边交

9、流,电脑一边展示日记中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及其作用) 3、触类旁通学习其它的交通标志。 (1)电脑展示各种交通标志。 (2)有的电脑展示,有的请同学说后再展示。 (3)引入: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是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我们要不要听他们指挥呢?(回答要),但我们还要听谁指挥?(交通警察、同时出示文中交通警察的图片) 4、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一要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和识记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图案,理解它们代表的意义,按照它们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则,我们的生命财产才能得到保证,交通才会有秩序。

10、 5、引言: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除了上边这些必要交通技术措施外,国家还用法律的形式,制定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全称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简称“交通法规”。 三、学习“交通法规”一段文章。 1、指导学生阅读后,告诉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是国家于1988年8月1日施行的,是全国统一的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法规。它不仅是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所要求的,而且对公民都具有约束力。法规的内容十分全面和详细,在这里我们仅就与我们有关的部分摘录,供同学们了解和学习。 2、叫学生边读边议。 (1)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法律条款? (2)制定这些条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11、让学生要据亲身体验,或者听到、看到的事例,踊跃发言,畅谈制定这些条例的道理。 3、利用电脑展示插图,启发学生说出每幅图的内容,使他们懂得哪些行为是应该学习和遵守的。 四、模似从学校到书店的活动,其中设置了许多“关卡”,让学生实践。 五、总结: 通过 “注意交通安全”一课的学习,使我们又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我们不仅认识了交通标志,而且还能从法律的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规的意义。交通安全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情。为了他人和自已的安全,我们一刻也不能忽视。我们不仅自己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还要向家长和你熟悉的人进行宣传,使大家共同来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边播放音乐) 法制教育教案2-预防和减少青少

12、年犯罪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教学过程: 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第一组:文字资料:”弱智儿遭虐待死亡”(见扩展资料) 第二组:图文资料”老师打学生

13、耳光” 图片:地摊”游戏”莫伸向孩子等 学生分析,老师归纳,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 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现象?(10分钟) 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包括如下内容: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早婚等;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老师教法不当,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身心受挫;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而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如果要制止这些现象,必须通

14、过立法,用法律防止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板书)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 案例分析:他们竟向同学连捅70多刀(见扩展资料) 学生分析:和大家一样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凶残? 分析方向: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 湖南省少管所调查表明,大部分因杀人而进少管所的少年犯的业余爱好是看武打录像、武侠小说和玩电子游戏,最羡慕的人就是武艺高强的武侠英雄。他们认为,打架时动刀子让对方流血便是英雄的表现。而许多犯偷盗罪的少年犯最向往的则是做一个有钱人。一位少年犯说家里父母很宠他,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有上千元,但和社会上一些

15、人出入歌厅挥金如土的”潇洒”样相比,他觉得自己仍很寒酸,于是便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去偷。 据公安部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年份犯罪比例 以1987年为100 备注 1987年 1991年 1997年 136/万 219/万 30/万 100% 161% 220%1 另: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绝对值增加,近几年每年查获15万。比1986年增加1倍 不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现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这方面来说,也必须加强立法,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 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板书)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直接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讨论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所以,制定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