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语文复习讲座(20130309)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298012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三语文复习讲座(20130309)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3年高三语文复习讲座(20130309)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3年高三语文复习讲座(20130309)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3年高三语文复习讲座(20130309)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3年高三语文复习讲座(20130309)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三语文复习讲座(20130309)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三语文复习讲座(20130309)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教师教育中心,2013年高考 语文备考复习研讨,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 钱国利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刘定珊,高中教师教育中心,一、论述类文章阅读 1对命题的把握 (1)命题材料的选取(1149字、社科类) (2)试题考查的侧重点 第一小题,重点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能力;第二、三小题,重点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能力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高中教师教育中心,(3)试题各选项的命制 三道题中各选项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大致一致,以便于学生阅读理解。 各选项一般以信息组合的方式构成。信息的呈现方式有三种:直接取自于原文的;在原文句子的基础上有所改动的

2、;命题人重新表述的。 2、选项设置分析,高中教师教育中心,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对命题的把握 (1)命题材料的选取(24史、人物传记、754字) (2)不同试题考查的侧重点 第4题:文言实词的理解。 第5题: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的信息。 第6题: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 第7题:理解并翻译句子,即对实词、虚词、句式、活用、文化常识及句意等的理解。,高中教师教育中心,2. 对文言实词考查题(第4题)的复习指导 (1)了解所考查的文言实词的特点 考纲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虽然现在对哪些词在“常见”之列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1990年人教版的教材划定了340

3、个,2000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150个,2002年的大纲减少到120个,应该是常用实词中的重点。从2004到2012年各省市高考试卷共考查了300余字(重复的不计),在以上三项规定内的常用词不足40%,即使用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的1086个常用词来衡量,“遄、堵、麾、胶、跻、霁、匿、挠、忝、踵、饵、诎、颐”等80余字也不在其中。,高中教师教育中心,(2)了解文言实词考查题设置的一般特点 要通过前后文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 2012课标卷: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2012大纲卷: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 2012辽宁卷:何乃横得重名。 横:强行。 2012北京卷:数日,

4、景淳竟死。 竟:竟然。 2012江苏卷: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益:有利。 2012浙江卷:而又辱之。 辱:辜负。 要通过词语的结合关系辨析词语的意义 2012福建卷:履苍莽中。 履:鞋子。 2012山东卷: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2012广东卷:将以次举刘河孟渎诸工。举:推举。 要适合考生阅读,并且不与其他题重叠。,高中教师教育中心,2. 信息筛选题(第5题)的复习 (1)研究考查点 “筛选文中的信息”作为一个重要考点,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每年都出现。要求筛选的信息常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2)体现人物主张;(3)表现人物情感;(4)反映人物思想道德;(5)

5、表现人物性格;(6)反映人物志向;(7)表现人物才智的信息等等。 考卷一般采用编组形式,选择6个文句,然后把这些文句编为4组,让考生选出正确的一项。,高中教师教育中心,(2)研究答题技巧 解答此类题:要看清题干的要求。这里是选出“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从文中一边画这些被筛选的信息,一边与题干的要求对照进行排查。对这里的“恪尽职守”要理解好,是在萧燧职责范围内的,是萧燧认真履行的。第句,“燧怒曰”,当时他任职的是平江府观察推官,尚未担任主持考试的官职,所说的“初仕敢欺心耶”,是针对以后的秋试作弊录取而说的,这句话表明他的正直和无畏,还不属于恪尽职守范围之内,因为还没有担任主持考试的官职。

6、第句“为请诸朝”,较为明显,因为这时萧燧已调离严州,“移粟于严”已不是他的本职,是一种悲悯仁慈的心怀。,高中教师教育中心,3. 概括分析题(第6题)的复习 (1) 加强阅读能力训练 进行文意阅读的训练。这道题涉及的文章的内容较多,所以要全面理解文章。首先能够从宏观上对全文的大致内容有整体了解,了解文中人物的事迹、经过及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明白所叙述的人物事迹以及事迹所反映的社会意义。然后重点掌握一些关键信息,如重要的时间点、人物角色的转变等。可以单独进行“说事件”的练习。 (2) 研究考查点,高中教师教育中心,(3)研究答题思路 要理性地认识选项的组合方式。这类选择题的选项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

7、,一是用一句简洁的话对人物的某方面的行事做出概括,二是针对所概括的内容进行叙述分析。 要有信息点意识。一个选项叙述的内容,往往是两件事,或者一件事的几个部分组合的,所以要有分点比对的意识。比对时要抓住关键信息。选项中一般都是对文中有关信息的直接叙述或转述,在判断这些选项正误的时候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原句,将原句与选项的表述认真比对,辨别正误。在对比时要注意人物行为(包括行为的先后次序)是否与原文一致,时间点是否与原文一致,是否注意到前后文的照应等等。,高中教师教育中心,4. 翻译题(第7题)的复习 文言文翻译是对文言文阅读理解这一层次的综合性考查。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

8、、文化常识等知识的把握都在其中。翻译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从上下文的语境意义上理解句子的基本意义;二是根据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去字斟句酌。可以先进行说句意的训练,再进行翻译句子的训练。,高中教师教育中心,(1)翻译的标准和要求 信:准确,不随意增删内容; 达:通顺、流畅; 雅: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2)翻译的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力求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3)翻译的方法 留、加、换、删(针对字词); 补、调(针对句子)。,高中教师教育中心,【2012辽宁卷翻译】 (1)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

9、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解析】从:表示叔伯关系。折:压倒。校:动词,计较。宗:尊崇。 【答案】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折服周顗,周顗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顗。(大意2分;“折、校、宗”各1分。) (2)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不加黜责。 【解析】为有司所纠:被动句。纠:检举。亮:通“谅”,谅解。黜:贬斥。 【答案】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大意2分;“纠、亮、黜”各1分。),高中教师教育中心,1对考点的把握【近年来课标卷考查的重点】 (1)对诗歌语言的鉴赏 (2)对诗歌形象的鉴赏 对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的赏析

10、,对托物抒情中的“物”构成的意象的赏析。 (3)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表达的情感的赏析 主要为: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从景、事与情感的关系上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高中教师教育中心,(4)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高中教师教育中心,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对比、借代、夸张、比拟、双关、 排比、设问、反问、反复、顶真、对偶、 回环、互文,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描写:正面侧面、动静、虚实、细节、白描、观察角度、感官角度等。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 托

11、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表现手法 象征、联想想象、照应、渲染烘托、用典、 衬托(正反)、抑扬、对比、借古讽今、比兴、 以小见大、类比、意象组合、色彩,高中教师教育中心,(5)答题步骤(三步答题法)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 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

12、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高中教师教育中心,2013三省三校考试(3月8日),菩萨蛮【元】张翥 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何处望归鞍?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独自烧香罢。惟有梦相寻,惊鸟啼夜深。 (1)请结合对词的理解,谈谈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妙在何处。(6分) (2)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1)用秋后萧疏的树叶比喻心上人情已淡心已冷,用田间飞舞的蝴蝶比喻女子恋恋难舍情思绵绵,两句对比,写出了女子内心的幽怨,形象生动哀怨动人。 (2)乐景写哀情,对比强烈,梨花新月等美景无人共享,夜晚独自烧香祈愿,只能在梦中找寻却又被鸟声惊醒,写出了

13、她的孤寂冷清、苦思不得见的无奈和心中郁闷无法入睡的凄凉。,高中教师教育中心,2. 复习建议 (1) 把握由浅入深的阅读层次。 了解作者,理解诗歌的题目和诗句的意思。 辨别诗歌的题材(抒情凭借的事物的类别:景、物、人、事;诗歌所涉及的社会生活中大的方面:送别、怀古、边塞、闺怨、山水、羁旅、隐逸、哲理)。 赏析诗歌的意象、意境,体味诗人的情感。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2)复习时分点进行,一节课集中力量解决一两个问题。 (3) 抓课标卷的考查重点:情感、表达技巧、内容理解。,高中教师教育中心,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_,人皆有之,_。

14、(孟子) (2)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_,君子不齿,_,其可怪也欤!(唐散文师说) (3)四十三年,_,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_,一片神鸦社鼓。(宋词永遇乐) 复习建议: (1)注重复习方式; (2)对试题认识:初高中搭配;各时代兼顾;诗歌散文兼顾;空缺部分一般在中间或末尾。,二、古代诗文阅读(三)名篇名句默写,高中教师教育中心,三、文学类文本的阅读,1对题型的把握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题型有内容概括题、特色作用题、性格形象题、正反探究题;分值分别为5分、6分、6分、8分,共计25分。 2.对复习的引导 (1)了解选材:小小说;中外兼有,以中国小说为主。 (2)把握小小说的知识系统:以人物

15、、情节、环境、主题、结构、手法、语言七个要点为中心展开。,高中教师教育中心,3、解题要领: 1.内容概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的能力。 【考题回放:2012年新课标卷第11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16、 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高中教师教育中心,【答案】D3分,B2分,A1分。 【解析】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并结合文中的侧面描写。E项“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是通过马裤先生对人对事的态度和做法体现出来的,和“我”的言行关系不大。C项马裤先生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意在表现其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其实他并不是一个爱讲卫生的人。,高中教师教育中心,2特色作用题。重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