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政治第2部分夯实基础模块三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七单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第19课依法治国有序参与精讲课件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40289203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考政治第2部分夯实基础模块三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七单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第19课依法治国有序参与精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广东省中考政治第2部分夯实基础模块三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七单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第19课依法治国有序参与精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广东省中考政治第2部分夯实基础模块三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七单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第19课依法治国有序参与精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广东省中考政治第2部分夯实基础模块三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七单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第19课依法治国有序参与精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广东省中考政治第2部分夯实基础模块三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七单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第19课依法治国有序参与精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考政治第2部分夯实基础模块三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七单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第19课依法治国有序参与精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考政治第2部分夯实基础模块三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七单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第19课依法治国有序参与精讲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九课依法治国有序参与,模块三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七单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考 点 解 读,五 年 中 考,易混易错总结,全国真题精选,考点解读,考点宪法(5年3考,2017,2016,2013),1宪法有什么重要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宪法是我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最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宪法由什么构成? 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3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

2、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4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有哪些表现?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二者是“母法”和“子法”的关系。 (2)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6.我们应怎样维护宪法尊严? 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

3、法。树立宪法意识,积极宣传宪法。依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1依法治国,考点依法治国(5年3考,2016,2015,2014),2.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4.如何实现依法治国? (1)国家:加强科学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 (2)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行使职权,

4、严格依法办事。 (3)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违法必究,维护司法公正。,(4)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法律意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依法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5为什么我国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我国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

5、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政府只有依法行政,才能成为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1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 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等。,考点依法参与政治生活(5年4考,2017,2016,2014,2013),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使,不可妨碍公务。投诉和举报时,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

6、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3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有利于调动人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民主决策,建设高效、廉洁政府。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网络有什么作用? (1)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2)网络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全新的、无限宽广的交往空间。网络交往的便利是无可比拟的。网络是一个平等开放的交往平台。网络交往是现代交往的新领域,是我们生活的新空间,学会正确的网络交往是对我们交往能力的新历练。,考

7、点合理利用互联网(5年3考,2016,2015,2013),(3)网络是以信息技术造就的交往方式、虚拟空间,交往者的身份经常是隐匿的,如果对网络交往对象缺乏分辨能力,毫无防范,可能带来严重后果。,2怎么合理利用网络? (1)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 (2)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必要的网络的安全知识。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3)遵守网络规则: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上网要遵守法律。青少年要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3中学生应如何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要做到合

8、理、合法、有序,不能随心所欲,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积极参与网络等现代媒体上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增加关心社会的兴趣,培养观察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对于社会消极现象,要学会辩证地全方位查询和思考,激发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学会实事求是地将对社会的观察与自我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将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做贡献有机结合起来。中学生要逐步学会理性地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生活,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易混易错总结,1依法治国首要是依宪治国。 2普通公民没有立法权和执法权。 3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4宪法不是普通法律相加,也不包括普通法律的全部内容。,5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

9、问题,而不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6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不是义务。,五年中考,一、单项选择题 宪法 1(2013,21)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表示:“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这说明(),B,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 B宪法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不能与其相违背 D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2(2016,19)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要求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

10、式就职时都必须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是因为宪法() A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 B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认可的 C只是对国家工作人员具有约束力 D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D,3(2017,13)在题表的知识结构图中,处应该填的最恰当内容是() A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证书 B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需求 C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D规定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C,依法治国 4(2014,19)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法律34件,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议案,制定修订行政法规47件。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有利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律保障国务院是我国最高的

11、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政府要依法行政,才能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B CD,C,5(2016,20)2016年2月29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13年至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监督指导各级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23起重大刑事冤假错案。这说明我国() A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合法的保障 B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司法公正 C还没有建立起监督机制以维护司法公正 D公民的人身权利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B,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6(2014,25)针对“五一”节点,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引导网友晒出各种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四风”问题。这一做法() 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

12、工作人员勤政廉洁有利于政府取信于民,国家长治久安扩大了公民的政治经济权利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监督意识 AB C D,A,7(2016,21)2016年5月30日,广东省纪委省监察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披露,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实名举报工作意见实施至今,鼓励实名举报,对100多位实名举报有功人员予以袁彰和奖励。上述举措是维护公民依法享有的() A监督权B批评权 C建议权D知情权,A,8(2017,21)南京九名小学生,针对某些电视台在儿童节目最精彩处插播广告等问题,“上书”全国人大,希望修订广告法,得到了全国人大法工委的重视,在此,孩子们行使了() A知情权B检举权 C建议权D立法权,C,二、简答题 9

13、(2013,29)根据右边漫画回答如下问题: (1)漫画反映了政府维护公民的哪些权利? 漫画反映了政府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等权利。,(2)中学生在行使这些权利时要注意什么? 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尊重他人的权利;采取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要有序参与,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碍公务。,三、分析说明题 10(2016,31)材料一: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有41%的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照片。高达6

14、9.6%的青少年相信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甚至很多青少年相信诸如不转发信息就代表没爱心、不孝顺,不转发信息,家人将会如何如何等诅咒式的理由,就随意转发了。还有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材料二: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频发,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络服务平台,传播获取钓鱼木马、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利用网络改号电话、短信群发器等大肆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此,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决定从2016年5月初开始集中开展涉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网络服务平台专项整治。,(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反映了青少年使用微信比较普遍,但缺乏安全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安部开展上述专项整治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打击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整顿网络秩序,维护网络安全,促进网络文明。维护公民隐私权、财产所有权等合法权益。增强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做到安全上网。提高正确选择媒体、甄别网上信息的能力,拒绝不良诱惑。增强社会责任感,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学会理性通过互联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懂得维权的方式和途径,用法律手段维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