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语文课外阅读《旷古全才苏轼》导学案6(无答案)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88122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语文课外阅读《旷古全才苏轼》导学案6(无答案)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语文课外阅读《旷古全才苏轼》导学案6(无答案)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语文课外阅读《旷古全才苏轼》导学案6(无答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语文课外阅读《旷古全才苏轼》导学案6(无答案) (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语文课外阅读旷古全才 苏轼时间:30分钟【学习目标】一、学习苏轼的散文作品游沙湖。二、品味“文无定法、贵在鲜活”的随笔小品特色。三、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自主阅读】游沙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留下的一篇写人记游的随笔小品,也就是兼有随笔和游记两种特色的散文。本文前一部分以文写人,后一部分以词记游,文、词融为一体,相互激发,自然流畅而情韵悠长。宋代杂记见闻的随笔很多,往往写得杂沓堆砌。苏轼的随笔却别开生面。以记人而论,不是罗列平生事迹,常常是选取一二典型事例点化成文。作为文学随笔,在游沙湖中,作者没有写庞安常“不以贿谢为急”的人

2、品和“愈人之病”的高招,只写了他俩分别“以手为口”和“以眼为耳”的“异人”特征。这样的笔墨,不仅幽默,富于情趣,而且还包含着一种隐情和感慨。【导学导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颖悟绝人 绝:超过 B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相:察看C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临:临近 D是日剧饮而归 剧:急促2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剑溪之水出焉 得其尤绝者家焉B其槚荼亦苦于常荼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D刘子闻而悟之 父母者,人之本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故遂择其窊而室焉 B人知

3、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C左右欲刃相如 D野蜂巢其间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颠沛生于不测 B初食颇苦难C滵曲折,注入大谷 D今夫膏粱之子5下列有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庞安常这样一个“异人”,可记的事迹必然很多,而作者却只突出他“以眼为耳”的“异”,其实也是为了写自己。B“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两句,正面运用乐府古辞句意。作者病好了,又看见兰溪水向西流,很有感触,所以这样说。C“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满头白发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D本文笔法自由,行文活泼,时而漫记戏言,时而引录词作,表现了作者风趣

4、、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6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译文:_(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译文:_【拓展延伸】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诸葛亮论苏轼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耻之,欲信大义于天下。当此时,曹公威震四海,东据许、衮,南牧荆、豫,孔明之恃以胜之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夫天下廉隅节概慷慨死义之士,固非心服曹氏也,特以威劫而强臣之,闻孔明之风,宜其千里之外有

5、响应者,如此则虽无措足之地而天下固为之用矣。且夫杀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为,而后天下忠臣义士乐为之死。刘表之丧,先主在荆州,孔明欲袭杀其孤,先主不忍也。其后刘璋以好逆之至蜀,不数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夺之国。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曹、刘之不敌,天下之所知也。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广,言战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以一胜之者,区区之忠信也。孔明迁刘璋,既已失天下义士之望,乃始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东向长驱,而欲天下响应,盖亦难矣。曹操既死,子丕代立,当此之时,可以计破也。何者?操之临终,召丕而属之植,未尝不以谭、尚为戒也。而丕与植,终于相残如此。此其父子兄弟且为寇仇,而况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

6、此有可间之势,不过捐数十万金,使其大臣骨肉内自相残,然后举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灭项籍也。孔明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奋其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宜其屡战而屡却哉!故夫敌有可间之势,而不间者,汤、武行之为大义,非汤、武而行之为失机。此仁人君子大患也。吕温以为孔明承桓、灵之后,不可强民以思汉,欲其播告天下之民,且曰:“曹氏利汝吾事之,害汝吾诛之。”不知蜀之与魏,果有以大过之乎!苟无以大过之,而又决不能事魏,则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动哉?呜呼!此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选自苏轼集)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逞其奸 逞:实现 B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取信C曹、刘之不敌

7、 敌:实力相当 D宜其屡战而屡却哉 却:后退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且夫杀一不辜而得天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B言战不若曹操之能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乃始治兵振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以绝曹氏之手足 作师说以贻之9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孔明“以诈力取天下”的一项是 ( )A欲袭杀其孤 B不数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夺之国C孔明迁刘璋 D当此之时,可以计破也10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这篇文章独辟蹊径,其独特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思。第一段开宗明义地指出孔明失败的原因是“仁义诈力杂用”。B在第二段中,苏轼认为孔明口头上讲仁义,

8、实际上却是使用诈力,而且他认为孔明和曹操的做法并没有多大的差别。C第三段是说孔明既不能全信义,就应该用智谋,而且提到只有汤、武才能用“大义”,其他的人都不能用。D第四段总结全文,指出说空话是毫无实际价值的,而且举了两件事来说明孔明的想法和说法都是脱离实际的。1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特以威劫而强臣之,闻孔明之风,宜其千里之外有响应者。 (2)孔明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奋其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 (3)苟无以大过之,而又决不能事魏,则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动哉? 二、阅读下面的论述类文章,回答1214题。苏轼的意义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

9、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它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上述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上述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它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

10、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例如责备李白参加永王出兵事等等)。但要注意的事,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

11、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和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作了上面所引的最后那首小词后,“挂冠服江边弩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犹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石林避暑录话),正睡大觉呢,根本没去“江海寄余生”。

12、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掉人世大罗网。也许,只有在佛学禅宗中,勉强寻得一些安慰和解脱吧。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派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里没有屈原、阮籍的忧愤,没有李白、杜甫的豪诚,不似白居易的明朗,不似柳宗元的孤峭,当然更不像韩愈那样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位便巩固下来。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人生何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