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中语文重难点专题复习课件:(八)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282606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届高中语文重难点专题复习课件:(八)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09届高中语文重难点专题复习课件:(八)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09届高中语文重难点专题复习课件:(八)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09届高中语文重难点专题复习课件:(八)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09届高中语文重难点专题复习课件:(八)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届高中语文重难点专题复习课件:(八)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届高中语文重难点专题复习课件:(八)古典诗歌鉴赏之意象(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意象 体味情感,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2002年全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是由于“柳”和“留”谐音,借以表达惜别,依依不舍之情。而行旅之人见到柳就会引起起缕缕离愁,生发思乡之情。因此说,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或文化内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对于这种积淀着深厚文化内涵或寄予作家个人情感的物象。,“月

2、”的意象,一、通过联想,抓住相似点,由物及情,由物至理。,如何抓住意象体味情感?,“月”的意象,第一,从外在形态上来联想。,月圆,团圆,无法团圆,思乡怀人,“月”的意象,(1)游子思乡,疑是地上霜。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举头望明月,,床前明月光,,月是故乡明。,“月”的意象,边关的将士,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想,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诗人用这种情结,创造出了月与边塞苍茫悲壮的空间美。 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2)边塞悲愁,明月出天山,,秦时明月汉时关,,“月”的意象,第二,从内在情绪上联想。,残月,人缺,分离,

3、孤单寂寞,内心凄凉,“月”的意象,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月有阴晴圆缺,,月落乌啼霜满天,,“月”的意象,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李清照一剪梅 料得年年肠断处, 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醉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琵琶行,教材中学过:,杨柳岸晓风残月。,月满西楼。,明月夜,,别时茫茫江浸月。,“月”的意象,第三,从氛围上去联想。,月光清澈,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来相照。,明月松间照,,静谧安宁,内心平和,高尚情操,第四,从时间意识去联想。,明月之永恒,时光的流逝,个体生

4、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对历史的慨叹和追思,“月”的意象,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姜夔扬州慢,教材中学过:,淮水东边旧时月,,春花秋月何时了,,一樽还酹江月。,冷月无声。,“月”的意象,第五,从空间意识去联想。,月的藐远宏阔,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环境的空旷苍茫,情感的苍凉,月涌大江流。,二、抓住画面,联系背景,进行想象和感受,如何抓住意象体味情感?,思考:分析诗句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快乐无比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感伤痛惜 、今宵酒醒

5、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凄清冷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远怀 深挚思念,三、 把握常见意象的固定寓意,如何抓住意象体味情感?,由于民俗习惯和作家前后互相的影响,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往往在同一物象上反复寄寓了一种或多种寓意和独特的情感,使这个物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古诗中的意象,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对这一类的意象,我们应该牢记。,、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的品格,有人欣赏它的气质。菊花可以表达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梧桐: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

6、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凄凉悲伤的象征。雨夜时分,雨点滴落在梧桐叶上会引发人的愁绪。我们常通过梧桐叶落,雨打芭蕉合起表现愁思。,、杜鹃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可堪孤馆闲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鹧鸪鸟: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古诗中的鹧鸪已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了。,、寒蝉

7、: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骆宾王咏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桑梓: 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 金人刘迎题刘德丈戏彩堂 、关山月、楼兰:指边塞。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旧风俗习惯在家门口种上桑树、梓树。后就用来代指家乡,表达思乡之情。,多表达思乡或建功立业的豪壮之情。,、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鸳鸯: 比喻恩爱的夫妻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分析意象时要注意的两点,一、意象具有相

8、对的独立性,但在具体的诗篇中,诗人往往借助一系列的意象来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活图景,只有整体把握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颇。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分析意象时要注意的两点,二、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义性,鉴赏诗歌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仔细分辨、掌握分寸。,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南宋吴文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落花是一伤感的意象,但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唐

9、诗,完成(1)(2)题 (2003 年春季题) 闻雁 (韦应物)寒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五言绝句,思乡之情(或“秋思”),(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思乡情。故诗人常借雁来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问:请把握诗歌意象,谈一谈诗歌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写作背景:53岁,好友去世,失去依靠,离开成都,旅途之夜所写 诗人情感:一生坎坷,漂泊无依,以沙鸥自况,孤独伤感,前途渺茫,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遣闷,它在于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诗是培养文学趣味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种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朱光潜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