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2007年春部分重点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82345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施州2007年春部分重点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恩施州2007年春部分重点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恩施州2007年春部分重点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施州2007年春部分重点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恩施州2007年春部分重点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试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构成,客观题42分,主观题108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 客观题(14个小题题,每小题3分,计42分) l、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没有(mi) 没死以闻(m) 乘车(chng) 约车百乘(shng) B、朝廷(cho) 朝服衣冠(zo) 工叔段(gng) 工其乏困(gng) C、肄业(s) 肆无忌惮(si) 犟谏(qing) 犟词夺理(qing)D、胜利(shng) 不胜其怒(shng) 长短(chng) 教学相长(zhng)答案:D(A、没有(mi) B、朝服衣冠(zho)

2、C、肄业(y)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书生意气 至高无尚 向隅而泣 事与愿违 B、感概万千 清山碧树 脍炙人口 无缘无故 C、相印成趣 历尽苍桑 义愤填鹰 刁钻刻薄 D、明辨是非 记忆犹新 如愿以偿 苦思苦想答案:D(A、上 B、慨 青 C、映 沧 膺) 3、选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C、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D、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铃上奏着的名曲。答案:D(通感)(A、B、C为比喻)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近

3、段时间,天气变化无常,昨天还是艳阳高照,今天却是满城风雨了 B、这两位老同学有近二十年没见过面了,今天在恩施机场候机厅里不期而遇。 c、时至初冬,天气却直不见凉,-真给人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 D、今年夏天,我们一家三口游张家界,置身美景之中,不禁由衷感叹:张家界真是鬼斧神工,美丽极了。 答案:B(没有约定而意外遇见)(A、原指秋天的景象,后喻消息一经传出,就众口喧腾,到处哄动,常含贬义。C、喻与品德高尚而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其熏陶。D、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高超。)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 ) A、只有当他长大成人,体味了百态人生,并且终于能够和大自然静静对视,在心里一再问自己“时光流

4、逝,在这过程中一直保持有新鲜生命的东两是什么”时,他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B、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c、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习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儿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 D、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答案:A(B、“吻着她了”后用“。” C、“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 D、十分清新,十分自然,) 6、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 A、不过,守旧老人们并没有灰心。他们预言说,切都会转危为安,至少那些最神圣的篇章是这样写的。 B、他们向儿孙们唠叨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

5、子们却惦记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 c、重岩叠幛,悬泉飞瀑,固然使人惊心动魄;而夜宿山村古寺,卧听那山谷中一声声清细的岩滴,不亦撩人情思吗?因为你可以从中想象宇宙的深沉D、通过“八荣八耻”的学习,使我们全校师生极大地提高了政治水平。答案:D(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字)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 ) A、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早年丧父,从小勤奋好学。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一书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一部语录体诸子散文集。南宋朱熹将它和孟子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后来成为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B、先秦泛指秦代以前。先秦散文主要

6、指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的散文。它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一类是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是其代表作。 C、普希金(1799一1837)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在苏联文学史上他享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出身贵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30年代,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他创作了被称为“俄国生活百科全书”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抒情诗我又造访了、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以及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作品。 D、鲁迅原名周树人生于浙江绍兴,是我国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

7、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开了中国小说史上的新的一页,1923年,他将1918年至l922年问写的15篇短篇小说结集呐喊,“呐喊的意思是“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答案:C(应为“俄罗斯文学史上”)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3一10题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侠之狐言干郑伯旧:“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

8、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郐?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对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 是:判断词 B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以为疆界” C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D越国以鄙远 鄙:边疆、边邑,这里用作动词,“当

9、做边疆”。答案:A、“是”为代词,代“吾不能早用子”这件事。 9、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行李之往来要用亡郑以陪邻 是寡人之过也 A两个“亡”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B两个“亡”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C两个“亡”字不同,两个“字”也不同 。D两个“亡”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答案:c、句的“亡”为灭亡 句的“亡”是消灭,灭掉 句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意义 句的“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的”。10第2自然段结尾“许之”的主语是( )A、郑伯 B、烛之武 C、秦伯 D、佚之狐 答案:B文中“许

10、之”的主语应是烛之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欣赏文艺创作,需要发挥“注意”的作用,这就是把感受、思考、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某一特定的作品。这里有一个保持注意稳定性的问题,就是要保持一段时间,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会在欣赏中得到较为深刻完整的认识。要让欣赏者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当然关键在于创作者,是他创造高水乎的艺术,才能抓住欣赏者的注意。但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完全否认欣赏者的主碉能动作用。假如“欣赏者把艺术创作全然不当一回事,既不尊重创作者的劳动,也无意提高艺术趣味和欣赏能力,而只是空虚无聊,寻求刺激,漫不经心,走马观花,东张西望,谈天说地,以至喧哗吵闹,起哄捣乱,那么无论

11、面对多么高级的艺术,他也是无动于衷,更不必说保持注意的稳定性了。反过来说,能够保持注意的稳定,却显然有欣赏者的主观努力在,因为在艺术欣赏的稳定注意中,有着欣赏者的感受、思考、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的积极运转特别是欣赏比较高深的艺术,就更要欣赏者作出巨大的主观努力,才会有准确深刻的感受和理解。中国绘画史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事例:“唐阎立本至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定虚得名耳。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佳手。明日往,曰:名下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见宋郭苦虚图画见闻志)。其次还要谈谈稳定注意中的一个具体问题。人在注意的时候、,可以采取分析的态度,也可以采取综合的态度。在采取分析态度的对

12、候,客观刺激物或意识中的某部分便突出出来在采取综合态度的时候,客观刺激物的许多部分或以往的许多经验则组成整体作为注意对象。由于在注意时所采取的分析或综合态度,可以使被反映的事物的局部或整体相应地突出出来,获得更清楚的印象。任何人观看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都必然会注意她那微妙的笑容,这是整个画面的中心。但同时人们从这幅画中,又可以感受到蒙娜丽莎的优美双手是同她的微笑相协调和呼应的;背景中的山水如何衬托着画面的中心,也很耐人寻味。而看到最后,留在欣赏者脑海里的突出印象,也仍然是那微妙的笑容。 ll、下列对艺术欣赏中“稳定注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高水平的作品,才能使欣赏者的感受、

13、思考、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得到正 确指引。 B、欣赏者欣赏时把感受、思考、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指向并较长时间地集中于某一特定的作品。 C、创作者通过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作品,以此来抓住欣赏者的长久的 注意力。 D、欣赏者只有在欣赏高深的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才能较长时间地稳定自己对作品的注意力; 答案:B(A、没有指明主体是欣赏者,也没有强调欣赏的持久性。c项的侧重点落在了创作者而不是欣赏者身上。D“只有在欣赏高深的艺术作品过程中”限制不当)12、下列对阎立本观赏张僧繇旧迹时去而复返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阎立本由怀疑到信服的变化,说明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者的创作能力是同 步提高的。 B、阎立本通过对张僧繇的作品认真深入的研究,了解并且提高了自己欣赏艺术作 品的能力。 c、技巧高超、内涵丰富的艺术作品,其妙处不是二般欣赏者所能体会的;而需要细细品味。 D、对于比较高深的艺术作品,欣赏者要深入琢磨一才能体味其中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内涵。 答案:D 阎立本观画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上文“特别是欣赏比较高深的艺术,就更要欣赏者作出巨大的主观努力,才能有准确、深刻的感受和理解”这个观点的。13、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娜丽莎艺术成就最高之处是画中人物微妙的笑容,它给欣赏者留下深刻 的印象。 B、蒙娜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