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押轴考试试题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82147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押轴考试试题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西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押轴考试试题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押轴考试试题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押轴考试试题 (1).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押轴密卷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注意:1.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3.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请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中华文明最大的特点之一,就

2、是具有对异文化的强大包容力,它对“内”与“外”的理解,与对“华夏”和“蛮夷”概念的理解一样,是动态和辩证的,所以能够把接触到的异文化转化为与中华文明彼此相容和互补的东西。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少数民族势力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现象,但是在与中原文化近距离相处和共存一个时期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中原文化。在这种历史情境下,恐怕我们讨论中国的“内”与“外”,就不能以中原王朝皇帝的血缘来判断是否“外人”掌权,否则就会否认元朝和清朝是中国的朝代,把它们看作是“外来政权”。而且纵观各个朝代的皇室血缘,许多都有异族的成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族际通婚始终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中华各民族

3、之间早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坚持血统论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以政府实际收税和派遣官吏的行政管辖边界来加以界定“内”与“外”。中华文明从中原地区向周边的边缘地区、甚至边远的异邦进行文化辐射,现在周边的许多邻国,在历史上都可以被划入“中华文化圈”的辐射范围,比如像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地,过去使用的文字都是汉字,它们保留下来的历史文献都是汉字。在谈到“内”和“外”之间的关系时,可能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这就是需要对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当政者和主流学者的心态进行分析和解读。比如宋朝在各方面的心态比较保守,无法代表中华文明主脉中“中国”的一个常态。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势力入主中原后,会带

4、来了基因上新鲜的血魄,也冲击了中原地区相对停滞的社会。如果一个文明群体被其他文明群体所打败,它自身肯定出现某些保守和停滞的特点,失去了活力,外来的冲击可以使其重新焕发青春。所以,我觉得从历史演变的态势上来看,在许多方面,“内”和“外”之间是一种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而且彼此的边界是动态和发展的。现在我们讲中国历史,“中国”的地理边界应如何把握?那么讲到历史上的外蒙古、越南、琉球这些地方时,应该怎么讲?汉朝时越南曾是中原王朝管辖之下的“交趾郡”,明朝时期撤出了越南。我们现在讲中国历史,为了不与邻国产生矛盾,只能限定在目前国际承认边界内的960万平方公里,这是今天的中国。但在历史上,不同朝代的行政管

5、辖边界、军队驻扎的边界、财政收税的边界、文化影响力达到的边界与今天的国界并不重合,有时在这960万平方公里之内,有时在之外。所以,我们今天讨论历史中国的“内”与“外”,就必然面临一个中国历史传统的、今天国际法承认的、现代概念的话语体系之间的矛盾,在它们之间必然有许多张力和矛盾,也很困扰学者们的头脑。(摘编自马戎中华文明的“内”与“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文明的强大包容力,表现在可以与异文化相容与互补,而少数民族政权也能接受中原文化。B皇室血缘的异族成分,民族之间的族际通婚,在事实上表明血缘关系不能分清楚中国的“内”与“外”。C中华文化圈的辐射范围比行政

6、管辖边界宽广得多,故不能完全以行政边界来界定“内外”问题。D历史中国的“内”与“外”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边界表现很多样,会面临很多让人困扰的矛盾。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要从包容、血统、行政、心态等不同角度,展开论述。B文章没有明确指出中华文明的“内”与“外”的具体边界。C文章的论证语气在整体上比较温和,这有利于问题的提出与讨论。D文章最后回归现实,指出“历史中国”的存在矛盾和解决路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坚持血统论,那么中国历史就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历史。B如果不分析当政者和主流学者的心态,中国的“内外”关系容易判断失误。C如果

7、一个文明群体失去活力,就需要外来的冲击使其重新焕发青春。D“中国历史传统”只是理解历史中国的“内”与“外”的其中一个视角。(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奶奶的玉簪子王秋珍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每天早上,奶奶再忙都会把发髻梳得一丝不乱。玉簪子被奶奶摸得日益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它安安稳稳地插在奶奶的发髻上,就像奶奶平静的生活。丢了玉簪子,就是丢了奶奶的命。奶奶终日愁眉紧锁。爷爷帮奶奶找了这头翻了那头。“咱们眼睛花了记性差了,还是叫儿子找吧。小时候,他找东西可机灵了。”奶奶茫然而凄切的眼神,让爷爷心痛。爷爷

8、想不出别的法子,就几次三番地给父亲打电话。三年不回家的父亲回家了。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父亲宽慰道:“妈,玉簪子会找回来的。”奶奶拉住父亲的手,就像拉住了救命稻草。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父亲让奶奶好好回忆,回忆玉簪子丢之前,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父亲跟着奶奶来到了田野。田垄上,奶奶种的扁豆开花了,它们仰着小鸟一样的嘴巴,好像在和奶奶说话。奶奶轻轻地碰了碰它们的小脑袋说:“两天不见,又长大了。”父亲蹲下身,拨弄起扁豆。也许奶奶和扁豆聊天的时候,玉簪子掉了下来。奶奶看着父亲的侧影说:“小时候,你不爱吃扁豆,却爱画扁豆花。我就买了个大花盆,把扁豆种在家门口。”父亲哦

9、了一声,直起身来,看着扁豆花,似乎想起了久远的时光。走进菜地,一畦畦的菜好热闹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髻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奶奶带父亲来到空心菜前。奶奶问:“还记得那个空心菜的故事吗?”父亲站在陌生的土地上,拨弄着和他生分的空心菜说:“记得记得。狐狸精妲己在纣王面前进谗言,要宰相比干挖心表忠诚。比干临死前,姜子牙给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后,将符贴于胸口,立即策马飞奔,不要回头,即使无心也不会死。比干照做了,没想到中途遇到一个妇人,在叫卖空心菜。比干好奇地一回头,立刻摔下马死了。”奶奶点了点头,说:“小时候,你最爱看小人书。”奶奶老了,也许,她只想陷进回忆,徜徉老时光了。奶奶又带着父亲来

10、到了老房子。老房子并不住人,但奶奶还是经常要去走走。二楼放着奶奶的织布机。这些年,奶奶并不用它了,可她还是经常要上去擦拭一番。父亲埋头细细地查找,织布机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不能放过。奶奶在一边絮絮叨叨:“咱们东阳的土布很有名,你以前盖的荷花被就是我在这儿织的。”父亲不由得感叹道:“想不到一晃就这么多年了。”在织布机边上,父亲发现了一个樟木箱子。箱子一尘不染,铜环上还泛着光,显然是有人经常要打开它。玉簪子会不会遗落在里边?父亲打开了樟木箱,他的眼睛突然定住了。他看到了什么?一只已经缺脚的弹弓、一个早已褪色的风车、一叠发黄的小人书还有涂鸦着很多扁豆花的画。奶奶正要开口,父亲抢了先:“就是用这把弹

11、弓,我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是您带我登门道歉,还给人家装上了新玻璃。这个风车,是有一次赶会场时看见的,我很喜欢,您就省下了自己的午餐钱”父亲说着说着,眼睛有些发涩了。父亲闭了闭眼睛,稳了稳情绪,继续翻找。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他看到了什么?一只玉簪子!一只剔透的玉簪子!奶奶的玉簪子就这样被父亲找到了。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如今,当奶奶和我讲起这个故事,我总是问:玉簪子怎么会掉到樟木箱子里?为什么以前总也找不到?奶奶总是笑而不语。这时,在一旁的父亲总是挠了挠头皮。(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02期,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这是全

12、文的总起句,没有这一句,后面的情节便无从谈起。而且这一句用的是叹号,用叹号有强调的意味,还能引起读者的注意。B作者主要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同时穿插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人物描写的方法,塑造了一个视簪子如命,丢了玉簪子就好像丢了魂儿一样的奶奶的形象。C“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这是一处生动的细节描写。奶奶思念父亲心切,终于见到父亲了,眼泪便忍不住一下子流了下来,奶奶这是喜极而泣。D奶奶带父亲找玉簪子,从扁豆地到菜地,再到老房子。一路上奶奶不着急自己的玉簪子,却叨念着父亲小时候的事情。这从侧面反映,父亲几年不回家,奶奶想他。5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5分)(1)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

13、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3分)(2)走进菜地,一畦畦的菜好热闹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髻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2分)6小说结尾“奶奶总是笑而不语。这时,在一旁的父亲总是挠了挠头皮”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 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

14、收银数字化。 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材料二: 2014一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材料三: 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褴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

15、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中对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材料四: 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