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amp#183;慕贤第七》阅读答案及译文(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271919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颜氏家训&amp#183;慕贤第七》阅读答案及译文(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颜氏家训&amp#183;慕贤第七》阅读答案及译文(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颜氏家训&amp#183;慕贤第七》阅读答案及译文(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颜氏家训&amp#183;慕贤第七》阅读答案及译文(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颜氏家训&amp#183;慕贤第七》阅读答案及译文(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颜氏家训&amp#183;慕贤第七》阅读答案及译文(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颜氏家训&amp#183;慕贤第七》阅读答案及译文(通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颜氏家训慕贤第七阅读答案及译文篇一:文天祥传(节选)阅读及译文 文天祥传(节选)(8分)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

2、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 注释潮阳,地名,在广东。后文的厓山,也是广东的地名。弘范,即张弘范,元朝将领。张世杰,南宋将领。泫然,流泪的样子。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 吾事毕矣( ) 南乡拜而死( )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2分)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23阅读选文,谈谈文天祥至今仍为人们敬仰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语文网 211.侍奉完(成)通向。 22我不能保卫父母,竟然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 23文天祥被捕之后,在元营多次劝降,但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死前从容坦荡,死后仍面不改色,在文天祥

3、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志士仁人的浩然正气。 译文: 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左右官员都命他行跪拜之礼,没有拜,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竟然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张弘范坚决索要书信,文天祥于是写了过零丁洋诗给了他。这首诗的尾句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着把它放在一边。张弘范攻破厓山后,元军中大摆酒宴犒军,张弘范说: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天祥眼泪扑簌簌地说:国家灭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弘范认为他的话合乎正义,派人护送文

4、天祥到京师。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处死。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部如活的一样,终年四十七岁。篇二:刘汲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刘汲,字直夫,眉州丹棱人,绍圣四年进士。金人再犯京师,诸道不知朝廷动息者三月。冯延绪传诏抚谕,谓车驾出郊定和议,令诸道罢兵。汲谓副总管高公纯曰:诏书未可遽信。公纯问故,汲曰:诏下以去年十二月,邓州去京七百里,今始至州,何也?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此铀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公纯难之,汲请自行,公纯不得已俱至南阳,不进,汲独驰数十骑赴都城,二帝已北行,汲素

5、服恸哭。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就加直龙图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金人复渡河,急攻京西。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曰:惟命。民有请涉山作砦以避敌者,汲曰: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乃下令曰: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余从便。得敢死士四百人,又令曰: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众皆感服,无一人失期。及南阳陷,命将戚鼎将兵三千逆战,及命靳仪与赵宗印分西、南门犄之。汲自以牙兵四百登阵望,见宗印从间道遁,即自至鼎军中,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敌却,俄而仪败,金人攻之益急,失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曰:使放知安抚使在此为

6、国家致死。敌大至,汲死之。事闻,赠太中大夫,谥忠介。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金人再犯京师 ( ) (2)公纯难之 ( ) (3)寅出午反 ( ) (4)敌大至,汲死之(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麾其众阵以待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B然若属俱死无益 輮使之然也 C凡仕于此 乃设九宾礼于庭 D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 柏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 (2)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上,为战守计。 20刘汲认为诏书未可遽信,理由有那些?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2

7、1、本文表现了刘汲 和 的品质。(2分) 17(1)进犯,侵犯 (2)以为难(意动用法) (3)通返,返回 (4)为而死18 C (其:他的,其中的;然:然而,这样;于:在;为:为了,作。)19(6分)(1)怎么会有用三个月来谈和,但是敌人还没有退兵的呢?(得分3分)难道有已经签订和约三个月,然而敌人仍旧没有后退(的道理)吗?(得分2分)(2)(刘汲) 寻找他人代替高公纯掌管率领军队的事务,他捐出金帛来犒赏将士们,做出战和防守的。(得分1分)(刘汲)不久后替代公纯担任统率的职务,拿出财物赏赐将士,做攻守之事的谋略。(得分2分)20诏令到达的时间过长(2分),议和之后没见退兵(2分)21智勇双全

8、(勇敢无畏、智慧超人)、忠于职守、不怕牺牲(精忠报国)。篇三:张特立阅读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簿。改宣德州司侯。州多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遂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潜使人索其后庭,得羊数十。遂缚其奴系狱,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得减死论。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 正大初,迁洛阳令。时军旅数起,郡县窘迫,东帅纥石烈牙兀諠又侮慢儒士。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帅大奇之。既

9、而拜监察御史,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尚书右丞颜盏石鲁与佃民争田,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执政者忌之。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白撒诉于世宗,言特立所言事失实。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特立通程氏易,晚教授诸生,东平严实每加礼焉。岁丙午,世祖在潜邸受王印,首传旨谕特立曰:前监察御史张特立,养素丘园,易代如一,今年几七十,研究圣经,宜锡嘉名,以光潜德,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壬子岁,复降玺书谕特立曰: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锡嘉名,今复谕意。癸丑,特立卒,年七十五。特立所著书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 (节选自元史张特立传)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10、是( )(3分) A遂过将军家过:路过 B以近族得减死论论:辨别 C后期如军法如:按照 D已锡嘉名锡:赏赐 5以下句子全都表明张特立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3分) 其子匿他舍,捕得之 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 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 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特立做事很讲究策略,先稳住五将军,再命人暗中搜查,于是,把将军绑起来关进监狱。 B东帅纥石烈牙兀諠向来对读书人不尊敬,故意刁难张特立,令他在三日之内备足军粮器械。 C由于张特立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贵,致使白

11、撒到金世宗那里告状,他因此解官回到了家乡。 D晚年,张特立隐居田园,朝代变换也始终如一,被元世祖封为中庸先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 (2)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 参考答案: 4B 解析:论的意思是定罪。 5C 解析:表明张特立受人爱戴;介绍张特立受陷被贬;赞扬张特立能保持中庸之道。 6A 解析:不是把将军绑起来关进监狱,而是将军的家奴,属张冠李戴。 7(1)将军家里难道会盗贼吗?不过随便看看,免得别人说闲话罢了。(译出大意给2分,宁、聊及反问句式宁邪,每译对一点给1分) (2)钻研经典一辈子,诲人不倦,时

12、刻保持中庸之道,学者都景仰他。(译出大意给2分,白首穷宗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泰和年间考中进士,出任偃师县主簿。后来又改任宣德州司侯。宣德州内金朝皇亲国戚众多,号称难治之州。张特立上任后,都一家一户进行了拜访。其中有一国戚五将军,带着家奴掠抢了百姓的一群羊,张特立下令在村里进行大规模搜查,路过五将军家时,心平气和地诱哄他说:将军家里难道还会出盗羊贼吗?不过随便看看,免得别人说闲话罢了。暗地里,却叫人搜查后院,查获羊几十只。于是,把将军的家奴捆绑起来关进监狱,将军的儿子躲藏到别人家里,张特立派人将他抓获,因为是皇帝近族才得以免于死罪。这样一来,豪贵之家变得守法起来,百

13、姓也有了安全感。 正大初年,改任洛阳令。当时战事频繁,军队来往很多,地方郡县穷于应付,东帅纥石烈牙兀諠又对读书人极不尊敬。刚好这支部队移防到陕右地区,途经洛阳,看见张特立一副读书人的儒雅模样,便起侮慢之意,不以礼待他,于是,责令他准备军粮器械,并且限令三天之内备足,逾期则依军法处置。洛阳全县百姓一向称道张特立的贤明,纷纷抢着把将军所需物品运送到县府,使得东帅万分惊奇,不得不刮目相看,等到后来晋升为监察御史时,他第一个提出金世宗的诸孙不应关押;尚书右丞颜盏石鲁和百姓争夺田产,参知政事徒单兀典阿谀奉承,办事不公,都应当罢免。张特立的正直,为当权者所不容。当平章政事白撒在陕西慰劳部队时,张特立又揭露白撒的部属违法乱纪。白撒在金世宗那里告状,说张特立所说的和事实不符。金世宗宽恕了他,他也因此解官回到了家乡。 张特立精通程氏易学,晚年教授学生,东平的严实时常对他以礼相敬。丙午年间,元世祖在王府接受王印,首先传旨告诉张特立说:前监察御史张特立隐居田园,朝代变换也始终如一,现在已年近七十,研究探索古代圣典,应当赏赐美名,以弘扬其潜在品德,可以特别赐号为中庸先生。壬子年间,又再次向张特立下诏书说:钻研经典一辈子,诲人不倦,时刻保持中庸之道,学者都景仰他,以前已赏赐了美名,今日再表达这个意思。癸丑年间,张特立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张特立所著的书籍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