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71862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广东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

2、会成员带来福祉。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

3、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要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者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

4、研究,有删改)1.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A. 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B. 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C. 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的体现。D.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2. 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A. 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B. 消费者文

5、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C. 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D. 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3. 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A. 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B. 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C. 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考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D. 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6、,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答案】1. C 2. B 3. D【解析】视频【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祉”的说法扩大范围,另外“文化活动是文化消费的体现”表述有误,第一段中的表述意思是 “文化消费属于文化活动”。【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

7、别,即可得到答案。【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项,“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说法绝对,原文第四段的表述为“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以“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

8、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得到答案。【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由原文可知,“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不管是买的图书还是借的图书,都能从中获得精神享受,所以都应属于文化消费。B项,“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错,说法绝对。C项,由原文第四段可知,文化消费品味的形成要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选项中“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错。【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

9、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邮差先生(师陀)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现在

10、,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着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就走进去。

11、“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干什么的?”老太太问。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老太太没有图章。“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有多少?”“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

12、事等候着他。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一九四二年二月4.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 作者对邮差先生进行了心理、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描写

13、,并没有在故事情节上做过多的设计,但就是这样的文章,却给人以很朴素的真实感。B. 小说含蓄地写出了小城的生活状态,邮差先生身兼二职,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以至觉得它们很远,展现了小城落后、闭塞的特点。C. 小说叙述舒缓、略带散文化的风格,这并没有损害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而对情节的淡化处理,更有助于作品抒情风格的形成。D. 小说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人物心理,从而揭示人与人的关系,面对家长,他尴尬地笑;面对老太太,他小心谨慎,展现了人与人不太和谐的一面。E. 小说通过自然质朴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偏僻小城镇邮差工作的情形,语言简洁明丽、诙谐幽默,饶有生活情趣,像是在描摹一幅地方风俗画。5. 小说中多处写到

14、“阳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小说主人公“邮差先生”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答案】4. AC 5. 对“阳光”的环境描写展现了小城阳光温暖、明亮、充足的特点。借助阳光的烘托,极其自然地表现了小城和平安详的生活状态,点明了主题。表现了邮差先生对小城生活的满足,展现其乐观开朗的性格。 6. 悠闲自得。邮差先生送信售票,裁剪花样,在街上散步,惬意而满足。热心善良。邮差先生体谅家长的辛苦,怕老太太失望,不希望带来坏消息,这些都表现了他的热心体贴,心地善良。尽职尽责。邮件来时,他小心扎好;送邮件时,他耐心等待。乐观开朗。对跟他开玩笑的小子说“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15、”。【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小说的主题,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B项,“小城落后、闭塞”概括错误,小城的特点应是“平静、恬淡”。 D项,“他尴尬地笑”“小心谨慎”“人与人不太和谐”表述均有误,从原文上看,作者传达的意思是人际关系和谐。E项,“语言简洁明丽”的表述不准确。故选AC。【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内容做铺垫。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理,展开或推动故事情节,暗示小说的主题,交代故事发生的背

16、景等。题干问“小说中多处写到“阳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答时要先文本中找出有关对“阳光”描写的内容,如第5节“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 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 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第15节“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 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第18节“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 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结合第19节“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可见本文中“阳光”的环境描写展现了小城温暖、明亮、充足的特点,进而烘托出小城人和平安详的生活状态,有利于小说主题的表现。【6题详解】试题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