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高中语文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劝学(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60145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高中语文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劝学(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高中语文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劝学(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高中语文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劝学(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高中语文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劝学(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劝 学第二课时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1、掌握第二段重要的文言知识点。2、掌握第二段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学习重点】1、 掌握第二段重要的文言知识点。2、 掌握第二段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1、掌握第二段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议论文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是以理服人。2、议论文三要素及其定义:论点:作者所持的见解(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证明)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怎样证明)3、论证方法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2、比喻论证。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著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的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借助显浅的或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方,来证明论点。二、深入学习1、掌握第二段的重点字词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尝: 终日: 而: 须臾: 所学: 跂: 博:(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高: 而: 加: 见者远: 疾

3、: 闻: 彰:(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 舆: 足: 而: 致: 楫: 水: 绝:(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 物:2、翻译下列句子(如果是特殊句式请指出)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第二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作者是如何来阐述学习的作用的?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三、迁移运用1、总结第二段出现的文言现象2、一词多义 而:吾尝终日而思矣( ) 吾尝跂而望矣 ( )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