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乐山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40250413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四川乐山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年四川乐山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年四川乐山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年四川乐山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年四川乐山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四川乐山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四川乐山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真题真金试炼乐山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5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C. 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D. 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5cm【答案】C【解析】【详解】A人的正常体温37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等于 0. 05kg;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3.6km/h,约等于1.1m/s;故C符合题意;D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2cm;故D不符合题意。故

2、选C。2.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通过手机传递信息实现在线教育、视频会议、无线对讲等办公服务,避免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手机传递信息是利用了()A. 红外线B. 电磁波C. 超声波D. 次声波【答案】B【解析】【详解】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收台,所以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选B。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B. 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C. 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D. 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答案

3、】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将蜡烛移至a处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移动光屏,找不到像,故A错误;B将蜡烛移至b处时,物距等于焦距,此时不成像,故B错误;C将蜡烛移至c处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D将蜡烛移至d处时,物距大于焦距,移动光屏,可看见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C。4.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电视塔在水中的倒影B.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C. 水中的筷子发生“折断”D. 日偏食的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A电视塔在水中的倒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是

4、利用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日偏食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焦耳用实验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定量关系B. 帕斯卡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C. 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 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答案】A【解析】【详解】A 焦耳用实验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故A正确;B 帕斯卡是做了一个“裂桶实验”,最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的托里拆利,故B错误;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电流磁效应是

5、奥斯特发现的,故C错误;D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而得出的,故D错误。故选A。6.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 锋利的篆刻刀B. 骆驼宽大的脚掌C. 注射器的针头D. 切菜的菜刀【答案】B【解析】【详解】A篆刻刀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合题意;B骆驼宽大的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合题意;D切菜的菜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故选B。7.如图所示,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甲和乙,松手后()A

6、. 由于甲先对乙施加了斥力,然后乙再对甲施加斥力,所以乙先向右运动B. 由于甲、乙两磁体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甲、乙相互靠近C. 甲对乙的斥力与乙对甲的斥力是一对平衡力D. 甲对乙的斥力与乙对甲的斥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解析】【详解】A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相互靠近的都是N极,是相互排斥的。B错误,不符合题意;C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这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8.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7、()A. 滚动轴承B. 给木箱加装轮子C. 自行车车轮有凹槽D. 磁悬浮列车与轨道不接触【答案】C【解析】【详解】A滚动轴承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A选项不符合题意;B给木箱加轮子,也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B选项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车轮有凹槽,加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C选项符合题意;D将接触面分离,减小了摩擦。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9.如图所示,小林静止站在商场的电梯上,随电梯匀速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林受到重力、支持力作用B. 小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C. 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林是静止的D. 小林受到的支持力大

8、于重力【答案】A【解析】【详解】A任何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小林在重力的作用下没有下降,是因为电梯对其有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小林随电梯匀速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因为惯性而运动,没有受到水平方向的动力。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小林和电梯匀速运动,二者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且没有将要运动的趋势,小林不会受到摩擦力。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小林向右上方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林是运动的。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小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支持力和重力是相等的。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020年6月17日15时1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

9、3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在运载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B. 动能不变,势能增大C. 动能增大,势能增大D.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火箭加速升空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选C。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B. 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小得多C. “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D.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冰花【答案】D【解析】【详解】A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A错误;B

10、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大,故B错误;C“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冰花,故D正确。故选D。12.下列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A开关闭合后,通电导体受到磁场的作用,可以在导轨上运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A选项符合题意;B因为地磁场的作用,磁体会指示南北方向。B选项不符合题意;C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路中会产生电流,这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C选项不符合题意;D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电路中产生电流,这是交流发电机

11、工作原理。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3.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上,安全用电常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 将开关接在零线和电灯之间B. 用电器的三脚插头也可以插入两孔插座中使用C. 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用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手指须接触笔尖D. 当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答案】D【解析】【详解】A开关接在灯泡和零线之间,当断开开关,火线和灯泡还处于连接状态,人接触灯泡就是间接接触火线,容易发生触电,故A不符合题意;B家用电器金属外壳相连接的是地线,这样即使金属外壳带电,电流会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不能用两孔插座替代,故B不符合题意;C

12、使用测电笔时,手一定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如果测电笔接触火线,手接触笔尖金属体会发生触电事故,故C不符合题意。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赶快切断电源或用干燥木棍将电线挑开,不能用手直接拉,防止也触电,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输液提示器,在护士站能够观察到药液量的变化。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A. 电压表示数减小,灯泡亮度变暗B. 电压表示数减小,灯泡亮度变亮C. 电压表示数增大,灯泡亮度变暗D. 电压表示数增大,灯泡亮度变亮【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滑片向上移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

13、特点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灯泡亮度变亮。故选B。15.如图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甲、乙烧杯中,待小球静止后,两个烧杯内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B. 乙烧杯中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大C. 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D. 乙烧杯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答案】C【解析】【详解】A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小球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故A错误;B因为小球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小球在两杯中排开液体的质

14、量相等,故B错误;C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甲液球,乙液=球所以甲液乙液故C正确;D两杯中液面相平,甲液乙液,根据p=液gh可知,烧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液p乙液故D错误。故选C。16.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在4s内将一重为9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了10cm,拉力为4N,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滑轮重力为5N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C. 拉力所做的功为0.4JD. 拉力的功率为0.4W【答案】B【解析】【详解】A三股绳子与动滑轮接触,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4N,则对动滑轮和物体的总拉力为4N3=12N物体重9N,则动滑轮重12N9N=3N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物体向上移动了10cm,拉力做的功为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拉力的功率为 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8分)17.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 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答案】 (1). 水(或液体) (2). 510【解析】【详解】1声音可以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