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40247462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1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临沂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临沂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临沂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临沂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临沂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临沂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临沂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真题真金试炼2020年临沂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试题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第I卷(选择题共3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1-35.5 Al-27 Mg-24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蜡烛

2、燃烧C. 干冰升华D. 海水晒盐【答案】B【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 白酒B. 蒸馏水C. 医用酒精D. 生理盐水【答案】B【解析】分

3、析】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详解】A、白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B、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B不正确;C、医用酒精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D、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B。3.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量取液体B. 点燃酒精灯C. 加热液体D. 倾倒液体【答案】D【解析】【详解】A、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量筒水平放置,视线与量筒内液体最低凹液面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故A不正确;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酒精灯,以防发

4、生火灾,故B不正确;C、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C不正确; D、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故D正确。故选D。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 汞元素:hgB. 两个磷原子:2PC. 2个铁离子:2Fe2+D. 氧化铝:AlO【答案】B【解析】【详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汞的元素符号是Hg,不符合题意;B、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P只能够表示2个磷原子,符合题意;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

5、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不符合题意;D、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不符合题意。故选B。5.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 氧化物:干冰、二氧化锰、氧化铁B. 碱:烧碱、纯碱、生石灰C. 混合物:空气、石油、碳酸钙D. 合成材料:塑料、羊毛、橡胶【答案】A【解析】【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干冰(二氧化碳)、二氧化锰、氧化铁均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B、碱是指电离时产

6、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烧碱即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空气、石油属于混合物,碳酸钙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D、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羊毛是天然材料,橡胶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 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吸油烟机排气C.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处D.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答案】C【解析】【详解】A、家用电器着火,应先断电,不能立即用水浇灭,水能导电容

7、易触电,A错。B、煤气容易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打开抽油烟机容易产生静电,产生电火花,发生爆炸,B错。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处,C正确。D、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如果水倒进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带着酸向四处飞溅,有可能发生意外,D错。故选:C。7.“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 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B. 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城市雾霾C. 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D. 拆除水上娱乐设施,恢复湿地

8、生态【答案】C【解析】【详解】A、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符合要求,故A正确;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城市雾霾,能减少空气污染,能改善环境质量,故B正确;C、燃放烟花爆竹,会释放污染性气体,污染空气,不符合要求,故C不正确;D、拆除水上娱乐设施,恢复湿地生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要求,故D正确。故选C。8.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食物苹果汁西瓜汁牛奶鸡蛋清pH2.95.86.47.6A. 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B. 西瓜汁比苹果汁酸性强C. 鸡蛋清和牛奶都显碱性D. 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苹果汁【答案】D【解析】【分析】溶液的pH等于7

9、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详解】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酸性增强,pH变小,故A不正确;B、西瓜汁的pH值为5.8,苹果汁的pH值为2.9,西瓜汁比苹果汁酸性弱,故B不正确;C、牛奶的pH值为6.4,小于7,显酸性,鸡蛋清的pH值为7.6,大于7,显碱性,故C不正确;D、苹果汁的pH值为2.9,显酸性,则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苹果汁,故D正确。故选D。9.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B.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10、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D. 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答案】A【解析】【分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详解】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氢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故A不正确;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是品红分子在水中不停地运动,故B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说明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故C正确;D、气体分子间隔大于液体,则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D正确。故选A。【点睛】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10.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

1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B. 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C. 银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D. 为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在其表面刷漆【答案】D【解析】【详解】A、常温下大部分金属是固体,汞在常温下是液态的,不符合题意;B、生铁和钢的是铁的合金,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钢和生铁它们均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银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的后边,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D、为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在其表面刷漆,以隔绝氧气和水,符合题意。故选D。11.下列是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B. 硫在氧气

12、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镁条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D. 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答案】C【解析】【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不是现象,选项A不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是淡蓝色火焰,选项B不正确;C、镁条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选项C正确;D、稀硫酸呈无色,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因此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选项D不正确。故选C。1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A.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

13、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 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C. 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D. 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A、石墨中存在层状结构,金刚石中没有层状结构,是空间网状结构,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A正确;B、CO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故B正确;C、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C不正确;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C。13.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

14、确的是A. 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食用B. 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C. 明矾用于水的杀菌消毒D. 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小苏打【答案】D【解析】【详解】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有毒,且一般高温蒸煮条件下不易被破坏,所以霉变大米经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B、甲醛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对人体有害,食用甲醛浸泡的海鲜产品,会危害身体健康,不符合题意;C、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才能够杀菌消毒,明矾不具有强的氧化性,不能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受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疏松多孔,所以焙制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符合题意。故选D。14.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

15、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 硝酸钾和氯化铁B. 氢氧化钾和盐酸C.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D. 硫酸钠和氯化钡【答案】B【解析】【分析】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则不能得到澄清的溶液。【详解】A、硝酸钾和氯化铁不反应,均溶于水,氯化铁溶液显黄色,故A不正确;B、氢氧化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故B正确;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生成沉淀,故C不正确;D、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沉淀,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15.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 元素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 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