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兰亭集序》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5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47198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兰亭集序》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5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兰亭集序》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5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兰亭集序》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5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兰亭集序》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5 (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亭集序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写景言情时关键词语(重点文言词语)的作用及影响。(“因言释文”) 2、在了解兰亭宴会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由“乐”到“痛”再到“悲”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原因,体会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因文悟言”) 3、了解本文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行文笔法。 【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分类积累文言词汇,合作学习交流互鉴。【自主预习】 (一)资料链接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1、走近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

2、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

3、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

4、、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 1、字音辨识 癸丑 修禊 流觞 激湍 形骸 游目骋怀 齐彭殇 嗟悼 会稽 感慨系之 2、请同学们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

5、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合作探究】探究1: (1)当前士大夫的人生观是怎样的? (2)你认为作者赞同他们的人生观吗?为什么? 探究2: 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认识。 探究3: 第四自然段,作者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那么作者究竟为何而“悲”呢? 【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事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你

6、如何理解呢?请发表你的观点 【我的疑惑】【思维导图】【自测反馈】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通假字 趣舍万殊( ) 悟言一室之内( ) 2、一词多义 修:茂林修竹(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 ) 修守战之具( ) 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期年之后(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 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临:未尝不临文嗟悼(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7、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3、词类活用 映带左右( ) 流觞曲水( )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所以游目骋怀( ) 固知一死生( ) 齐彭殇为妄作( ) 一觞一咏( ) 4、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古义: 今义: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今义: 或取诸怀抱 古义: 今义: 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 今义: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古义: 今义: “俯仰”古义: 今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今义:5、特殊句式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会于会稽山兰亭( ) 当其欣于所遇( ) 亦将有感于斯文( ) 晤言一室之内( ) 引以为流觞曲水( ) 死生亦大矣( ) 【课后作业】背诵兰亭集序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