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各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0245210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北京各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北京各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北京各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北京各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北京各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北京各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北京各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51 页 关于本篇文档 文件类型 : Microsoft Word 2003(纯文字版) 标题: 2014 北京各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内容: 2014 北京朝阳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 北京东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 北京丰台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 北京海淀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 北京石景山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 北京西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共六套) 关 键 字: 2014 一模 高考 语文 统计信息 : 51页;56,778 字 字体字号 : 宋体;五号 页面信息 : A4;纵

2、向; 页边距-上下左右各 2 厘米;( 左侧) 装订线-0.5 厘米 售价: 3 元(平均每套试卷0.5 元) 第 2 页 共 51 页 2014 北京朝阳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题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本试卷共6 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 题。 北京城是大气的。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 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 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 ,五方杂处

3、 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 碰撞和融合。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 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它是单纯的,单纯得 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 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 。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 好,生机勃发 的现实也好;豪雄甲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 会向你扑面而来, 让你 。 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也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乙深 沉;可能会

4、丙 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众舞台的柳暗花明 。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 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 。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 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 1. 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偌 (nu)大杂揉五方杂处 (ch)目不瑕接 B. 偌 (ru )大杂糅五方杂处 (ch)目不暇接 C. 偌 (nu)大杂揉五方杂处 (ch)目不暇接 D. 偌 (ru )大杂糅五方杂处 (ch)目不瑕接 2.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浩荡深厚

5、沉湎 B. 浩瀚雄厚沉湎 C. 浩荡雄厚沉醉 D. 浩瀚深厚沉醉 3. 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A. 一言以蔽之 B. 生机勃发 C. 柳暗花明 D. 不知所以 4. 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宜用来迎接友人来访的一项是 A. 珠联璧合乾坤定,花好月圆鸾凤鸣。 B. 华夏年年腾骏业,新春岁岁展宏图。 C. 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D.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5. 某高校毕业生听完著名就业辅导专家张教授的报告后,深受启发,立刻用手机给张教授发短信,希 望得到帮助。下面四条短信中用语恰当、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张教授,您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请您帮我看看

6、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 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学生 B.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让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 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可能有些唐突,但您务必要回复我!学生 第 3 页 共 51 页 C.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 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 D.张教授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让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请您尽快把邮箱地 址发给我。情急之中,虽然有些唐突,但相信您能理解!学生 二、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文

7、言文,完成69 题。 牡丹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 手。及睹事物纪原 ,谓武后冬日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 贬固宜,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 ?夕贬潮州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 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 可强鸡使昼鸣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花王之封, 允宜肇 于此日,惜其所见不逮,而且倒行逆施。诚哉!其为武后也。 予自秦之巩昌, 载牡丹十数本而归,同人嘲予以诗, 有?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之句。 予曰: ?彼以守拙得贬,予载之归,是趋冷非

8、趋热也。?兹得此论,更发明矣。艺植之法,载于名人谱帙 者,纤发无遗,予倘及之,又是拾人牙后矣。但有吃紧一着,花谱偶载而未之悉 者,请畅言之。 是花皆有正面, 有反面, 有侧面。 正面宜向阳, 此种花通义也。 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 处以南面即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 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予尝执此语同人, 有迂其说者。予曰: ? 匪 止士民之家,即以帝王之尊,欲植此花,亦不能不循此例。 ?同人诘予曰: ?有 所本乎? ?予曰: ?有本。吾家太白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 亭北倚栏杆。 倚栏杆者向北,则花非南面而何??同人笑而是之。斯言得

9、无定论? (取材于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肮脏:高亢刚直的样子。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允宜肇 于此日肇:开始 B. 惜其 所见不逮其:代词,指武后 C. 花谱偶载而未之悉者 悉:详尽 D. 匪 止士民之家匪:少,微薄 7. 对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 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 选择绝对胜利的一方和群花来决一雌雄,还不知鹿死谁手呢 B. 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 如果不给它以花王的荣耀,又怎么能洗清被贬到八千里外的耻辱呢 C. 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 其他的花还能受点委屈,只有牡丹绝不肯通融 D. 予尝执此语同

10、人,有迂其说者 我曾经把这话对朋友说,有朋友认为这说法太迂腐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 强项若此,(牡丹)得贬固宜 B.(武后)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 C.(予)兹得此论,更发明矣 D. 同人诘予曰: “ (牡丹)有所本乎?” 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 看到书上有关牡丹被贬的记载以后,作者才开始认同牡丹的花王地位。 B. 作者认为植物生长自有规律,就是圣贤也无法让冬天的田地长出穗来。 第 4 页 共 51 页 C. 作者从秦地巩昌带回一些牡丹,朋友嘲笑作者的行为是“趋冷非趋热”。 D. 关于牡丹朝南才能生长的问题,作者认为李

11、白的诗句为此提供了根据。 三、本大题共4 小题,共37 分。 10. 结合上文,请简述作者认为牡丹不同于其他花卉的两个独特之处。(4 分) 11. 请用斜线( / )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 5 分) 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民必哀矣夫敛民之哀而 以为乐不详景公乃止 (取材于刘向说苑正谏) 12. 在横线处填写出诗文原句。(任选 4 题作答)(8 分) 在 诗 经 氓 中 , 作 者 借 女 子 的 口 吻 , 倾 诉 了 妇 女 婚 后 的 辛 苦 劳 作 ,“ 三 岁 为 妇,。,靡有朝矣。” 一切景语皆情语,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泉涓涓而始流” ,

12、范仲淹的苏 幕遮中,“。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都是借景抒情的名句。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批评了士大夫之族在拜师求学上的浅见,“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焉,吾未见其明也。 ” 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用 “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这四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美妙。 赤壁赋一开篇,在月夜秋江美景中,苏子“举酒属客,。 ” 在窦娥冤 中,在刑场上, 窦娥指天斥地:“地也,。天也,” , 表达了她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20 分) 泾溪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险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溪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

13、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注释:此诗系诗人晚年归隐家乡时所作。瓦瓯:陶制的小盆。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前诗运用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思考。 B.后诗托物言志,借助溪流表达诗人的人生志向。 C.两诗内容不同,前诗旨在说理,后诗意在抒怀。 D.两诗风格不同,前诗平实警策,后诗自然清新。 从溪兴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 分)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泾溪一诗后两句蕴含的人生哲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哲理的认识。不 少于 150 字。 (12 分) 四、本大题共3 小题,共1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 题

14、。 传统意义的中国人,对于?人? 、 ?社会? 、 ?历史?的认知是基于 ?内?、 ?外?这个维度而构建 的:一切事物,都在 ?由内而外 ?或?由表及里 ?的一层层递增或递减的 ?差序格局 ?中体现出来。因 此,在中国传统思想探索中,对于?我?的关注,自然地就继续向?内?的方向深入,引出?心?这 个范畴。 在古典人文思想中, ?心?是自我体验和修养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思想、 意识、态度、情感等等,但我们特别要关注一个内涵,是它常常倾向和暗示一种?主体性?,就是说当 人们谈到 ?心?的时候,总是自然产生一种?心心相通 ?的感觉,即使讨论别人的?心?的时候,其口 吻就像一种 ?设

15、身处地 ?的类似于 ?主体?的角度在说话。像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 第 5 页 共 51 页 这个?心? ,就有这种感觉,这首诗中杜甫好像和几百年前的孔明获得了一种跨朝代的?通感?,仿佛在 直接感受孔明那种 ?良苦用心?。在这种陈述的习惯中,?将心比心 ?的说法,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心?的概念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含有很强的道德伦理性,因此?心?也自然地代表着 ?做人?、 ?为人?方面的最需要珍重的东西。当你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背后假设的?我?与世界的关系已经是 一种?由里及外?、 ?由己及人?的具有 ?伦理?意义的 ?差序格局?。而从?心?出发的这种 ?内? 、 ?外? 之间一

16、层层外推的关系,应该是?诚?、 ?正? 、 ?仁? 、 ?爱? 、 ?恕?等,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说这种 ?内? 、 ?外?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真诚、共存、协调、和睦、温和、宽厚、利他、建设性的等等。这种关 系是符合 ?天人合一?、 ?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人际关系的生命伦理道德的。?心?的 主观性和它的道德性,包含着对认知主体的?人?本身的鞭策和制约,这种观念直接把?我?和世界的 关系公开地 ?伦理化?,理直气壮地把探索世界的过程解释为一种?修身?以达到 ?经世济民 ?的过程。 从?心?开始,通过 ?修、齐、治、平 ?这一层层 ?伦?的次序,由内向外推广开去,构建每个人心中 的世界图景。 (取材于费孝通将 ?心?比?心? ,有删改) 14. 下列对文中“心”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心”是关乎自我体验和修养的概念,它的内涵包括思想、意识、态度、情感等。 B.“心”常常倾向和暗示“主体性”,说到“心”时,总会产生“心心相通”的感觉。 C.“心”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