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押题卷及答案解析4(20200727174851)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0245072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2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押题卷及答案解析4(2020072717485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押题卷及答案解析4(2020072717485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押题卷及答案解析4(2020072717485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押题卷及答案解析4(2020072717485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1 页 2015 年教师资格证国考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押题卷及答案解析4 目录 2015 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押题卷及答案解析4 . 1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押题卷4 . 1 2015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押题卷答案解析4 . 10 2015 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押题卷及答案解析4 2015 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押题卷4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

2、阶段理论,611 岁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2.萌芽于 16 世纪,兴起于17 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 第 2 页 共 21 页 教学组织形式是 ( ) 。 A.特朗普制 B.分组教学制 C.班级授课制 D.道尔顿制 3.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 思想上是一致的 ?( )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直观性原则 4. 当人在做某件事情失败时,常常要去寻找原因,能够激发动机的归因是 ( )。 A.任务难度太大 B.努力不够

3、 C.运气不好 D.能力不够 5. 对小学生而言,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于重点内容上,并促进理解和记忆, 对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应进行( ) 。 A.摘录和画线 B.分析和写标题 C.分析和列提纲 D.做笔记 第 3 页 共 21 页 6. 以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进行鉴定、分类与诊 断的过程称为 ( )。 A.心理治疗 B.心理评估 C.心理咨询 D.心理卫生 7.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8. 儿童刚表现改进错误的行为,家长便取消他看动画片的禁令,孩子随后 表现出更多的改进

4、错误的行为。这种取消厌恶刺激,从而使某一行为反应概率 增加的过程是 (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9.麻疹的传染期 (病人患麻疹后 )的时间是 ( ) 。 A.发病到皮疹消失 B.发病到疹后 5 天 C.发病前 2 天到疹后 7 天 D.发病前 2 天到疹后 5 天 第 4 页 共 21 页 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1.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 )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12.品德

5、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 A.道德品质 B.道德行为 C.道德形象 D.道德体验 13.按照一定目的、任务,利用自己以往经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 程称为 ( )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联想 14.下列情境中代表内部动机的是( )。 第 5 页 共 21 页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15.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6. 德育活

6、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 ( )。 A.德育目的 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 D.德育目标 17.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是( )。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18.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第 6 页 共 21 页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9.小学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感,把教师看作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 人,愿听从教师的教导,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称之为( ) 。 A.依赖性 B.独立感 C.自制力 D.向师性 20.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

7、个别差异,以便安 排教学的评价属于 ( )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1.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22.简述小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23.简述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考虑的策略。 三、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24.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菜”字的教学,阅读并回答问题。 师:小朋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菜”字的? 生 1:我喜欢吃榨菜,榨菜的包装袋上有这个字,我就记住了。 生 2:我在菜市场门口的牌子上看到过这个字。 第 7 页 共 21 页 师:你

8、们能联系生活来认字,很好。还有不同的办法吗? 生 3:我想写一写,记住这个“菜”字。 师:这是个好办法。 生 4: “草”字头加“采”就是“菜” ,青菜的“菜”。 师:加一加记住这个字,也是好办法。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 5: “花”字去掉下面部分,加上“采” ,就是“菜”。 生 6: “花”字去掉下面的“化” , “彩”字去掉右边的三撇, 合起来就是“菜” 。 生 7: “苗”字去掉下面的“田” ,加上“采”就是“菜” 。 师:很好,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记住了这个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问题:你认为该教师的教学符合哪些新课程理念?还存在什么问题 ?试加以 评述。 (20 分) 25.以下是一

9、位教师教学 乌鸦喝水 总结全文时的片段, 阅读并回答问题。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 1: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 2:乌鸦爱动脑,它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 3: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 4: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 5: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生 6: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问题: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 ?试加以评述。 (20 分) 四、教学设计题 (本大题有 2 小题。请任选 1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 第 8 页 共 21 页 小题计分。 40 分

10、)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问题(一) :请对春晓作简要赏析。(10 分) 问题(二):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8 分) 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 明理由。 (22 分) 27.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第 9 页 共 21 页 第 10 页 共 21 页 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 点。(15 分) 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25 分) 2015 教资国考小学教育教学

11、知识与能力专家押题卷答案解析4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将人格的发展分为8 个阶段,其中 前 5 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它们分别是:(1) 基本的信任感对 基本的不信任感 (01.5 岁)。(2) 自主感对羞耻感 (23 岁)。(3) 主动感对内疚 感(45 岁) 。(4) 勤奋感对自卑感 (6 11 岁)。(5)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 18 岁)。 2.C【解析】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 行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3.A【解析】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学记要求“学

12、不躐 等” “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也就是说,如果教学 不按一定的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因此符合 循序渐进的原则。 4.B【解析】当人在做某件事情失败时,能够激发动机的归因是努力不够。 专家点拨成败归因理论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理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 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 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 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 即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 (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 5.A【解析】摘录和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可以有效

13、地概括出 第 11 页 共 21 页 重点。分析和做笔记都需要一定的理解基础,对小学生学习而言较难。 6.B【解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是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收 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 并进行分类与诊断的过程。 7.C【解析】一个优秀班集体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 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 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 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14、良好的班风一旦形 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形成 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8.B【解析】负强化是指通过移除个体希望避开的刺激来增强某一行为或反 应的过程。正强化是指通过提供当事人所喜欢的事物或奖赏来增强行为或反应 的过程。 专家点拨强化是行为主义学派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 内容。强化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正强化和负强化。考生可以简单记忆:正强 化即实施奖励,负强化即撤销惩罚。同时,考生还要能够正确区分负强化和惩 罚,负强化与正强化一样,都是使行为的概率增加,而惩罚则是使行为的概率 降低。 9.D【解析】麻疹的传染

15、期 ( 病人患麻疹后 )是发病前 2 天到疹后 5 天。 10.D【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1.A【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同一方面 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另外一种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 第 12 页 共 21 页 不平衡性。 专家点拨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历年考试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重要考 点,考生不仅要熟悉、理解,更要学会应用。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1) 顺序 性;(2) 阶段性 ;(3) 不平衡性 ;(4) 互补性 ;(5) 个别差异性。考生要掌握各身心发 展规律的含义,理解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启示。 12.B【解析

1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 行为四个方面。 13.B【解析】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区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关键是是否创造了新形象。 14.A【解析】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 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因素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属于内部学习动机。 15.C【解析】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 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 起来的管理方式。 专家点拨班级管理模式分为四类:(1)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 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2) 班级平行管理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 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 方式;(3)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 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4) 班级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 克提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