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电大《环境法学》试题库(含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0245068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电大《环境法学》试题库(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5电大《环境法学》试题库(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5电大《环境法学》试题库(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5电大《环境法学》试题库(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5电大《环境法学》试题库(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电大《环境法学》试题库(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电大《环境法学》试题库(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7 页1 电大环境法学环境法学 形成性练习与检测(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1970 年日本东京会议第一次提出( A )A、公民环境权概念 B、环 境保护的概念 C、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D、公民生存权的概念 1982 年我国颁布的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是( A )A、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洋环境保护法 B 、 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 C、 海洋石油 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 D、 海洋倾废管理条例 C 承担环境民事法律责任不以主观上有无过错为前提,这体现了环境法律责任 的( B )A、综合性 B、独特性 C、严厉性 D、灵活性 城市作为水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其污水的最

2、佳处理方法是( B )A、 回灌地下水 B、集中处理 C、各排污单位负净化责任 D、排放到 郊区 D 大气污染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排入大气中污染物的( C )A、种类 B 、 性质 C 、浓度 D 、密度 当前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主管机构是( C )A、国家计划委员会 B、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C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D、国务院环境保护 委员会 第二环境问题可以分为( D )A、后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B、自然 环境破坏和生态环境破坏C、自然环境工环破坏和人境破坏D、自然环境破 第 2 页 共 17 页2 坏和环境污染 第 一次 把 主 要的 自 然资源 和 环 境要 素 规 定为 全 民

3、所有 的 我国 宪 法 是 ( A )A、54 年宪法 B 、75 年宪法 C 、78 年宪法 D 、82 年宪 法 对长江、黄河上游林木应加强保护, 而对东北大小兴安岭林木可以适度砍伐, 这体现了生态学的( D )A、 “物物相关”律 B、 “负载定额”律 C、 “协调稳定”律 D、 “时空有宜、地时制宜”律 对城市近期建设区域内各项建设作具体安排,属于城市规划中的 ( D )A、 总体规划 B、近期规划 C、远期规划 D 、详细规划 对固体废物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其中基础是( C )A、减量 化 B 、资源化 C 、无害化 D 、标准化 对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罚款限额享有设定权的是(

4、A )A、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大常委会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对因环境污染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所做的处理,当事人不服可 提起( B )A、行政诉讼 B、民事诉讼 C 、行政或民事诉讼 D 、 刑事诉讼 G 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的依据是( B )A、民法 B 、宪 法 C 、经济法 D 、全国人大决议 公民环境权概念的第一次提出是在( A )A、1970 年的日本东京会议 B、1972 年开罗会议 C 、199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 D、里约会议 固体废物防治法的首要原则是( C )A、全过程管理原则 B、 危险废物分类管理的原则 C 、三化原则 D、鼓励集中处臵原

5、第 3 页 共 17 页3 则 国际环境法最主要的渊源是( A )A、国际条约 B 、国际习惯 C 、 一般法律原则 D 、有关决议、宣言 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是( A )A、40db B、50db C 、60db D、70db 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采取征收、征用手段取得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方式是 (A )A、法定取得 B、强制取得 C、开发利用取得 D、天然 孳息 H 海上自然保护区的确定必须经批准的机关是(C)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 常委会 C 、国务院 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境保护法规定,对行政复议不服的, 诉讼时效为( B ) A、10日 B、 15 日 C、30 日 D、45

6、日 环境保护法的调整对象是( A )A、人们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发生的各 种 社 会 关 系B 、 环 境 管 理 关 系C 、 人 与 自 然 关 系 D、环境改造关系 环境保护法规定鼓励综合开发利用、废物回收、发展生态农业的依据是生态 学的( A )A、能流物复律 B、物物相关律 C、 “相 生相克”律 D、负载有额律 环境保护法规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体现了生态学的( A ) A、协调稳定律 B、地时制宜律 C 、负载有额律 D、物 物相关律 环境保护法中“土地利用规划” 、 “环境影响评价”等规定,源出于生态学的 第 4 页 共 17 页4 ( A )A、 “物物相关”律 B、

7、 “相生相克”律 C 、 “协调稳定”律 D、 “时空有宜”律 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对健康、干净、良好环境的享有权都为( A )A、 环境权 B、公民环境权 C 、人类环境权 D 、生存权 环境法律制度有基本与一般之分,下列属于基本环境法律制度是( A ) “三同时”制度 B、申报登记制度 C、现场检查制度 D、奖 励制度 环境评价影响不属于( D )A、预断性评价 B 、事先性评价 C 、概率 性评价 D 、终局性评价 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间开展合作或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这表明当代世界 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B )A、经济化 B、政治化 C、 全球化 D、复杂化 环境污染在人类历史发展阶段

8、中首先出现在( C )A、社会早期 B 、以 农业为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 C、产业革命以后到20 世纪 60 年 代 D、当前 环境影响评价属于( B ).A、终局性评价 B 、预断性评价 C 、准确 性评价 D 、事后性评价 环境噪声不具有的特点是( D )A、暂时性和感觉性 B、局部性 和分散性 C、分散性和感觉性 D、持久性和集中性 J 集体所有的土地资源被国家征用后,其所有权主体变更为( D )A、集 体和国家 B、国家资源部 C 、国务院 D、国家 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被国家使用以后,其所有权主体变为( D)A、国家和 第 5 页 共 17 页5 集体 B、国务院 C、国土资源部

9、 D、国家 K 矿产资源所有权包括( B )A、个人所有权 B、国家所有权 C、集体所有权 D、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 M 明确提出公众参与原则的国际环境保护法律文件是( D ) A、 1972 年的 人 类环境宣言 B、1982年的内罗毕宣言 C 、1985年的保 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D 、1992年的里约宣言 某森林公园对进园参观、游览的游客收取门票费,这属于( C ) A 、开 发使用费 B 、补偿费 C 、保护管理费 D、惩罚性收费 某杂技团的节目中有老虎等动物表演,该团应持有( C )A、特许猎捕 证 B 、狩猎证 C、驯养繁殖许可证 D、特许捕捉证 目前我国大范围的酸雨主要因污染物

10、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的,这种污染物是 ( D )A、二氧化碳 B 、氮氧化合物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硫 P 排污单位都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向指定银行缴付排污费,其 期限为( C )A、10 天内 B、15 天内 C、20 天内 D、25 天内 排污费用于补助重点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时,此种补助一般不得高于其所交纳 排污费的( C )A、60% B、75% C、80% D、90% Q 全国森林覆盖律的奋斗目标为( C )A、1392% B、22% C 、 30% D、333% 第 6 页 共 17 页6 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 D )A、污染物排放标准 B 、环境基 准 C

11、 、环境方法标准 D 、环境质量标准 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 A )A、污染物排放标准 B、环 境方法标准 C、环境基准 D、环境质量标准 确认一个污染的地区污染是否严重的根据是( D )A、污染物排放标准 B、环境基准 C 、环境方法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 R 人类环境宣言通过的时间是( B )A、1970 年 B 、1972年 C 、11974 年 D、1976 年 人类最终理智选择可持续发展始于( B )A、1983年 B、1992年 C、 1987年 D 、1989 年 人为大量捕杀鼠类天敌蛇,引起了农田鼠类种群大爆发,这一事例证明了 生态学的( B )A、负载定额律 B 、

12、相克相生律 C 、物物相关律 D 、 协调稳定律 S 三同时”制度是指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 主体工程( D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B同时规划、同时施 工、同时使用 C同时设计、同时验收、同时使用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产 生产活动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被称为财富之母的自然资源是( C )A、 水 B、矿产 C、土地 D、森林 首次确认国家对重要自然资源享有所有权的法律文件是(B )A、自然资 源保护法 B、75 年宪法 C 、 共同纲领 D 、78 年宪法 第 7 页 共 17 页7 首次以法律形式对大气污染防治作了原则性规定的法律是( A ) A

13、、环 境保护法(试行) B 、 环境保护法 C、 大气污染防治法 D、 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 水污染防治法在环境污染防治法律规范中率先规定了( A )A、总量 控制制度 B、排污申报制度 C、限期治理制度 D、 “三 同时”制度 T 通过关于环境与发展里约宣言 是在(A ) A、1992年 B 、 1972 年 C 、 1982年 D 、1970 年 通过气候变化公约的会议是( A )1992 年里约会议 B、1972 年斯德哥尔摩会议 C、1982 年内罗毕会议 D 、1970 年人类环境会议 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 的会议是( A )A、 “1992年的里约会议 B、 1972 年的斯德哥尔摩会

14、议C、1982 年的内罗毕会议 D、1970 年的人类 环境会议 土地复垦的原则有( A )A、谁破坏谁复垦 B 、谁使用谁复垦 C 、谁 征用谁复垦 D、谁转让谁复垦 W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坏赔偿提起的民事诉讼时效期为 ( C )A、1 年 B、2 年 C、3 年 D 、20 年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防止过量放牧、封山育林,确定禁猎期等,其依据 是生态学的( A )A、负载定额律 B 、协调稳定律 C 、能流物复律 D 、 相克相生律 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颁布于( B ) 、A、1991年 5 月 24 日 B、 第 8 页 共 17 页8 1987年 9 月 5 日 C、1995

15、年 8 月 29 日 D、1996 年 8 月 29 日 我国大气污染的类型主要是( A )A、煤烟型 B 、工业废气型 C、 车船废气型企事业单位 D、油烟型 我国第二次全国环境工作会议召开是在( B )A、1979 年 B、1983 年 C、1987年 D、1989 年 我国第二次全国环境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B ) A、 1979年 B 、 1983 年 C 、 1987年 D 、1989年 我国第一部关于保护草原资源的专门草原法颁布于( C )A、1983 年 B 、1984 年 C 、1985 年 D 、1986年 我国第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试行)颁布于( B )A、1978年 B 、1979 年 C、1980 年 D、1981 年 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C ) A、 1970 年 B、 1972 年 C、1973 年 D、1975 年 我国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