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41688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基础知识题。1、下面对题目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中的“劝”字是“劝勉、鼓励”的意思。B、师说中的“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师说”意思是“论说从师的道理”。C、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的“为了忘却”意为摆脱悲愤,化悲痛为力量;“记念”,记住愤怒,不忘先烈。D、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来、兮都是语助词,无实义。“辞”是一种文体。2、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闻者彰(显现) B而致千里(到达) C、善假于物也(借助) D故不积硅步(半步)3、下列各项中,不存在词类话用现象的一项是( )

2、A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余嘉其能行古道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句读之不知,惑不解。 B、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C、古之圣人 非蛇鳝之穴无寄托者。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 )A、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已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B、师不必贤于弟子 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C、而耻学于师 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辱。 D、问征夫以前路 问问船夫前面的路程。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

3、心躁也。 B、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7 、下列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臣本布衣 D微斯人,吾谁与归?8、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和意思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悟已往之不谏。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之不知。悦亲戚之情话。填然鼓之。郯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蚓无爪牙之利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A、/ B、/C、/ D、/9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驽马 锐利

4、 佼佼者 金石可缕 B、彰显 惊谔 消声器 一颦一笑C、宏伟 博学 木版画 所抽披糜 D、靛青 绚丽 双轨制 豁然顿悟10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问征夫以前路将有事于西畴“以”“于”都是介词,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后置。B悟已往之不谏恨晨光之熹微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云无心以出岫登东皋以舒啸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D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11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

5、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译: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D(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译:(螃蟹)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不能寄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啊。1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搏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身的价值。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

6、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古代六本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C.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

7、物,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荀子今存32篇, 劝学是其开篇之作。D.韩愈,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华丽文风,主张“文以载道”。师说是他的代表作,在文中作者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1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赠书:奉上力作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B采稿:一经采用,即奉薄酬。来稿一律不退,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敬请广大作者赠稿。C您嘱咐我给您的大作写一篇书评,恨自己只有八斗之才,恐怕难以胜任,敬请宽恕。D从教五载,忝居教席,深感才疏学浅、学养不足,欲为学力精赡,则应以读书为先。15下列各句

8、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调查发现,全国每天丢弃的一次性餐具至少2000多万个,其中的大部分只能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置,对环境影响很大。B母婴平安公益基金通过在当地建立妇幼保健站、添置基本医疗设备、培训医护人员、推广科学生育方法等手段,大大减少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C“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伟大战略,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D学生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高中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学生素质是所有高中进行教育改革时要面临的重要课题。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黄山屯溪老街历史悠久, 。 , , 。 , 。因而更显

9、出老街的“老滋老味”。透溢出一股浓郁的皖风徽韵 街道两旁店家鳞次栉比但内进较深,形成“前店后坊”“前店后库”“前店后户”的特殊结构老街店面一般都不大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盛极一时多为双层砖木结构,全是徽派建筑风格A B C D1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老人跌倒该不该扶?本来不该是一个需要公众思考和辩论的话题!路见不平应该施以援手,老人摔倒应该鼎力相助,扶一把。B、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化的不仅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一片沸腾。C、关于帕特农神殿和守护神雅典娜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希腊人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D、网上对解救乞讨儿童这一事件议论

10、纷纷,有人提出要制定法律严谨,儿童乞讨,违者严惩。有人主张依靠网络的力量,我莫衷一是。18、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昨天又发生了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类似情况 发生了一次,小区治安状况有待改善。在新经济领域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是提高自身的核心技术竞争力,而不能一味寄希望于投资并购。倘若竞争力低下,再多并购也是 。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 照料高位截瘫的妻子。其感人至深的故事早已成为当地美谈。A、不止 惘然 细心 B、不止 枉然 悉心C、不只 枉然 细心 D、不只 惘然 悉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历史名人实在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一个时代需要生于

11、其时之“时代名人”,也同样离不开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历史名人。前者好比文化之快餐,后者却类同于人体不可或缺的素养,这当然需要细细品味、咀嚼并积淀。当时代名人被岁月洗尽浮躁与铅华后,一旦显露出其真正的人文精神之底蕴,他往往会被后代记惦并予以诠释,此可谓时代名人之“再生”,由此,时代名人已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历史名人了。毋庸讳言,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之需要历史名人,在于其文化与精神的倡导者与追随者怎样发掘这些历史名人之底蕴并巧妙地与时代与社会相吻合,一旦历史名人被赋予了这种时代之文化视角,它便往往具有一种烛照与启人心智的魅力,其所释放的文化素养,便能很好地被吸收与借鉴了。历史名人也有世态冷热。有些历史名人是

12、“恒温”性的,如圣人,大抵每一时代都需要,并不热得炽人,却能时时在人们的语言与文字中出现。有些历史名人则有点骤冷骤热,某一时代需要,便可能如日中天,热劲一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往往只在其追随者的思想库中有点忿忿而已。这种现象的形成,就历史名人本身来说,与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质有莫大的关系,在于其文化内质是属于人伦人性等永恒性的还是其他非永恒性的范畴。历史名人圈的形成,也同样折射出太多值得深思的内容。有些名人在当世并无甚影响,到了后世则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有些名人在当世十分风光红火,随着时光一轮转,便被历史所淹没;有些名人则在历史的长河中冷冷热热,历经“世态炎凉”。但无论如何,其属归历史,几千年的

13、演绎,已是后世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以正面或反面或中性等词汇来界定历史名人,必然限制了审视历史名人的思维与视角。但似乎每一时代都在有意无意地用本时代的文化视角去审视与诠释历史名人,喜欢对历史名人重新认识与评价,这当然无可厚非。但就历史名人本身的文化内涵上,还其真实,以客观公正的眼光去评判却是必要的和必须的。由于各时代的对历史名人的解读之差异,对历史名人的扭曲也在所难免,因而对历史名人的误读也是自然而然的了。“千古罪人”至少有其时代选择的理由;“名标青史”者,则反映的是一种历史文化与精神的沿续与倡导。对于历史名人来说,当其生时,创造了一种文化,其使命似乎都已完结了。其千秋功与过,是与非,便可任人评

14、说了。在当代名人风光流转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的时候,对历史名人的幽思,又是否能提供一种别样的思维视角?你觉得呢?(摘自陈家兴历史名人的幽思2016年4月版)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时代要有“时代名人”,同样也要有历史名人,而历史名人却类似于人体内不可或缺的素养,这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咀嚼并积淀。B任何时代都需要历史名人,关键在于倡导者与追随者去发掘这些历史名人的底蕴,并巧妙地与时代与社会相吻合,因为历史名人有“恒温”性。C某个时代的特殊需要,有些历史名人骤冷骤热,有时如日中天,热劲一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往往在其追随者的思想库中还有点愤慨。D每个时代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用本时代的文化视角去审视与诠释历史名人,喜欢对历史名人重新评价,但还其真实,公正评判是必须的。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第二段“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之需要历史名人,在于其文化与精神的倡导者与追随者怎样发掘这些历史名人之底蕴并巧妙地与时代与社会相吻合”和第三段“历史名人也有世态冷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