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41655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5_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聊城第四中学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菲薄(fi)矜持(jn) 创痕(chung) 蓓蕾(bi) 销行寥落(lio)B迍迍(dn) 绯红(fi) 筵席(yn) 老妪 (y) 恶乎待哉(w)C浸渍(z) 莞尔 (wn) 愠色(yn) 蓬蒿(ho) 偃仰啸歌(yn)D不惮(dn) 倜傥(tng) 圜墙(yun) 缧绁(li) 舸舰迷津()2.选出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 )(2分)例句:屈原既放A之二虫又何知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重为乡党所笑3下列加点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气息

2、淹淹 皇天厚土 行影相吊 慧风和畅 桂影班驳 蜗角虚名B清流激湍 休短随化 临文嗟掉 鱼舟唱晚 闾阎扑地 襜帷暂住C冥然兀坐 蝇头微利 宠命优渥 茕茕独立 夙婴疾病 放浪形骸D猥以微贱 门衰祚薄 过蒙拨擢 静燥不同 流殇曲水 俊彩星驰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刘和珍等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令人敬佩。B无论是司马迁“苟活”,还是屈原“赴死”,后人谈到他们,都充满溢美之词。C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D入春以来,云南各地持续干旱,大量农田因皲裂而产生的缝

3、隙擢发难数,触目惊心,抗旱形势十分严峻。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C一个孩子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6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4、3分)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7.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A.主持人介绍来校讲学的专家:王元教授是我校杰出校友,他长期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B.张老师给原来同事打电话:王老师,昨天在书店里遇到了您的家父,几年不见他还是精神矍铄。C.某读者在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老师,您寄奉的新作已经收到,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感激之情,无以言表。D.校庆前夕某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因近日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到达贵校参加庆典,对此深表歉意!8选出

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正如白居易所说:“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B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是夸张的说法。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D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二、课内阅读(一)9、对长亭送别中端正好 (碧云天)这支曲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支曲子主要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B、整支曲子是通过主人公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其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C、所选择的几种带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融为一体,构成了辽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6、D、“晓来”两句是自然景物的客观再现,其中“总是离人泪”是对前一问句的回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7、,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10.选出对第一段判断错误的一项( )A.“街市依旧太平”,是指街市之上依旧像过去那样平和、安定。B.“不算什么”写出了反动派草菅人命的凶残本性。C.“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本质是不同的,但作者对他们都给予愤恨之情。D.“总觉得很寥寥”,是极言意义很少,但并不是说没有。11.选出对第一段语句关系判断错误的一项( )A.“不过”是对前面的转折。B.“至于”表示对前面的递进。C.“因为”是对“很寥寥”的解说。D.“更”表示对前句的递进。(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8、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12.“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中的“缘由”所指的具体内容是( )A.类似“三一八”的惨案时有发生。B.一方面是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另一方面是反动文人的舆论愚弄。C.由于反动派过于强大,人民的反抗常常遭到血腥镇压。D.由于御用文人的反动宣传愚弄了民众。13.对“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个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点明摆在中华民族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爆发”,或“灭亡”。B.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和鼓舞。C.重点强调沉默的结果必须是爆发。D.表现了鲁迅先生当时的思想局限

9、性,认为中华民族已是衰亡民族,不可能在沉默中爆发。14.对上面这一段话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副词“已”和程度副词“尤”联用表示递进关系,表示流言更使作者愤慨。B.“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是作者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发出的感慨,表达出强烈的愤懑之情。C.火山喷发式的议论性抒情,是作者愤怒感情发展到极点时的宣泄。D.面对“惨象”和“流言”,作者内心是复杂的,有愤怒,有哀痛,也有几分无奈。15.在下面文字中的横线上填入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_于死者毫不相干,_在生者,_大抵只能如此而已。_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

10、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A.尽管 却 也 倘使 B.虽然 但 也 即使C.虽然 但 却 倘使 D.尽管 却 却 即使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B乳二世C雨泽下注D籍吏民,封府库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B风之积也不厚 不知老之将至C以五百岁为春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D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臣欲奉诏书奔驰,则刘病日笃18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B“鹤汀凫

11、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秋水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三、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

12、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

13、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节选自明史花云传)【注】偾军:溃败的军队。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 C. 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 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2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

14、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2分) 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 B. C. D.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B.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