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雏鹧鸪成活率有效方法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40239 上传时间:2016-1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雏鹧鸪成活率有效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提高雏鹧鸪成活率有效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雏鹧鸪成活率有效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雏鹧鸪成活率有效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提高雏鹧鸪成活率有效方法 雏鹧鸪的培育是饲养鹧鸪中的一项极细致而又重要的工作。雏鹧鸪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鹧鸪的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一、育雏前的准备1、确定育雏方式购进雏鸪前,必须确定育雏方式(即笼养还是平养),然后根据计划饲养数,安排好育雏舍。2、房舍和设备的准备育雏舍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又可根据需要通风,不能漏雨,地面干燥、可防鼠。全面检查房舍是否漏雨、门窗是否严密,四周是否有鼠洞,门窗必须加铁丝网,预防鹧鸪飞出房外,并准备好一切饲养用具。3、场地及用具消毒进雏前 35 天必须彻底清洗禽舍地板及一切饲养用具(饮水器、饲料桶等),消毒药为浓度 新洁尔灭,1:200

2、0 的百毒杀以及 2%氢氧化钠。然后待地板干燥后,铺上垫料或垫布并把育雏用具放入舍内,密封门窗。根据禽舍的体积,按每立方米 7 克高锰酸钾、14 毫升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封闭至饲养前 24小时,打开门窗、驱除异味、气体后再将门窗关闭备用。二、培育环境1、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重要因素,给雏鸪提供适宜的温度,能有效地提高成活率,加速生长发育,不当的高低温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应激因素,各龄雏鹧鸪对温度的要求见下表。雏鸪体小,消化机能较弱,吃料少,产热不多,而单位体表面积大,散热多,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应该经常巡舍,观察鸪群的动态,判断温度是否合适。如温度适当时,雏鸪表现活泼,分散在育雏器内,食欲旺盛;温度

3、过高时,雏鸪远离热源、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多、张口呼吸、粪便稀;温度过低时,雏鸪互相挤压、缩颈、食欲减退、堆集在热源下。2、湿度育雏时环境湿度对雏鸪生长很重要,如湿度过大则体表散热困难、食欲不振、易患病;湿度过低雏鸪羽毛干、易有啄毛、啄肛及啄趾现象。适宜的湿度是 1周龄内 6070%,一周后 5560%。3、通风换气雏鸪生长快、代谢旺盛,舍内应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才能使雏鸪生长快。在保证一定温度的前提下,适当打开门窗换气,但又不要使雏鸪受凉。4、密度各日龄鹧鸪的饲养密度是:110 日龄每平方米 80100 只,10 日龄4 周龄每平方米 5060 只,413 周龄每平方米 3035 只。5、光照

4、出壳一周内雏鸪可实行全日制光照,一周后采用 20 小时光照,以后随日龄增大而减少光照时间,且光照不宜太强,每平方米 2 瓦,否则容易出现啄羽,啄肛、趾等恶癖。三、科学饲养管理1、饮水雏鸪入雏前先准备好 霉素水,以促进胎粪的排出。此外,在饮水器中放新编特种养殖技术(金锄头网)入石子,一方面可预防雏鸪浸进水里湿身致病,另方面又可诱导雏鸪饮水。次日可交替使用水溶性多维或复方维生素?溶液等,以调整雏鸪的食欲。2、开食雏鸪开水后,就可开食,初调教时可把饲料撒在垫布上,让雏鸪采食,23 天后逐步用饲料桶代替,饲料桶要放在灯光附近,让雏鸪能看到饲料。13 日龄的雏鸪可保持全天不断料,以后每日喂 34 次以增强雏鸪的采食能力。3、断喙如果饲养管理中密度不大时,可避免啄癖的发生,一般不切喙。因切喙对鹧鸪的应激很大。如果措施上达不到要求而发生啄癖时,可在 50 日龄转群时一次完成。四、免疫防病工作1、禽舍出入口设消毒池,饲养员进入禽舍内应更换衣服、鞋子等,外来人员一律严禁进入舍内。2、坚持全进全出制度,雏鸪饲养与转群后,要严格清洗消毒后方能再进雏鸪苗。3、勤洗饮水器,勤换垫料或垫布,有利于防病。在多年的育雏实践中,根据雏鸪不同时期的发病特点,可以制定出一套合理的预防用药及免疫程序。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