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37510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1).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选择题共9道,涂卡请按顺序1-9(社科文1-3,文言文4-6,语言运用7-9)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

2、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

3、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

4、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C孔子与

5、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B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C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维。D文章前三段以递进结构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引出第四段的“生态伦理实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

6、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B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C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D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花草院落郑飞雪一年前去过那家小院,小院里花草的气息从不同的季节飘散出来。去往乡村的路途其实有些远,也坎坷,先穿越邻县的高速路,再盘旋到寿宁县高海跋的山路,一路翠竹林立,云雾飘缈,很快就忘却了身后的红尘。车子到达乡村后,双脚像兔子着落到青草地,我感觉又回到了出发地家乡。朴实的

7、村民从村街店铺里探出头,用与我家乡相仿的方言向朋友问候着,有一两句拗耳,只稍慢下语速重复着,也能捕捉出话里的大致意思。错把他乡当故乡,便是此情此景的感觉了。空气中飘送着稻草香,小院就座落在青青的田野边,田边一条潺潺流水,像是专为客人引路的,沿着水流方向从东向西走小段路,到达宅院门口。那宅院,像临水的花,映照在涧边。寂寞,却有寂寞的言语。探头,可见院子里摇摆着各色花草,像微信里的图照一样春光灿烂,像主人一样熟悉亲切。当然,它们霸着这方水土,霸着这座院落,自然是院落里磊落的主人了。一群风尘仆仆的远客闻着香,蜂蝶一样来寻访芳踪。很普通的一些花草装扮着空旷的院地,院子显出特别的乡村格调,好像在这里遇见

8、儿时的伙伴,笑容从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洇开,浮现出往昔熟悉的容颜,猛地,一眼就叫出它们的名字:葵花、丝瓜、辣椒、月季、茄子这些花,挨挨挤挤站满院子,像左邻右舍聚拢过来瞄一眼稀客。紫茄有些腼腆,见不得生人,静静挨着墙角羞怯着,吐出紫星星一样的花儿,这朦胧的花朵却如星光一样照亮城里人尘封的梦。一片菜花,一片开在院墙内的菜花,如紫云英一样勾起春天的梦幻,这是多么富足的分享。黄瓜很愉悦,纤巧的滕蔓沿着院墙攀升,像一首爱情歌谣,把明亮的心情传达远方。重重碧叶垂挂的瓜,是嫩黄的。这纯净的颜色,一下子唤醒岁月深处单纯的记忆。它从母胚蒂结出来,就是以天然的肤色遗传命名。黄瓜,一个名附其实的乳名。而今市场菜摊上的黄

9、瓜长满癞刺,裹着葫瓜丝瓜一样的绿衣裳,像赶潮的青年装扮星范,让人掂量时无从下手,也无法分辨内在的本质,锋芒毕露,完全改变了最初的基因。玫瑰躲在玉米棒下浅笑,鱼腥草簇拥着石榴花向墙角绵延,吊兰从假山的缝隙里冒出来,争着抢着在池水边摇头晃脑,生命依恋的情怀从缠绕的枝叶间蓬勃而出。让人感叹时光匆忙,也欣赏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与世无争的闲适,正是生命的从容与尊贵。朋友建房时突发奇想,在院里开辟了一块地,不灌溉水泥,花卉、蔬菜、野草可以在泥土里混杂生长,错落有致、和谐生趣,让生活视野呈现出别样的风情。我喜欢这草木群居的院子,像主人相邀南来北往的客,演奏着浪漫的音乐交响曲,提琴、簧管、快板、慢板、大调、小调

10、或舒缓、或激扬、或沉郁、或热情、或优雅、或荒凉,花草们用执着的深情,绽放成土地上坚定的生命。朋友说,这些花籽菜籽草籽,都是母亲随手撒下的。母亲年迈了,怕她走不上山坡,风雨里走不进田园,保留了这院内的土地,让她随性操持。一位母亲对生活的操持性情,就像蜜蜂在花粉丛中辛劳,像菜们草们执意要从土地里冒出来,没有人会阻遏这天性的执念。子女对母亲的了解如花草与泥土相通,泥土培育花草,草木感知土地深处的脉博。母亲细碎的脚步日转星移,从东边撒下一粒籽,萌发一颗芽;西边栽种一株苗,结出一个瓜。枝叶蓬勃成周边欢愉的生命,年迈的母亲就喜欢这样簇拥的生命,相互牵依,相互缠绕,寂寞滋生出许多热闹。一片瓜菜的季节延伸着一

11、位母亲的时光,母亲的富足就是看着土地上的热闹。手抚过的花朵、瓜果,枝叶,盛开土地的温情,像母亲琐碎的叮咛,牵挂着远程的脚步。宽广的土地多像慈母,容纳远远近近性格迥异的孩子。(选自2017年第2期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节)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第段具体交代前往乡村中途遥远、坎坷,为下文具体描写院落的情况作铺垫,同时暗示作者对小院的向往之情。B.本文写作者到达乡村后,朴实的村民用方言和他交流,让作者“错把他乡当故乡”,表现了村民的朴实,让作者感到亲切。C.本文描写院落里的花卉、蔬菜、野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长,让人感受到了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以及生

12、命的从容与尊贵。D.本文虽然不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但也注重人物的刻画,文章采用了多种手法将“母亲”这一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5.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第段文字。(5分)6.本文主要描写花草院落的迷人景象,最后两段却交代“母亲”劳作的情况,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79小题。材料一:浙江一小学叫停家长签字:检查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杭州网2017年9月18日 事件:学校取消“家长作业” 近日,金东区实验小学发出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里面提到“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

13、我们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从今天起,我们想改变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现状,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 同时,实验小学还发布了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学生公约之作业篇,内容大致如下:“认真完成作业,是每一位同学的基本职责!我们想改变这样的作业场景:妈妈在身边唠叨不停,爸爸在桌旁眉头紧锁从今天起,给我一方书桌,给我一份安静,我会成为作业的主人” 现状:大多数学校都有让家长签字的要求 记者也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做了一个调查,没想到“家长作业”真的普遍存在。金华的市民吴先生是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他说作业让家长签字那是每天必须的。东阳的吕先生给记者看了学校发

14、来的短信记录,每天老师都会把一天的作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给家长,并且都会在最后提示让家长检查后签字。看到记者在朋友圈的调查后,有位金华的老师还打趣地说应该去调查一下哪所学校是不要家长签字的。 由此可见,取消“家长作业”,应该是一件不走寻常路的事情。那么这位校长又是怎么想的呢? 金东区实验小学的校长方青说:“现在有些家长都以孩子为中心。接送、陪做作业,陪吃饭、陪玩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样子孩子缺少了很多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机会,会让他们养成依赖性。” “我做了校长之后也经常会和家长聊天,结果发现大家都有同样的焦虑,要检查作业、要纠错、要批改,很多学生作业演变成了家长作业,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压力,

15、所以我觉得学校有必要科学引导,倡导家长不参与作业检查,提倡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由老师承担起应担的责任。”材料二: 五成以上的人认为家长给家庭作业签字合理 新京报 2017年9月23日 近日,浙江金华金东区实验小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就此展开调查。 你有没有过给家庭作业签字的经历?(单选) 有 81.1 没有 18.9 你认为学校要求家长给家庭作业签字合不合理?(单选) 合理,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54.3 不合理,学校转嫁责任 34.9 不好说 10.8 你认为为保证义务教育的效率,学校与家长应该怎样做?(多选) 学校尽职传输知识、检查作业,家长言传身教、提供良好氛围 45.1 学校与家长加强沟通,及时知悉学生情况以因材施教 13.0 学校与家长可以相互“越界”,全方位指导学生 41.9 受访者背景资料(样本:1343人) 性别 男:49.5女:50.5受教育程度 高中及以下:12.5大专高职:25.9 大学本科:5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