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保护可行性报告(正文)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0224963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5.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地保护可行性报告(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草地保护可行性报告(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草地保护可行性报告(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草地保护可行性报告(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草地保护可行性报告(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地保护可行性报告(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地保护可行性报告(正文)(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项目摘要1.1项目名称:湖南省辰溪县草地保护与建设工程项目。1.2建设单位:湖南省辰溪县畜牧水产局草地监理站。1.3建设地点草地改良及围栏1万亩,地点为仙人湾瑶族乡农林村。人工种草8万亩,建设地点选择在潭湾镇等24个乡镇84个行政村。1.4建设年限: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1.5建设规模改良草地1万亩,人工种草8万亩,草地围栏1万亩。1.6投资估算项目预计总投资为3672万元,其中改良草地投资160万元,人工种草投资3200万元,草地围栏投资40万元,管理及其它费用272万元。1.7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项目预算建设费用3672万元。项目建成后,将为实施国家退耕还林、还草

2、和草产业化生产以及草地农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同时还能够调动广大农牧民利用好天然草场、人工草场、改良草场进行种草养畜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特别是项目建成后,能够新增固定资产1000万元。通过人工种草8万亩,能够开发、生产牧草达每亩每年鲜草产量达1.52万公斤,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及农牧民的收入,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1.8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草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草地保护建设的方针、任务、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1.8.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8.2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关于编制易灾地区生

3、态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规划1.8.3 农业部全国南方草地保护建设工程规划1.8.4 辰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8.5 辰溪县生态县建设规划1.8.6 参考辰溪县农划报告集(1985版)有关自然、地理、气象等基础资料。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背景的提出近年来,因草地退化、忽视草地的生态功能,我国江河流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堤薄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沙尘暴和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据专家分析研究,我国草地形势严峻。目前,占我国国土总面积四分之一的草地被大量开垦,90的草地已经退化,其中约二分之一的草地则已严重退化。草地被大量开垦和过分放牧遭到掠夺式破坏,草地鼠虫害日益

4、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为此,国家正组织编制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森林植被恢复、水土保持、草地保护等。农业部商发改委,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在南方14个省启动草地保护与建设工程项目。湖南省是我国南方14个易灾地区之一,辰溪县是我国南方1830个易灾地区生态治理项目县之一,因此提出实施此项目。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草地生态系统不但为人类提供食物、饲料、药物等重要资源而且还为人类提供许多工业技术难以替代的公益包括空气和水体的净化、缓解洪涝和干旱、土壤的产生及其肥力的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气候的调节等。因此,严格保护、科学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对维护生态安全和食物

5、安全,保护人民生存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2.1 加强草地保护建设是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辰溪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季风和地貌的影响,造成辰溪降水时空分配不均,波动性较大;夏秋气温高、降雨少,蒸发量大,入不敷出;还有森林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地质条件恶劣,土地蓄水保水力差。而草地有着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对减少地表水土流失和河流泥沙淤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草地保护和建设,有利于减少水汽蒸发损失,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2.2.2加强草地保护建设

6、是全面利用国土资源的需要辰溪农业地貌以红壤丘陵区为主。在丘陵山区种植牧草可显著提高水土保持效益。红壤丘陵区坡地果园果树行间、梯埂种植牧草,可使径流量与土壤侵蚀量降至很低。在中低产地区种植牧草可以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草业以收获和利用植物营养体为主,可实现其物质收获期与植物的典型生长曲线的有机吻合,生物产量、蛋白质产量成倍增长,同时合理的物种搭配在空间和时间上可起到遏止和抵御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的作用,以及降低农业耕作中的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2.2.3 加强草地保护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畜牧业发达程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草地保护建设,促

7、进草食畜牧业发展,可以有效增加畜产品供给,保障肉食品供给安全。草地是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草地保护建设,转变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可以有效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积极发展草地畜牧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有效培肥地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草地也是食品、纺织、制革、制药等产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2.2.4 加强草地保护建设是加快地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辰溪多为山地和丘陵,由于丘间冲垄狭长,泥深水冷,水田易受干旱和洪水冲刷,导致不能高产稳产。因此这些地区贫困人口比较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农民收入与全县平

8、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是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加强草地保护建设,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对于促进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3.1自然条件优越辰溪年均温17,年均无霜期长达293天,最长320天。日均温0的天数,平均四天,光能资源较充足,年总辐射为100.8千卡/cm2,总辐射的月际变化是7月最大,4至9月占全年总量的66%。日照平均1468.8小时,占可照时间的33%,其中10的日照时数1228.2小时。平均降水为1336mm,全县平均降水天数1

9、57天,占总日数43%,多集中在3至6月。湿润的气候,丰沛的降水,气温偏高,光照较好,雨热同期,有利于多种草种生长和草地建设。2.3.2生态资源丰富,有一定森林覆盖。辰溪自然条件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据1980年普查统计,乔灌木树种共99科,252属,640种,其中珍贵树种44种,国家级保护树种22种,省级重点保护树种22种。有莲、藕、慈姑、烟草、茭白等特产。还有浦市黑猪、湘西黄牛、滨湖水牛等地方家畜品种资源。 2.3.3水利基础设施齐全辰溪县水系比较发育,呈滕枝状分布,河网密度达0.5m/km2。县内以沅水为骨干,全长99.7km,辰水流程33km,水资源比较充足,总量为359.5417亿m

10、3,人平89787m3,亩平76491m3。电站45处,全县共修建水库146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22座,小(二)型水库122座,总库容量9666.41万m3,灌溉农田11.49万亩。2.3.4政策机遇较多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基本条件和保证。为了切实抓好生态建设,辰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辰溪县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规划和辰溪县生态建设规划,其中辰溪县生态建设规划是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实施的县级规划。这些精心编制的规划为生态环境建设构筑了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这些规划的实施将从根本

11、上解决资源开发与环境生态保护的矛盾,从而实现全县生态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县委和县政府把“生态立县”作为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有力举措,扎实推进生态县的创建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有效改善了县内的自然生态和群众的生存环境,为实践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草地保护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2.3.5 技术条件成熟本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为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始建于1964年,现有在职职工110人,其中有博士6人、硕士20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在岗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32人。主要承担全省畜禽遗传育种、动物营养、

12、兽医兽药、畜禽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推广、产品开发以及畜禽新品种、养殖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工作。目前,已形成养猪、草食动物、草业、家禽、动物营养、兽医兽药、6个优势学科、3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1个省级兽药工程中心、多个产学研创新基地的科研体系构架。在草食动物研究方面,设有草食动物研究室、草业研究中心,现有专业技术干部23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6人,硕士导师1人,正副研究员11人。近年来,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狠抓草食动物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省级科研课题50多项,其中“优质牧草引种、筛选与示范”、“洞庭湖区饲草饲料与养牛综合开发示范”获省科技进步三等

13、奖,发表论文50多篇。在牧草种植方面:近年从国内外引种试种1000多个牧草品种品系,筛选出了一批适合我省土壤、气候和自然条件下种植的牧草品种,如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美国矮象草、扁穗牛鞭草、一年生黑麦草等优质牧草,全省推广种植达300万亩以上。建立了全省唯一集生产、科研、教学和示范与一体的多功能、多效益场地。项目建设单位辰溪县草地监理站现有编制10人与县畜牧工作站合署办公,有中级职2人,初级职以上职称6人,历年来,科技人员在畜牧业研究、开发、推广工作中共获得各项科技成果多项。其中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30个,实施资金达700万元;研发鸡用眼镜,获专利一项;成功在怀化市13个县市中率先

14、推广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进行了草地资源调查,开始了人工种草和草地改良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种草实践经验,技术工艺成熟,向全县推广人工种草8000亩。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3.1草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草地是具有重要生态、经济功能和价值的自然资源。草地的天然牧草通过家畜转化,可为人类提供乳、肉、皮、毛等畜产品,从而使草地畜牧业成为牧区经济和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草地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对维持生态平衡、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发挥着巨大作用。与此同时,草地的自然景观和区域人文景观还具有重要的开发利

15、用价值。因此,加强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辰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北部。东连溆浦,南邻怀化,西与麻阳、泸溪接壤,北与沅陵交界。全县土地总面积1990.3平方公里,土壤以红黄壤为主,总体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属丘陵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境内平均气温在16.517.9之间,降雨量为1328.4毫米,日照时数1476.8小时,多为偏北风。据1980年草地资源普查,全县共有草地面积1012608.7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33.76%,其中成块草地1013块,578607.8亩,占总草地面

16、积57.14%;农林隙地类草地434000.9亩,占总草地面积42.86%。随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多岗平少的基本特征,草地的分布差异性较明显,东部山地和西南低山区,成块草地有421885.4亩,占成块草地面积72.19%;农林隙地类草地264634.1亩,占农林隙地草地总面积60.97%。因而形成了山区草食动物多的优势。辰溪草地分山地草丛类、灌木草丛类、疏林类、林间草丛类、农林隙地类、灌丛类等六类草地(附表)。单位:亩 类型项目山地草从 类灌木草丛 类灌丛类疏林类林间草丛 类农林隙地 类合计面 积48473.780608.9115296.9130708.2203520.1434000.91012608.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