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212930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2).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泸州市高2016级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录片创作领域愈加繁荣,一批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主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积极回应新时代的挑战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何文化题材纪录片收获点赞无数,被寄予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除了内容精良、画面优美等因素外,把传统素材引入生活场景,把传统价值对接时代需要,同样是重要原因。要看到,文化从来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的: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文化题材纪录片能否成功,最关键的就是是否解决好如何创造性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美学价值、人生价值和历史资源

2、的问题。例如,系列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采取了全新视角,从冰冷的文物中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并且营造出了“纪录片创作博物馆推广观众游客参与”的文化领域深入融合的态势。而我在故宫修文物,则关注传承传统技艺的故宫文物修复工匠,通过贴近生活式的拍摄手法,成功地呈现出他们身上蕴含的工匠精神和生活态度可以说,纪录片是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所借用的主要媒介手段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制作机构都加大了对文化题材纪录片创作的投入,持续推出大量优秀纪录片作品。但也要看到,仍然有相当部分作品观念陈旧、形态落后,对于传统文化的介绍还处于“开中药铺”的简单罗列阶段,有些甚至为了获得项目资助和轰动效应,不惜编造和篡改,

3、带来了传统文化的失真与失质等问题。对此,进一步提高纪录片的创作质量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在更好研究受众需求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内容、形式、表现等问题。传统文化于我们并不遥远,但似乎又缺乏确切感。只有呼应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任务,采用融合创新的方式去挖掘和转化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增进传统文化的时代感、生活感、意义感,打造不负新时代的文艺精品。文化题材的纪录片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方式。如本草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纪录片,借助中医、茶文化等广受世界瞩目的优秀内容,成功地将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传播到海外。我们应当更加积

4、极主动参与国际交流,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中具有跨文化潜质的元素,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创新转化、有效传播,增进全球观众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在一班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借文化题材纪录片讲好传统文化的故事,带领观众领略更多传统文化之美,一定能更好推动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节选自武楠在纪录片中遇见传统文化)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收获点赞无数、被寄予弘扬传统文化重任的文化题材纪录片内窖、画面皆不错。B. 近年虽然优秀的文化题材纪录片作品不少,但存在各种质量

5、问题的作品也不少。C. 只要呼应新时代任务,采用融合创新的方式,就能打造不负新时代的文艺精品。D. 用文化题材纪录片讲好传统文化的故事,对推动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具有作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一段针对文化题材纪录片获得较多好评的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B. 文章第二段运用例证法,是为了论证文化题材纪录片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C. 文章针对近年文化题材纪录片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D. 文章论证层次清晰,重点论述了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价值、构成要素和创新之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不能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则想要

6、建立文化自信就十分困难。B. 纪录片本草中国能够成功,必然较好地解决了创造性继承传统文化的问题。C. 中医、茶文化等内容能够广受世界瞩目,正在于相应纪录片讲好了中国故事。D. 纪录片除了能够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外,还可以向世界传播、展示中华文明。【答案】1. C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只要呼应新时代任务,采用融合创新的方式,就能打造不负新时代

7、的文艺精品”错误,“只要就”的说法过于绝对,第三段说的是“只有呼应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任务,采用融合创新的方式去挖掘和转化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增进传统文化的时代感、生活感、意义感,打造不负新时代的文艺精品”,文中是“只有才能”,这是必备条件,即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后面的那个分句指出的结果,但有了所说的条件,也不一定能产生所说的结果,还要看是否具备其他的条件;而选项变成“只要就”,这是足够条件,即有这个条件就会产生后一个分句指出的结果,改变了文本的意思,说得过于绝对。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

8、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D项,“重点论述了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价值、构成要素和创新之处”错误,选项中“构成要素”的说法无中生有,从文中来看,文章先论述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价值,然后论述其创新之处,并没用涉及“构成要素”。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

9、,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项,“中医、茶文化等内容能够广受世界瞩目,正在于相应纪录片讲好了中国故事”错误,选项乱加因果,从文中来看,第四段是说“如本草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纪录片,借助中医、茶文化等广受世界瞩目的优秀内容”,由此可知,中医、茶文化等文化本是世界瞩目,是纪录片所借助的内容。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

10、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

11、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1月12日,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瘟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经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江苏省泗阳县一公司下辖的两个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截至目前,上述两场合计存栏生猪68969头、发病24

12、52头、死亡1369头。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立即派出督导组赶赴当地。当地己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消毒等处置措施,对全部病死和扑杀的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上述措施均已落实。(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材料二1921年东非国豪肯尼亚首次确认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我国辽宁。非洲猪瘟病毒存活环境及时间所在环境-20425-3760病猪粪便中未经熟制的带骨肉、香肠、烟熏肉制品中冷冻肉中餐厨垃圾中存活时间数年150天以上可存活数周20分钟数周3-6个月数年长时间非洲猪瘟病毒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血液等感染猪只,具体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删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非洲猪

13、瘟防控20问)材料三:农业农村部12月17日接到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报告,经评估验收合格,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2起非洲猪瘟疫情的疫区解除封锁。太原市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当地采取了封锁、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疫情处置措施。疫区内应扑杀生猪扑杀完成后,经6周连续监测排查,两起疫情的疫区内未发现新的病例和监测阳性。12月14日至16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两起疫情的疫区进行现场评估验收,验收结果符合关于疫区解除封锁的有关规定,上述非洲猪瘟疫情已被扑灭。当地政府于12月17日10时正式对症区解除封锁。农业农村部和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继续加强疫情监测排查,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防止非洲猪

14、瘟疫情再次发生。(黄河新闻网讯)材料四:在国人餐桌占有重要地位、在CPI占有高权重的“二师兄”,因为这场猪瘟症情正经历看前所未有的“变数”。而吃不吃猪肉,也成为很多人面临的一道选择题。有人选择不再吃猪肉,但有人依然照吃不误。非洲猪瘟只感染猪和野猪,对人类没有致病性,不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不影响食品安全,而且非洲猪瘟病毒在高温下无法存活。日常家庭的烹饪加工,只要是合理烹调,完全加热,对于身体是不会存在危害因素的。由于多地猪肉消费低迷,猪肉价格总体下跌。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最近5周,猪肉价格持续下降,环比降幅在08%至13%之间。最新一周数据显示,11月23日-11月29日,猪肉价格为每公斤1903元

15、,相比去年同期的2028元大幅下降61%。目前,已有7个省的24个疫区按规定解除封锁,其中,河南和江苏省的疫区全部解除封锁。但中国有2600万小散养殖户,养殖方式落后,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低,非洲猪瘟症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农业农村部也给人们打了“预防针”:短期内彻底灭除非洲猪瘟难度极大,必须在继续打好攻坚战的同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谢艺观 李金磊民生调查局:非洲猪瘟下,吃猪肉的人少了吗?)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非洲猪瘟病毒怕热不怕冷,温度越高存活的时间越短,在60高温条件下就会被杀灭。B. 非洲猪瘟病毒在冷冻肉中存活时间最长,其次是在未经熟制的带骨肉、烟熏肉制品中。C. 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猪只直接接触、物品间接接触和媒介传播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D. 只要做好生猪调运、调运车辆及人员的消毒,杜绝餐厨垃圾喂猪,就能完全控制非洲猪瘟。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非洲猪瘟于2018年8月传入我国,几个月以来,蔓延到全国部分省市,影响的范围比较广。B. 非洲猪瘟只感染猪和野猪,对人类没有致病性,人们知晓后对吃不吃猪肉都不再心存疑虑。C.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疫情控制后还要连续监控一段时间。D. 非洲猪瘟疫情给生猪养殖业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