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实施建议电子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206424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实施建议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实施建议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实施建议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实施建议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实施建议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实施建议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实施建议电子教案(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实施建议,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生物学科专业指导组,三个重要文件: 浙江省普通高中 生物 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一、高中 生物 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1.指导思想 2.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2)具体目标 3.课程设置 4.教学建议 5.评价建议 6.保障措施 7.研究专题,必修1:分子与细胞 模块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

2、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必修2:遗传与进化 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必修3:稳态与环境 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体自身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

3、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本模块适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学习。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模块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适于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及直接就业的学生学习。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 学生在学习了必修1的内容之后,既可以先学习必修2的内容,也可以先学习必修3的内容。在修完必修模块的基

4、础上,进行选修模块的学习。,从我省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确定“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为侧理学生限定选修内容;“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为侧文学生选修内容;“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为自由选修内容。,选修A:侧理学生修习,选修B 侧文学生修习,选修B 自由修习,根据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我省高中生物教学实际,稳步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 在课程设置上,统一从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进入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具体安排为:高二年段完成三个必修模块教学,每周3课时,共计108课时。每学期可按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用于复习考试。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获得2个学分,即高二年段共计6个必修学分。 参

5、加高考的侧理学生在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必须修习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可获得2个学分。建议侧文学生在高三年级可选修模块2:生物科学与社会,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可获得2个学分。对生物学有兴趣的学生可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每周2课时,可获得2个学分。高三年级第二学期作为侧理学生的高考复习准备时间,每周2课时。,4.教学建议,1领会新课程理念,将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重要地位。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系统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生物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产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2把握

6、课程目标体系,既要重视知识方面的目标,又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和能力方面的目标,重视让学生直接参与科学过程和学习科学史,促进他们对生物科学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体现目标的整体性;目标表述中尽量应用行为动词,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3理解模块教学的价值与意义,运用模块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促进教学内容的整合,解决生物科目设置的相对稳定性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实施好各个选修模块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实现学生自己的远大志向。 4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切实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倡学生采用自主学习、

7、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检验课程改革成效的标志之一。在正确、全面把握各类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围绕提高教学效益与质量,结合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生物教学的实际,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条件合理设计和运用教学方式。,5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和其它实践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和发展。这是此次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新高中生物课程中实验和活动的量与质都有了较大增加和提高,根据浙江省的教学实际,确定了学生必做的实验和活动。广大生物教师要高度重视开展实验教学和其它实践活动的意义,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必做实验和活动的开设

8、。 6开展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结合实际,发挥优势,整合学校内外各种有利的教育因素,树立“大课程观”,打破“唯教材施教”的狭隘课程观念,多渠道、多途径开展教学活动,全面实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目标。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产生的深刻变革,积极推行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效果。,为什么要制定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框架 各模块、章节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什么我们要制定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考虑高中课改的分步推进 考虑新旧教材的平稳衔接 考虑我省生物教学的实际,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

9、框架,生物教学指导意见是提纲挈领式的,力图体现和落实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和处理好关键性问题。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需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精神,积极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推进浙江省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生物教学指导意见按照浙江省普通高中第一阶段生物新课程所使用教材的章节为序进行编排,分为: “课标内容”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实验与活动建议”,1“课标内容”是教育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标准。 2“教学要求”是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所使用教材的要求,结合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而制定。“教学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和“说

10、明”三部分。,(1)“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共同基础,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核心内容。 (2)“发展要求”是从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可能存在的空间,着眼于满足学生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出发而确定的在“基本要求”基础上进行适度拓展的教学要求。 (3)“说明”是从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出发,对教材内容的选用作适当控制。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或高中生物教学条件和基础较好的学校可以自行取舍。,“教学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内容表述所用的目标行为动词分别指向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并且分为不同的层次。,3“教学建议”是针对教师在实施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如何有效进行教学,达

11、成教学目标,从课时安排和教学方法二个层面上提出的建议。,(1) “课时建议”是按每模块36个课时、每周教学3课时,以节为教学单位作出的计划,总的课时安排见下表。,(2)“教法建议”是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提出的教学途径或方法,不作为刚性、统一的要求。,4.实验与活动建议是从实验教学应把握好的环节、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建议。,各模块、章节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教学要求 与 教学建议,必修:分子与细胞 该模块有助于学生: 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 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 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

12、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科学家访谈”代序 这是对传统教科书中的“绪论”或“前言”的突破,体现了: 见人物、见事实、见鲜活的精神; 有知识、有过程、有殷切的嘱托。,编者亲访了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中科院院士邹承鲁写成的。以“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寻找答案,而对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阐明,又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由此切入本模块的主题。 最后以“办老实事,说老实话,做老实人”作结。 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尽在其中!,第1章 走近细胞,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课标内容 1.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

13、多样的细胞。,二、教学要求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三、教学建议 1.课时建议(共计3课时),本章教学要旨:以问题驱动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所谓“问题驱动或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基于课程整合思想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正是借助其他学科中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来驱动教学。任务是学科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

14、,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章要旨: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构建内容体系,实验与活动建议 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中,要提供尽可能多的不同类型的生物材料,展示不同大小、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在实际教学中,建议增加一项: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课标内容 1.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核酸的结构

15、和功能。 3.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4.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5.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6.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二、教学要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5.细胞中的无机物,三、教学建议 1.课时建议(共计7课时),本章教学要旨:通过思考与讨论、实验等活动认识细胞的物质基础。 强调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实验与活动建议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与原教材相比,与原教材相比,提高了要求,增加了检测材料和方法的选择性,以及对检测结果的预期。 实验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多准备实验材料

16、,便于让每组学生自己选择一两种样品;(2)实验前,对每一种实验材料中含有哪些有机化合物,让学生通过讨论进行预测;(3)实验中,要求小组同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协调,使实验能有序开展;(4)实验结束前,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比较检测结果,了解同种生物组织中有机物含量的差异和不同种生物组织间有机物含量的差异。对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与化学试剂的颜色反应,只是帮助学生明确生物组织中有机化合物的鉴定方法,其原理不要求学生掌握与深究。,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强调从系统的视角来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课标内容 1.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3.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4.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二、教学要求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 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