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学校2014_2015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无答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199152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丰台学校2014_2015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市丰台学校2014_2015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丰台学校2014_2015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丰台学校2014_2015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无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清华附中丰台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无答案)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46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A. B. C. D.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晚有儿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B.逮奉圣朝(到) 未曾废离(停止)C.听臣微志(听从) 除臣洗马(拜官授职)D.刘病日笃(病重) 不矜名节(自夸)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会有四方之事

2、 会:恰逢B.知来者之可追 追:追赶C.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D.帝乡不可期 期:期求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A.生生所资(凭借) 策扶老以流憩(拄着)B.或棹孤舟(桨,作动词,用桨划) 逸兴遄飞(迅速) C.莫之夭阏(阻塞) 过蒙拔擢(提拔、提升)D.俨骖騑于上路(整治) 恭疏短引(稀疏)5.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国破灭之故事B.都督阎公之雅望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谏太宗十思疏6.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夙遭闵凶 而刘夙

3、婴疾病 门衰祚薄 日薄西山A.与相同,与不同B.与相同,与也相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同的一项是(2分)A.适莽苍者 舟行适临汝 B.腹犹果然 食不果腹C.志怪者也 聊斋志异 D.绝云气 会当凌绝顶8.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2分)A.舟遥遥以轻飏 B.云无心以出岫C.木欣欣以向荣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私见张良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D.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 于其身也

4、,则耻师焉10.下列两组句中对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宾主尽东南之美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句与句相同,句与句不同B.句与句相同,句与句也相同C.句与句不同,句与句也不同D.句与句不同,句与句相同11.下列句子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忠义暴于朝廷C.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D.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12.下列文言句子,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2分)A.园日涉以成趣 B.或棹孤舟C.臣

5、具以表闻 D.奏流水以何惭1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问征夫以前路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悦亲戚之情话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九岁不行 (不能行走)B.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申诉)D.臣欲奉诏奔驰 (奔跑)1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乐夫天命复奚疑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6.对滕王阁序一文中运用的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

6、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然达观看待。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苦”表明自己不会怨世嫉俗而放任自流。17.下列均是出自陈情表一课的成语,对此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古时候说小乌能反哺老乌。偏正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词语:舐犊情深。B.茕茕孑立:形容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偏正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词语:孤苦伶仃、举目无亲。C.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7、。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主谓结构。源出李密陈情表。近义词语:奄奄一息、朝不保夕、风雨飘摇、苟延残喘。反义词语: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生龙活虎、生气勃勃。D.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并列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词语: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形单影只。18.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辞赋,其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有名的山水诗人。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

8、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它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理想。D.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个奏章,“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9、,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A.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D.顺流而东,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20.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例句:今我睹子之难穷也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其乐无穷C.穷乡僻壤D.穷则独善其身21.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例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A.真知灼见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东面而视,不见水端D.冉有、季路见于孔子22.与“莫己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何厌之有C.长安君何以

10、自托于赵D.国人莫敢言23.横线处引用的作用是(2分)A.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B.表示自己懂得道理很多,无人可与相比。C.批评自己自以为是自作聪明。D.谦称自己并非常人所说懂得道理很多。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7题。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杨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

11、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

1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 数: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绳:制裁C凑按治,杖杀之,选近称伏 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忤:触犯2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B“

13、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C.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在河南尹任上,部属洛阳主簿王钧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2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2. 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三、默写(35分,每空1分)(1)既自以心为形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