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论“雅而不高”(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171523 上传时间:2020-07-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论“雅而不高”(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论“雅而不高”(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论“雅而不高”(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二)论“雅而不高”(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二) 论“雅而不高”(时间:40分钟分值:33分)一、语言表达专练(24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1)广东人特别看重传统,不管是在海外的,还是离家乡不远的人们,每年清明都要赶回老家,与父老乡亲一起去祭拜先人。(2)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减压寻美食已为越来越多时尚游人竞相追逐,美食成了出游计划中的重要一环。(3)视野拒绝无聊的风月、虚假的温情和的感动,而是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去探讨人生和社会现实问题。 A风俗品味浮浅B风俗品位肤浅C风尚品味肤浅 D风尚品位浮浅解析:选A“风尚”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

2、、习惯等的总和。“风尚”是褒义词,“风俗”是中性词。“品味”是动词,指仔细体会,玩味。“品位”是名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肤浅” 指(学识)浅,(理解)不深;常用于观点、认识、体会、理论等等,侧重于不多、不深。“浮浅” 指浅薄,肤浅;浮在表面,不切实际,常用于人的态度、作风等,侧重于指人的态度浮躁、思想浅薄、缺乏修养。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礼,不是为了矫揉造作,而是为了表达崇敬之意。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之若素,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几辈子的。从被

3、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之久。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在金融互联网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各种模式、各种托管、各种收益、各种支付等融资投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于互联网这片沃土中生长。A BC D解析:选B矫揉造作:比喻过分做作,不自然。符合语境。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用于形容衣服很不合身,不合语境。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属用错对象,不合语境。惨

4、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符合语境。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或者局势危急。不合语境。雨后春笋:大量新生事物迅速出现,多含褒义。使用正确。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当著名的澳大利亚小提琴家拉出令我熟悉而深情、悠徐而又感伤的主题旋律时,我觉得整个悉尼歌剧院化成了一朵云,而我正坐在云端。B“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荣誉称号,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通过“创文”活动,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C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摩梭人作为中国唯一仅存的母系氏族,实行“男不娶,女不

5、嫁”的“走婚”制度。D“雅”和“俗”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是文学界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理不清这个关系,既影响作家的创作取向,又影响读者的阅读趣味。解析:选DA项,语序不当,“令我熟悉而深情、悠徐而又感伤的主题旋律”中的“令我”位置不当,应调至“感伤”前(或删除“令我”);B项,成分残缺,“通过创文活动”中的“通过”一词,使后句缺主语,应删除“通过”;C项,成分赘余,“唯一”与“仅存”重复。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纯朴自然的民谣,古典雅致的诗词,流淌于其间的,都是高雅文化的血液。诗歌的用处,正在于其可以唤醒人们富于联想、善于感发的心灵。这句话,适用于其他文学艺术

6、作品。一部作品,充斥着庸俗、低俗的元素,弥漫着无聊、空洞的气息,能赢得一时火爆,但却难以持久。A除了还有当然更/尽管 B不管是还是/同样也假如或许 C不论是还是因此/只要即使 D/甚至但是同样假使虽然 解析:选B第一、二两句是并列关系,列举两种艺术,可用“不管是还是”或“不论是还是”;句陈述诗歌的用处,跟前句没有因果或转折关系,可不填;第处可填“同样也”或“同样”,说明由适用诗歌到其他文学艺术作品;第句和后面语句是假设关系,此处可填“假如”或“假使”;第处表推断语气,填“或许”恰当。5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一

7、些有关筷子的习俗至今流传,比如,。首先,要会摆放筷子。筷子要整齐地摆放在进食者的右手边,不要将一双筷子一反一正并列摆放,也不要将筷子用于进食的一端朝桌外摆放。其次,。不可取位过高,这样容易被认为清高孤傲,也有远离父母家门的嫌疑;,这样容易被认为笨拙,也显得缺乏教养。在举筷夹菜时,不要乱翻再夹菜,更不要把筷子伸得过长,到别人面前的碗盘中夹菜。答: 解析:填写句子应该关注语段的主要内容和空格前后的内容。语段主要介绍我国有关筷子的习俗问题。第一句是文段的总起句,说的是有关筷子的习俗,后面说的是有关筷子的摆放及使用问题,因此,空应填“筷子的摆放和使用要有讲究”之类的内容;空后的内容是讲使用筷子,并且为

8、了与“首先”后的内容对应,空应填“要会使用筷子”之类的内容;空,从前文的“不可取位过高”及后文的“容易被认为笨拙”分析,此处应填“但也不可取位过低”之类的内容。参考答案:筷子的摆放和使用要有讲究要会使用筷子但也不可取位过低(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6近日,某中学进行了一项关于“青春叛逆期”的调查。请把这个框架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90字左右。(6分)答: 参考答案:青春叛逆期调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青春叛逆期的特征主要有与家长顶嘴和莫名烦躁。调整孩子的叛逆心理时,父母要进行换位思考,注意尊重孩子,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同时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内容全面3分,

9、表达简明、连贯3分)二、阅读理解专练(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说“俗”道“雅”谈文化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莫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最初的“俗”,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当人的生存选择与适应“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

10、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因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无论是“积习成俗”还是“约定俗成”,都说明“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但是,“积习”也好“约定”也好,“俗”的“群体性”呈现总有其“局限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空间局限,“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说的是时间局限。适宜某一社会的“俗”,对其余乡民社会可能“不宜”;某一乡民社会彼时之“俗”,也可能在时过境迁后变得“不宜”我国是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大国,且地域广阔。因此,“和而不同”成为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的“公约”。“公约”可为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成为众多个体超越一己“

11、俗”念、求取“公约”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称为“雅”。“雅”实际上有文化整合的意味,经过整合并得到提升的文化会得到“雅正”的评价。“雅”不仅存在于“文化整合”之中,而且体现为整合后“文化范式”的确立。即以“雅”为“正”。相形之下,雅、俗之间就有了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涵也就渐生“陋意”,渐趋“庸境”。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不一定自封“高雅”,但大多自命“清高”;不一定都能“超凡脱俗”,但大多鄙夷“谄世媚俗”。拒绝媚俗可以是为着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也可以是为着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说,“俗”还是“雅”作为一种价值评判,已不仅仅是

12、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习惯,它还是包括品位、境界在内的文化人格。所谓“文化”,意在“以文化人”, 在于使人脱离蒙昧、超越本能、发展智慧、趋赴道德。也就是说,“文”是构成而“化”是功能,相对于“化”之功能取向而言,“文”之构成往往更具有稳定性。“风俗”作为“人文”的重要构成,需要一定的坚守来维护稳定,也需要一定的迁变来谋求发展。“风俗”在需要稳定时,是作为正面价值呈现的,背弃者被斥为“伤风败俗”;而“风俗”在需要发展时,是作为负面价值披露的,变革者被誉为“移风易俗”。文化的“以文化人”,主导倾向是“化人以雅” ,是使人的品貌、趣味、格调、境界都渐至“文雅”起来。在这里,“雅”成了“文”的内涵,“文”

13、成了“雅”的表征。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文化人格的追求并不都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既然人们鄙夷“谄世媚俗” ,藐视“跟风从俗” ,就不排斥有人以“文雅”来装装门面,垫垫柱基。因此,我们在远离低俗、拒绝庸俗、摒弃媚俗之时,更要养文心、修文德、循雅道、育雅趣,通过文化自觉陶塑文化人格并提升文化境界!7下列关于“俗”和“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人类社会初期,“俗”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和适应,是特定人群中产生的一种不成文的、无需言明的默契。B在人类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和精密后,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的“俗”往往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C“雅”是一种“公约”,这

14、种“公约”的特点是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是一种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D“雅”是一种价值评判,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拒绝媚俗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或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解析:选B B项“俗”只是“在一定语境中”是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8对于“俗”和“雅”的关系,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俗”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雅”是社会群体的共同理想,故不具有道德层面的约束功能。B“雅”“俗”之间有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涵具有陋意,是庸俗的;“雅”则是高尚的、脱俗的。C“俗”是小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和遵守的无需言明的约定。“雅”则是面向更大的社会层面,对诸多的“俗”进行共性整合,进而形成的书面约定。D“俗”具有群体性,但这种群体性又有时间或空间上的局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