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待贾而沽(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171434 上传时间:2020-07-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待贾而沽(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待贾而沽(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待贾而沽(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待贾而沽(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三) 待贾而沽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之未丧斯文也斯:指示代词,这B韫椟而藏诸 韫:藏C涅而不缁 缁:染黑D其知可及也 及:赶得上解析:选CC项,“缁”指黑色。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 D.解析:选DA项,连词,表顺承关系,不译/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可不译;B项,语气助词,表停顿,不译/语气助词,表判断,相当于“的”;C项,疑问代词,怎么,哪里/语气词,不译;D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1)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与:_(2)来!予与尔言 与:_(3)日月逝矣

2、,岁不我与 与:_(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_(5)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与:_(6)无乃尔是过与 与:_(7)今由与求也 与:_答案:(1)动词,参与,介入(2)介词,跟,同(3)动词,等待(4)动词,结交(5)语气词,与句首的“其”表推测语气(6)语气词,表疑问(7)连词,和4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答案: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译文:_(

3、2)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译文:_答案:(1)天下政治昏乱已经持续得很久了,上天将要用老先生做木铎(让他巡行四方,宣扬政教)。(2)自己喜欢从政却又屡次错失时机,能够说是智吗?二、论语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17.5)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17.7)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4、,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不说说:高兴B末之也已 已:止,罢休C然,有是言也 然:这样D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涅:染黑解析:选CC项“然”应解释为“是”。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 D.解析:选BA项,均为介词,凭借;B项,语气词,表反问语气/人称代词,他;C项,均为动词,往;D项,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却。8孔子想去公山弗扰那里的意图是什么?答:_答案:孔子有志于恢复文王、武王、周公之道,希望有机会能够实施他的政治主张。既然公山弗扰征召,孔子就想去公山弗扰那里争取机会,趁机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二)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910题。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5、”(15.40)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17.11)9阳货劝孔子做官,是因为_答案:阳货与孔子“道不同”,只是想让孔子帮他办事,利用孔子。10孔子为什么在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他?答:_答案:孔子不想见他。阳货掌权时,很想拉拢孔子,赠送给孔子一只小猪,这样孔子按照礼节不得不去拜谢他。如果孔子不去答谢,就是失礼;如果去答谢,阳货就可趁机劝孔子做官帮助他。君子不能失礼于人,所以,孔子估计他不在家

6、的时候才去,既不失礼,也不想做阳货手下的官。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记曰:“甘受和,白受采。”鲜即甘之所从出也。此种供奉,惟山僧野老躬治园圃者,得以有之,城市之人向卖菜佣求活者,不得与焉。然他种蔬食,不论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时有其乐。至于笋之一物,则断断宜在山林,城市所产者,任尔芳鲜,终是笋之剩义。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但将笋肉齐烹,合盛一簋,人止食笋而遗肉,则肉为鱼而笋为熊掌可知矣。购于市者且然,况山中之旋掘者乎?食笋之法多端,不能悉纪,请以

7、两言概之,曰:“素宜白水,荤用肥猪。”茹斋者食笋若以他物伴之香油和之则陈味夺鲜而笋之真趣没矣白煮俟熟略加酱油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此类是也。以之伴荤,则牛羊鸡鸭等物,皆非所宜,独宜于豕,又独宜于肥。肥非欲其腻也,肉之肥者能甘,甘味入笋,则不见其甘,但觉其鲜之至也。烹之既熟,肥肉尽当去之,即汁亦不宜多存,存其半而益以清汤。调和之物,惟醋与酒。此制荤笋之大凡也。笋之为物,不止孤行并用,各见其美,凡食物中无论荤素,皆当用作调和。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需之物,有此则诸味皆鲜,但不当用其渣滓,而用其汁液。庖人之善治具者,凡有焯笋之汤,悉留不去,每作一馔,必以和之,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

8、者在也。本草中所载诸食物,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两擅其长者,莫过于此。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不知能医俗者,亦能医瘦,但有已成竹未成竹之分耳。(李渔闲情偶记卷五)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种供奉供奉:享受B终是笋之剩义 剩义:次品C此制荤笋之大凡也 大凡:总计D益人者不尽可口 益:使受益解析:选C大凡:大要,概略。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鲜即甘之所从出也 杳不知其所之也B何足比肩 其间旦暮闻何物C则肉为鱼而笋为熊掌可知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莫过于此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解析:选DA

9、项,结构助词/动词,往;B项,疑问副词,哪里、怎么/疑问代词,什么;C项,连词,那么、就/连词,却;D项,介词,表比较。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通过比较,认为蔬菜在鲜美上要超过肉类,而生长在山林中的笋是天下所有蔬菜中最美味的,是肥羊乳猪等无法比拟的。B作者提到笋的食用方法,认为最好是用白水煮熟,略加点酱油即可,也可和肥猪肉一起煮,用醋和酒作调料,这种合煮合吃的方式也很美味。C作者认为真正高明的厨师,他会留着煮笋的汤,每做一个菜都拿来调和,味道会更鲜美,但人们又往往不知道是笋的鲜味。D本文运用了对比、类比、引用等多种手法,既有情趣,又见理性,充分展示了笋的美味

10、特点,提到笋的食用方法时也蕴含很多哲理。解析:选B“也可和肥猪肉一起煮,用醋和酒作调料,这种合煮合吃的方式也很美味”错,作者认为煮熟以后,肥肉都要去掉。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茹 斋 者 食 笋 若 以 他 物 伴 之 香 油 和 之 则 陈 味 夺 鲜 而 笋 之 真 趣 没 矣 白 煮 俟 熟 略 加 酱 油 从 来 至 美 之 物 皆 利 于 孤 行 此 类 是 也解析:“茹斋者食笋”是判断句,后面停顿;“他物伴之”和“香油和之”结构相同,所以分别在“伴之”和“和之”后面停顿;“陈味夺鲜”结构完整,后面可以停顿;“矣”是句末语气词,后面停顿;“白煮俟熟”与“略加酱油”这是两个连续的动作,后面分别停顿;“从来至美之物”较长,可以停顿,如果考虑句子结构完整,也可以不停顿;“此类是也”是判断句,前面停顿。答案:茹斋者食笋/若以他物伴之/香油和之/则陈味夺鲜/而笋之真趣没矣/白煮俟熟/略加酱油/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此类是也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购于市者且然,况山中之旋掘者乎?译文:_(2)不知能医俗者,亦能医瘦,但有已成竹未成竹之分耳。译文:_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