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呼唤生命教育(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171422 上传时间:2020-07-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呼唤生命教育(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呼唤生命教育(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呼唤生命教育(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三)呼唤生命教育(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三) 呼唤生命教育(时间:40分钟分值:33分)一、语言表达专练(24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处心积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B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C中部战区陆军班子成员按照“个人讲、大家评、逐个过”的方式进行对照检查,总结会上,大家踊跃发言,一针见血指出自身存在的问题。D南京的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华生1906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1 300

2、元拍出。解析:选CA项,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属褒贬误用,不合语境。B项,城下之盟: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属用错对象,不合语境。C项,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切中要害。符合语境。D项,差强人意:现形容某人某事还不错;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属望文生义,不合语境。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靖国神社内的游就馆,来源于荀子的“君子游必就士”,此句意为出行时应学习贤士的规范和品行,但现在被如此应用,实在令人不快。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C生命教育会让孩子们怀揣一颗感恩

3、之心,懂得博爱,乐于奉献,懂得“别人的生命因自己的存在而美好”。D其实几乎所有的高端品牌都存在这种困惑:一方面羡慕低廉的中国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又顾忌中国制造呈现在外的价廉物劣的形象。解析:选CA项,成分残缺,在“游就馆”后加“的名字”。B项,搭配不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D项,语序不当,“低廉的中国制造成本”应为“中国制造的低廉成本”。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敬畏生命的伦理促使任何人关怀他周围的所有人和生物的命运,给予需要他的人真正人道的帮助。敬畏生命的伦理不允许学者只献身于他的科学,尽管这对科学有益。它也不允许艺术家只献身于他

4、的艺术,尽管他因此能给许多人带来美。它不允许忙忙碌碌的人这样认为,他们已在其职业活动中做了一切。有的人在这么做时仍过着正常的生活,因此他的牺牲从外部看并不显著。没有人能对其他人妄加评论。人行善的使命能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实现。他作出什么牺牲,是每个人自己的秘密。敬畏生命的伦理要求所有人把生命的一部分奉献出来。至于他以何种方式和在何种程度上这么做,各人应按其思想和命运而定。有的人则被要求作出引人注目的奉献,从而他只得不考虑自己的发展。ABC D解析:选C做本题之前先将文段的层次分清楚。第一句是总说,第二句到题干文段结束是说“敬畏生命的伦理不允许学者”怎么做,而后面应该是“敬畏生命的伦理要求”什么了,

5、因此放在第一个。和都是从牺牲的角度谈的,应放在一起。而和在结构上很相似,也应放在一起,因此选C。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有人认为道德是拘谨的、枯燥无趣的或较高远的,仿佛是日常生活之外的一件事情。,否则就不会有这些误会,因此正确认识道德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人生的艺术。所谓生命的和谐,即人生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谐,亦是自己生命与社会其他人生命的和谐;生命和谐,会做人,做得痛快漂亮,就是。答: 参考答案:这些误会缘于对道德的错误认识道德是生命的和谐人生的艺术5下图是某市教育局机关文化品牌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

6、的图形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6分)答: 参考答案:标志的图形部分由下面的萌芽(树叶)和上面的书本组成。下面的图形犹如茁壮成长的萌芽,象征教育局以培养青少年学生成才为使命。上面的图形犹如正待翻阅的书籍,又如舒展飞翔的翅膀,代表教育工作者努力耕耘,助青少年腾飞。6依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可以以“生命”为话题,也可另选话题。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示例:假如生命是一列疾驰而过的火车,快乐和伤悲就是那并行的铁轨; 参考答案:(示例)假如生命是一首荡气回肠的乐章,成功与失败就是那跌宕的旋律;假如生命是一道绵延起伏的山峦,得意与失意

7、就是那错落的峰谷。二、阅读理解专练(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生命的态度朱良志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本身并不具有意义,其意义在于隐喻或表现人的某种情感,是浸染着人的情感倾向的物象,成了表现人的感情的意象或者形象。其实,在中国的美学和艺术观念中,还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

8、是因为它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生命的态度,它的观照方式是要去除“态度”。人总喜欢站在世界的对岸看世界,世界在我的对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被我欣赏的对象。用这样的态度看世界时,人好像不在这世界中,成了世界的控制者、决定者。而“生命的态度”,则是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王维栾家濑诗写道:“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觉。在这里,没有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在诗人当下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

9、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这个世界,中国美学称之为“境”。中国艺术创造的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点。一是它的体验性,它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境”是体验的真实。像王维辛夷坞过香积寺等小诗,几乎纯粹是山水花木的描写,没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其实,人隐在它的后边,这个生机世界是人在瞬间体验中“发现”的。“境”由心起,没有心灵的体验则没有境界,境界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二是它的浑金性,人与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个无分别的圆满世界。像吴历“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淡无人”诗中所呈现的那样,无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阔,与我心浑然一体,没有分别,更无别虑,就是一个圆

10、满的世界。三是它的相互关联的特征,出现在“境”中的人与山水草木是彼此相关的存在。“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凡常的小院,紧闭的院门,阴沉沉的天气里,寂寞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满目的苍苔。在这里,苍苔、小雨、庭草,都成了诗人的对话者,是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存在者,由这样的存在者共同构成一个意义世界。(摘自生命的态度,有删改)7下列对于“生命的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命的态度是要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境界,还世界以生命的本然意义。B生命的态度是回到世界中看世界,不是以世界的控制者和决定者的身份看世界。C以生命的态度看世界,没有观照的主体,没

11、有被观的对象,其目的是去除态度。D生命的态度是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人与外在世界共成一个生命宇宙。解析:选C“其目的是去除态度”中的“目的”应该是“观照方式”。8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论“生命的态度”的一项是(3分)()A陈设于展览馆内的屏风,通常用红木制作,起到点缀环境和分隔空间的作用。B“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句,以马的萧萧长鸣表现自己与友人的依依不舍。C爱莲说通过歌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D“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诗人创造了一个与自己彼此往来、密切相关的境界。解析:选DA项是科学的态度和功利的态度;B、C项是审美的态度。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不能以生命的态度观照世界,就不会创造出“境”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B境界是艺术家在当下体验中发现的,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没有体验就没有境界。C人与外在世界共同构成意义世界,其中的存在者彼此间体现了相互关联的特征。D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将深奥的美学观点阐述得通俗易懂。解析:选D文章没有运用类比论证,运用的是对比论证。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