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0171416 上传时间:2020-07-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九)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九)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时间:40分钟,分值:55分)一、基础巩固(22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山殊可过过:经过B复与疏钟相间 间:交错C步仄径 仄:狭窄D白鸥矫翼 矫:举解析:选AA项,过:过访,游览。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与山僧饭讫而去 吾尝终日而思矣B复与疏钟相间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C然是中有深趣矣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D因驮黄蘗人往 因谓之方山子解析:选BA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B项,均为介词,跟、同。C项,连词,然而;代词,这。 D项,介词,凭借;介词,因此,于是。3下列句中加点的

2、词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近腊月下,景气和畅 B僮仆静默,多思曩昔C因驮黄蘗人往,不一 D辋水沦涟,与月上下解析:选DD项,古今同义,方位词,高低。A项,景气:气候。今义指生产增长、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经济繁荣现象,也指兴旺。B项,静默:静静地不出声,指已入睡。今义指寂静,没有声音;肃立不做声,表示悼念。C项,不一:不一一详述。今义为不相同,不固定。4下列对课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B“书”,本文题目中的“书”,指书信,古代书信的别称还有“简”“牍”“

3、柬”“素”“笺”“函”“札”等。 C“腊月”,指农历十二月,这种称谓与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腊月是个祭祀之月。D“足下”,古代上称下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古代表示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时,多加“令”“尊”“贤”“仁”等。 解析:选D“上称下”错,应是“下称上”。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3分)译文:_(2)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4分)译文:_(3)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3分)译文:_答案:(1)您正在温习经书,我不敢轻易打扰(您)。(2)冬天远处的山火,在树林间忽明忽暗。还可以听到从深深的小巷

4、子里传来像豹子叫似的犬吠。(3)如不是您这样天性敏慧、情趣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种闲事相邀呢?二、阅读鉴赏(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与韩荆州书(节选)李白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

5、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选自古文观止新编)注这是李白在襄阳时写给荆州长史韩朝宗的求职信。吐握:周公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龙盘凤逸:喻贤人在野或屈居下位。畴曩(chu nn):往日。制作:指文章著述。侔(mu):相等,齐同。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但愿一识韩荆州 但愿:只希望B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布衣:平民C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 清谈:不切合实际的空话D十五好剑

6、术,遍干诸侯 好:爱好解析:选CC项,清谈:清谈高论。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户侯”,食邑万户以上,号称“万户侯”。万户侯在封建社会作为一个特殊阶层,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B“韩荆州”,这是古代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的,再如,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C“卿相”,就是卿和相的统称,指某朝代的执政大臣、高官,位居大夫之下。 D“长揖”,古代交际礼仪风俗,拱手高举,处上而下,双手抱拳举过头顶,鞠躬,多用于平辈之间。 解析:选C“卿相”位居大夫之上。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7、一项是(3分)( )A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B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C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D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解析:选D首先通读本段,大致了解段意;然后抓住标志词或关键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虽”“而”组成转折关系的语句;前句陈述的是李白,后句陈述“王公大人”。9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韩荆州善于发现人才,故而引起李白的倾慕。B李白凭着自己的才干,多年来游历四方,拜访各地的地方长官,希望出仕。C李白在信中对韩荆州的文章大加称颂,但又不亢不卑,毫无媚态。D李白才

8、情很高,在自荐信中就不免流露出一些狂傲之气,让人感到不好接受。解析:选DD项,分析错误,“狂傲”之说不当。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5分)译文:_(2)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5分)译文:_答案:(1)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2)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参考译文: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希望结识一下韩荆州。”怎么使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躬行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

9、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傲慢,不因他们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我是陇西平民,流落于楚汉。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文章有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虽然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任凭我清谈高论,那请您再以日写

10、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便被认作美士,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励昂扬、气概凌云呢?三、语言运用(11分)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物候是节气的主要特征,从“寒蝉鸣”的立秋,到“蛰虫坯户”的秋分,再到“蛰虫咸俯”的霜降,在某种意义上,_。在一个个风凉露浓的夜晚,秋虫们竞相鼓起舌簧,或独奏或合唱。“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络纬鸣,懒妇惊”“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1、这秋虫鸣或触动游子的愁情,或打发人们的寂寥,_。从古至今,这生命的余音唱响在巨大的时空舞台上,_,还是南腔北调的方言,表达的都是对大地的感激、对生命的热爱。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仔细阅读全文,找准话题,根据横线上下文确定答案。分析处前面的句子发现,立秋、秋分、霜降都是秋季里的节气,说明时间是秋天,“寒蝉鸣”“蛰虫坯户”“蛰虫咸俯”都与虫有关,因此该处可填有关虫子与秋天关系的句子,如“虫子与秋天有着不解之缘”。处,根据前文“络纬鸣,懒妇惊”“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可知,该处应填类似“或催促懒妇准备寒衣”的句子。处,根据前面的“从古至今”“时空舞台”和后面的“还是南腔北调的方言”可知,该处应填“不管唱的是唐音宋韵的古声”之类的句子。参考答案:虫子的活动堪称秋天的标志性物候(虫子与秋天有着不解之缘)或催促懒妇准备寒衣不管唱的是唐音宋韵的古声12下面是丰子恺先生创作的一幅名为“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的漫画,请简要描述画面内容并指出这幅漫画的寓意。(5分)答:_解析:注意描绘画面的内容,然后分析“独留一面”的梅花的象征意义是“自我的孤傲与清高”。参考答案:漫画内容:小木屋前,修竹俊秀,屋前开阔平坦,三两好友,环几而坐,饮酒品茗,独留一面相邀梅花。寓意:人生途中,良友相伴,感受友情之时,也要保有自我的孤傲与清高。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