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辩证关系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0131205 上传时间:2020-07-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辩证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辩证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辩证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辩证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辩证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辩证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辩证关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页/共8页 高考政治辩证关系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 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 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运动和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 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 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3)规律 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 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坚持两分法, 防止片面性;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

2、盾的 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内因和外因 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7)量变和质变 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第2页/共8页 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8)事物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 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 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联系的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 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

3、的其他 事物相互联系着; 事物的联系, 不仅表现为横的方面的联系, 也表现为纵的方面的联系。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 的统一整体。 2、联系的客观性:事物的联系不以入的意志为转移, 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人们既无法否 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昨天与今 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 3、联系的有条件性:事物的联系不是绝对不变的,人 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 联系。并不是任何若干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它是有条 件的,且随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一切以时间、 第3页/共8页 地点、条件为转移。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千

4、差万别、无限多 样的,事物的联系也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联系, 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5、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6、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一是含义不同。二是两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处 于统率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功能有三种情形,一是整体 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二是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 之和。三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联系:一是 两者不可分割;二是两者相互影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 一定意义上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

5、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7、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新事物 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用发展的 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 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8、规律与规划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 一是含义不同;二是性质不同。联系:正确规划根据规律制 第4页/共8页 定并反映规律。 9、规律客观性的基本含义: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 律客观性集中表现为规律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 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认识并利

6、用规 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坚持解放思想与实 事求是的统一。 10、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必须注意:首先,矛 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其次,矛盾双方的 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 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再次,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同逻 辑矛盾混为一谈。 1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 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还要善于分析 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12、两分法 (两点论 )的基本含义:与一点论相对。

7、是指 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 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做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 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它是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13、矛盾具有特殊性的基本含义: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 第5页/共8页 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 别的内在原因,是构成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 质。 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 同的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 的特点;其三,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14、 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意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含义: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 理指

8、导之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 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 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 识事物的基础,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5、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 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 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 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对于 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

9、有重要的意 义;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 第6页/共8页 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重要哲学依据。 1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 依赖、相互影响;但它们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首 先,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其次, 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17、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二者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18

10、、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9、内、外因的关系: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与外因 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 结果。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主 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 发展的条件。事物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外因,外因是事物变化 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或 延缓的作用。外因对于事物的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有时 甚至还会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 第7页/共8页 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 上,即通过促使事物内部矛盾双

11、方情况的变化而推动事物运 动、变化和发展。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坚持内因和外因 相结合的观点。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其次,也不能忽视 外因的作用。 对外因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20、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二者的关系: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 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 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 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 -质变 - 新的量变 - 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 复,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永不停息地向前发

12、展的。 量变引起质变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坚持适度原则;要 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学会“ 优化结构 ” 。 2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 困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 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 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 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第8页/共8页 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2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承认矛盾、 主张用联系的、 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否认矛 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第一,联系观与孤 立观的对立;第二,发展观与静止观的对立;第三,全面观 与片面观的对立。而它们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 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看过 高考政治辩证关系的还看了 : 1.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大全 2.2019 高考政治常见考查要点及答题规范 3.高考政治 :哲学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