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的教育应用教学提纲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0104474 上传时间:2020-07-2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网的教育应用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校园网的教育应用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校园网的教育应用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校园网的教育应用教学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校园网的教育应用教学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网的教育应用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网的教育应用教学提纲(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网的教育应用,华北科技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一、校园网学区内联网,校园网(CampusNetwork)是指校园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总称,它所覆盖的范围不但超过了一两幢大楼局部网络的范畴,而且涉及到多幢楼内的计算机局域网互相连接的问题。校园网往往是由多个局域网组成,同时,它又与外部的计算机网络相连,如Internet。,校园网由于校园面积较大,往往要建立多个局域网,同时考虑到网络扩展性,一般采用“主干加分支”的结构。在这种方式中,利用高速网络技术构筑整个校园的主干网,主干网中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出口连接到外部网络,学校里各个部门的局域网或其他计算机系统则作为校园网的分支通过交换设备或集

2、中设备连接到校园网主干部分,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校园网。,校园网的关键部分是主干网,构筑主干网主要有三种高速网络技术:快速以太网技术、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技术和FDDI(FiberDistributedDataInterface)技术。,ATM(异步传递方式)技术:ATM是实现BISDN的关键技术。ATM网络能提供较大的网络带宽,支持多媒体信息的传输。ATM技术是在电路交换技术和报文交换技术相结合基础上的信元交换技术。ATM技术虽然还不十分成熟,存在不少争议,而且价格昂贵。但它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校园网采用ATM网络作为主干网。,FDDI技术:FDDI

3、使用令牌环结构的以100Mbps以上的速率传输的光缆,提供了双环结构和链路恢复等容错性能,物理站点的最大数目可达500个,转发器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KM。FDDI技术比较成熟,但价格比较昂贵。,校园网在高层运用上一般采用流行的Intranet(内联网)技术,以TCPIP协议为基础,以Web为核心应用,构成统一和便利的信息交换平台。它使用环球网WWW工具,采用防止外界侵入的安全措施,为企事业内部服务,并有连接国际互联网接口的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还提供了与Internet类似的通讯手段,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方便的交流。目前很多学校正在建设的校园网都采用了Intranet的结构。,学

4、区内联网是以学区为单位,把学区下所属的所有小学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而成的一个较大的网络。其特点和校园网类似,但由于学区内联网的地理跨度较大,其主干网与各子网之间一般用普通电话线连接,或者主干网和子网各自先连入比较大的网络,如互联网或上级网络,然后再构成一个逻辑上的学区内联网。,惠州学院网络拓扑图,CERNET,ChinaNet,田家炳大楼,汇接中心,学生宿舍八栋,学生宿舍区,教工宿舍区,教学区,图书馆,叶竹君图书馆,教工宿舍区,教学区,学生宿舍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楼,丰湖校区,金山湖校区,1G,1G,1G,二、广域网国际互联网,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大量计算机网络采用

5、共同的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TCPIP)联接而成的,是网络之间的网络,因此被称为国际网。 Internet最早是由70年代初的美国国防部网络ARPAnet发展而来。,80年代初,基于以太网的区域网络逐渐发展起来,此时大多数的工作站都支持UNIX操作系统,而该系统又内嵌有IP网络通讯功能,这就为工作站之间的通讯提供了支持。 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创建了五个区域性的大型计算机中心。如何使这五个中心连接起来,并且为用户提供服务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ARPAnet网络,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当时没有能够实现。,后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就利用ARPAnet

6、的IP技术,建立了自己的NSFnet网。但由于通讯价格太昂贵,NSF开始设想建立一些区域性的网络中心,可以让用户就近连接,然后各网络中心再连接起来。该想法很快获得了成功。 1987年,Merit网络公司连同IBM、MCI公司对网络进行了升级,使其传输速率提高了20倍,并且能够让更多的计算机相连。 90年代初,一些大的公司相继加入到Internet网,Internet网的国际联接也迅速发展起来。,现在,Internet网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它遍及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估计,到了1999年,全球与Internet联网的主机有6000万台,上网用户达到2亿。,进入90年代,我国也开始投

7、巨资发展国内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并与Internet连接。 中国已经建成的网络主要有:中国公共数字数据网ChinaDDN、Chinanet网(163网)、金桥网及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等。,80年代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接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Internet。这种全球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产生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为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计算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并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科学计算和科研合作,成为这些国家教育和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从而促进了这些国家教育和科研事业的迅速发展。,在上

8、述情况下,中国政府决定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 1999年,已有500多所大学通过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联通Internet,CERNET通过国内、国际互联网连接通达全国70多个城市,400余所院校,网络用户人数达50万人,设有通达美、英、德、香港地区的国际专线。教育网用户是中国目前最大的Internet用户群之一。,“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到1995年底,建成主干网和国际联网、网络中心、地区网络中心、网络管理系统。以及基本的网络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连接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人网;第二个阶段从1996年到2000年,建成各地区网络,连

9、接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入网,提供更丰富的网络应用资源。,CERNET网络采用多环结构,使得任意两个结点之间都具有多条线路它的网络拓扑结构如下:,三、网络在教育中的界定,1、网络教育应用概念(广义): (国内)网络教育、网上教育、现代化远程教育 (国外)E-learning, Network-Based Education, Online Education, Virtual Education, Web-Based Learning, Cyber-Education,2、E-learing(网络化学习、电子化学习、数字化学习) (Vaughan Waller和Jim Wilson) E-lear

10、ing是一个将数字化传递的内容同(学习)支持和服务结合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有效学习过程。 (何克抗教授) E-lear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A、从技术上和形式上定义: E-learing是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传递、交互的方式,学习者可以是个人或作为在线课堂中的一部分人。 主要内容: 媒体和网络 学习中的交互 在线合作 在线评价与反馈 在线指导 在线管理,主要功能: 时空泛在性 资源

11、无限性 电子促进性 自我驱动性,B、从学习过程定义: E-learing是一个学习过程,它利用数字技术来传递内容和服务,加强学习者内部之间、学习者和辅导者之间的交互。,网络教育,获取知识,数字技术,学习过程,学习人员,交互,指 导 者,教 师,学 习 者,图1.10 概念图,3、网络教育概念 A、定义: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用数字化技术传递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B、特点: 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教学特性 利用计算机网络上的丰富教学资源 基于建构主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过程 协作学习 教学内容远程控制,开放教育,网络教育,网罗教学,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图1.11 网络教育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