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唯物辩证的发展观.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40097016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4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课唯物辩证的发展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八课唯物辩证的发展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课唯物辩证的发展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课唯物辩证的发展观.pdf(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三单元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编写人:姜炎炎审核人:王中印 班级 _ 姓名 _ 组名 _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识记发展的普遍性2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按图索骥自主学习】 ( 具体要求:先通读一遍课本,找出问题,再研究预习案,在课 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用红笔标注不明白的问题) 一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1)趋势:自然界总是处在、的发展过程中。 (2) 原 因 : 自 然 界 的 发 展 是 由 物 质 世 界 的引 起 的 。 正 是 事 物 之 间 的、构成了事物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2、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的过程,对各种事物 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的过程。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的。认识没 有,科学没有。 注意:世界永恒发展是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包含的趋势,而并非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处 于发展之中 。 二、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和,是和。 2. 唯 物 辩 证 法 的 发 展 概 念 揭 示 了 万 事 万 物 的 运 动 变 化 中 所 包 含 的 的 前 进 和 上 升 的。 注意: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有前进的、上 升的,也有倒退的、下降的,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深入思考生成问题】(请你将预习中

3、未解决的问题和疑问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同学 们和老师探究,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 2联系和发展没有关系。() 3发展就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2 4发展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 5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是质变,是飞跃。() 【巩固基础提升能力】 1.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开始影响鸟类、松鼠和蚊子等多种动物的基因。气候变化对动 物习性的影响会反映到遗传上,从而改变动物的基因和进化方向。这一事实说明() 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的运动和静止依赖于人的意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 于运动变化之中事物的运动既是永恒的又是有条件的 A. B. C. D. 2. 生命

4、物质在进化与发展进程中,经历了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由简单生命物质到复杂生 命有机体,从单细胞生物到脊椎动物的过程。这一事实表明() A.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认识是一层不变的 D.认识是运动变化的 3.2012 年 1 月在央视一套黄金热播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 ,以一个温州家庭近30 年的 变迁为视角,书写了草根温商的奋斗史。通过温州一家人我们可知() 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B.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都具有客观性 D. 社会变迁经历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4.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20 世纪 70 年代

5、,世界上又把文盲定义为“看 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 。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定义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 上述材料反映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 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B.人的认识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C.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新陈代谢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 惠更斯认为光是一种光是一种波;牛顿认为光是一种微粒;爱因斯坦发现光既是波, 又是微粒,由此创立了光量子理论。这表明() 任何认识都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科学没有顶峰 新的认识都是以原有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的发展是对原有理论的彻底否定 A. B. C.D. 6. 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

6、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 无不移易。”这一观点说明() A.法、势、事例、风气都不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 B.客观事物是随着人的认识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 C.龚自珍的观点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的认识 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和发展的 7.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历史上,我国的草原曾非常葱郁茂盛;而今, 草原退化为“风吹草低见沙梁”,这表明() A.事物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3 B.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D.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 8. 下列选项中属于事物发展的是( ) 我国成功发射“神州十号”飞

7、船候鸟迁徙和恐龙灭绝我国的经济发展理念 从过去的消耗式发展转变到可持续发展我国 50 年代末出现的“大跃进” A. B. C.D. 9. 发展的观点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正确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应该看到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要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来理解 要从发展的实质上来理解应该看到事物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发展 A. B.C. D. 1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们的通信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写信道打电话,再 到通过手机与网络进行通信,通信变得越来越快捷。这表明() 通信方式的发展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绝

8、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的统一通信方式的变化包含着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人的知识积累经历着由不 知到知的过程 A.B. C. D. 11. 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早归,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 东风。”从哲学的角度看,诗句主要体现了()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B.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人与自然是协调发展的 12以“心死亡”判定死亡的标准将被“脑死亡”取代。实践证明“心死亡”的标准存 在诸多弊端,而“脑死亡”标准是一种更新的理念,且已经有了首次的实践。“脑死亡” 代替“心死亡”体现了() A.新事物与旧事物是根本不同的 B.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 C.事物

9、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 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变化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 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某些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 学算命”,冠以“新潮”的名字,称为“时代的发展”。这一做法() A.正确地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B.正确理解了发展的实质 C.没有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想 D. 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14. 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C.吐故纳新 D. 因地制宜 15. 爱迪生一生创造发明很多,他几乎每天都要忙于试验。许多人不理解他的行为,有人 甚至认为他的试验毫无价值。一位老太太曾问他

10、: “你天天搞这些玩意儿,有什么意义?” 4 爱迪生没有正面回答她,而是反问道:“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爱迪生这句话包含的 哲学寓意是() A.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 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C.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新生事物 D.要注意事物前后相继的联系 16. 荀子认为:“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这一观点() A.否定了事物的运动、变化B.否定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C.否定了事物与运动不可分 D.否定了物质运动的普遍性 17. 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转变 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储存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的变

11、化发展是自发的、渐进的 B.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的发展 18. 从摇把电话、拨盘电话到数字键盘电话,从功能单一的“大哥大”到可以视频通话的 3G手机。通讯工具的进步说明() A.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化发展的 C.发展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D.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19. 唯物辩证法,联系、变化与发展的内在关系是() A.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变化的实质就是发展 B.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C.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D.发展是事物变化的趋势,事物的变化

12、决定事物的发展 20. 传闻古犹太国王戒指上刻着一句箴言:“一切都会过去。”这句箴言认识到了() A.发展具有普遍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发展就是对旧事物进行全面和彻底的否定 D.旧事物实在新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 生的 21. 五年之前,中国还没有一条可以称为“高速”的铁路。不到五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 已达到了7513 公里,占全世界高铁总里程的30以上,稳居世界第一。 几年前,中国铁路还以100 公里左右的时速“匍匐前进”,现在中国高铁最高运营试 验时速达到486.1 公里, 堪称“陆地飞行”!从零到世界第一,中国高铁五年实现了“梦 幻跨越”。 结合上述

13、材料,用发展的实质的观点来分析中国铁路的“梦幻跨越”。 5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编写人:姜炎炎审核人:王中印 班级 _ 姓名 _ 组名 _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识记:新事物、旧事物、量变、质变的概念 2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3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状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 【按图索骥自主学习】 ( 具体要求:先通读一遍课本,找出问题,再研究预习案,在课 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用红笔标注不明白的问题)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1) 新事物是符合、具

14、有强大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因而最终会走向。 (3)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和东西,汲取了旧事物中 、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因而具有旧 事物所无可比拟的。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反映了社会进步的 ,符合人民群众的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注意:判断是否是新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不是一时力 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2.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 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和的地方

15、,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 个过程。 (3)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新事物。 3. 方法论要求 (1) 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热情和悉心 新事物,促使其、。 (2)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 勇敢地面对和 。 6 注意: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只承认前进性而否认曲折性,是形而上学 的直线论;只承认曲折性而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就会丧失信心,是悲观主义论调。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1.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1) 量变是指事物的增减和的变更,是一种、的变化。 (2) 质变是指事物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

16、种质态的飞跃,是一 种、的变化。 2.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质变是量变的。 (2)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 方法论要求 (1) 要做好,为实现事物的质变。 (2) 要果断地抓住,促成,实现事物的和。 注意: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上,形而上学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否认量变是质变必要准 备的“激变论” (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另一种是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 有质的飞跃的“庸俗进化论”(否认质变或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深入思考生成问题】(请你将预习中未解决的问题和疑问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同学 们和老师探究,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曲折的。() 3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光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