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第4章微观经济学生产论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40094807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34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第4章微观经济学生产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生产管理知识}第4章微观经济学生产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生产管理知识}第4章微观经济学生产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生产管理知识}第4章微观经济学生产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生产管理知识}第4章微观经济学生产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第4章微观经济学生产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第4章微观经济学生产论(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 K N E,Q,厂商,要素市场,产品市场,TR,商品价格,TC,要素价格,生产理论,成本理论,1,第四章 生产论,一、厂商 二、生产函数 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四、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五、等成本线 六、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七、规模报酬 总 结,2,一、厂商,1.厂商的组织形式. (1)个人企业: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2)合伙制企业:两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 (3)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3,科斯的企业的本质,罗纳德科斯: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9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企业理论的两大支柱:交易成本和信息经济学。 经济学

2、家将生产过程看作是一个“黑盒子”,只关心进入“黑盒子”一端的投入与出于另一端的产出,仅局限于投入产出关系,但这种纯技术的生产“黑盒子”在现实经济中并不存在。,4,现实中的企业要对技术劳力、非技术劳力、资本等投入要素做适当的分配,对它们的生产活动进行一定的协调。因此,企业与市场一样也具有资源配置的功能,也应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问题 企业与市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企业与市场会同时存在?企业相对于市场的优越性及缺陷分别是什么?,5,2.厂商(企业)的本质,厂商(企业)的本质: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为降低交易成本而对市场的一种替代。,交易成本:围绕着交易所产生的成本。,6,3.市场

3、和企业的比较,市场的优势:,企业的优势:,(1)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2)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厂商需求者,因而销售额比较稳定。,(3)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努力降低成本。,(1)厂商自己生产部分中间产品,降低部分交易成本。,(2)某些特殊的专门化设备,必须在内部专门生产。,(3)厂商长期雇佣专业人员比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更有利。,7,张五常,张五常: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之一,8,4.厂商的目标,厂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条件要求:完全信息。,长期的目标: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今后讨论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假设: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一个企业竞争生

4、存的基本准则 。,返回,9,二、生产函数,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 Q = f(L、K、N、E)- 生产函数,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简化为: Q = f(L、K),返回,10,三、一种生产要素的连续合理投入,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2.边际收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 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11,三、一种生产要素的连续合理投入,短期Short Run-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Long Run-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

5、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短期与长期的区别在于生产规模是否发生变化 。,短期与长期,Q = f(L、K),12,不变投入-投入量不随产出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资源,也是指在短期内生产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 可变投入-投入量随产出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资源,也是指生产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 所谓不变是相对而言的。,三、一种生产要素的连续合理投入,不变投入与可变投入,13,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TP(total product):投入一定量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P(average product ):平均每单位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如L) AP = TP/

6、L,边际产量MP(marginal product):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如L) MP = TP/ L,三、一种生产要素(短期)的连续合理投入,14,三、一种生产要素的连续合理投入,举例:连续投入劳动L,劳动量L 总产量TP 边际产量MP 平均产量AP 0 0 0 0 1 6 6 6 2 13.5 7.5 6.25 3 21 7.5 7 4 28 7 7 5 34 6 6.8 6 38 4 6.3 7 38 0 5.4 8 37 -1 4.6,都是先递增后递减,15,2.边际收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小于某一数值时,边际产

7、量递增;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值时,边际产量会递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是消费者选择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在生产理论中的应用或转化形态。,16,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第一,技术水平不变; 第二,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 第三,并非一增加要素投入就会出现递减,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 第四,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相同。先投入和后投入的没有区别,只是量的变化。,17,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

8、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即最佳技术系数,18,Qmax,APL,MPL,TPL,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图形,L1,L3,N,S,MPmax,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若MPAP,则AP; 若MPAP,则AP; 若MPAP,则APmax,图41(b) 产量之间的关系,19,MPAP AP,MPAP AP,MP0 TP,Q,L,TP,AP,E,L2,G,MP,O,L3,L1,F,A,B,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20,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OL2平均产出递增,生产规模效益的表现;,第二阶段:L2L3平

9、均产出递减,总产出增速放慢;,第三阶段:L3L边际产出为负,总产出绝对下降。,21,练习:错误的一种说法是,(1)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是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2) A.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均呈先增后递减的趋势 B.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会下降 C.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最大 D.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上 E.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交于边际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上,返回,22,四、两种要素连续同比例增加投入,1.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2.等

10、产量线 3.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等产量线,23,四、两种要素(长期)连续同比例增加投入,长期中,所有的要素都是可变的。通常以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来研究长期生产问题。,Q = f(L、K),两种可变投入下,如何使要素投入量达到最优组合,以使生产一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或使用一定成本时的产量最大,1.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24,2.等产量曲线,定 义 等产量曲线(isoquants)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既定产品产量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各种可能组合点的轨迹。,100 100 100 100 100 100,80 40 20 13.33 10 8,10 20 40 60 80 100,A B C

11、D E F,Q,K,L,组合方式,25,等产量曲线,图43 (a) 等产量曲线,40,26,等产量线的特征,性 质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Q3Q2Q1,图43 (b) 等产量曲线性质,27,等产量曲线,性 质 2)等产量曲线两两不能相交;,B,C,图44 (a) 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等产量线的特征,28,等产量曲线,性 质 等产量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其斜率的相反数被定义为边际技术替代率,用以衡量两种投入之间的替代能力。,图44(b) 等产量曲线性质,等产量线的特征,29,边际技术替代率恰好等于两种要素各自边际产量之比。,证明:,图44 (c) 等产量曲线性

12、质,等产量线的特征,30,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有递减倾向。,Q2 = 75,C,D,E,F,J,MRTSLK = 2,MRTSLK =1/3,MRTSLK = 2/3,MRTSLK = 1,图44 (d)等产量曲线性质,等产量线的特征,31,3.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等产量线,(1)直角型等产量线。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只能采用一种固定比例进行生产;不能互相替代。,L,K,L1,K1,q3,q2,q1,B,C,直角型 固定比例投入等产量线,O,A,32,(2)直线型等产量线,(2)直线型等产量线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且替代比例为常数,等产量曲线为一条直线。,直线型 完

13、全替代投入等产量线,K,O,L,q3,q1,q2,A,B,C,33,五、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等成本线:成本与要素价格既定,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数量(K,L) 最大组合的线。,K,L,300,600,O,返回,34,等成本线,成本支出变化对等成本线的影响,35,等成本线,要素价格变化对等成本线的影响,图46 (b)等成本线的选转,36,六、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最适组合,1.生产者均衡: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于一点,实现要素最适组合。,既定成本下最大产量 的要素最佳组合,K,L,Q2,E,Q3,Q1,M,N,B,A,C,D,在E点,两线斜率相等:,或者,37,K,L,Q2,E,M,N,B,

14、A,C,D,产量既定,成本最小,38,生产扩展线(expansion path)或扩张线 在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条件下,对应不同产量水平(或者不同成本)的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点的轨迹。,L3,2.生产扩展线 Expansion path,扩展线一定是等斜线,39,七、规模报酬,定义: 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条件下,所有投入要素按同一比例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相对变动。用以衡量企业规模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类型: 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产出变化比例超过投入的一致变化比例,如投入品都增加一倍,而产出增加超过

15、一倍。,40,(1)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 设生产函数为 Q=f(K,L) 则有 f(K, L)f(K,L) 其中0,图410 规模报酬递增,41,(2)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产出变化比例等于投入的一致变化比例,如投入品都增加一倍,产出也增加一倍。 设生产函数为 Q=f(K,L) 则有 f(K, L)=f(K,L) 其中0,图411 规模报酬不变,42,(3)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产出变化比例小于投入的一致变化比例,如投入品都增加一倍,而产出增加小于一倍。 设生产函数为 Q=f(K,L) 则有 f(K, L)0,图412 规模报酬递减,43,比较,表44 规模报酬与边际报酬,44,总 结,1. 生产函数的含义及其特点。 2. 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的区别。 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前提条件。 4.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5. 生产三个阶段的特征。 6. 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和特征。 7. 等成本线的含义和特征。 8. 要素最佳投入组合(最大产量组合和最小成本组合)的含义及其条件。 9. 规模报酬的含义及其变动的三种情况。,45,1、书P153 3题、5题(3)6题 8题。,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