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第1次汽车检测技术概述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40094607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X 页数:101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第1次汽车检测技术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生产管理知识}第1次汽车检测技术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生产管理知识}第1次汽车检测技术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生产管理知识}第1次汽车检测技术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生产管理知识}第1次汽车检测技术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第1次汽车检测技术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第1次汽车检测技术概述(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 概述,2,1.教学目的及要求,保证 “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维修”制度的贯彻; 掌握诊断参数、诊断周期、诊断标准; 完善汽车检测知识,学习汽车检测诊断设备的原理、使用方法、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提高在用汽车使用性能和技术状况。,3,2.汽车诊断的方法,汽车技术状况的诊断是由检查、测量、分析、判断等一系列活动完成的。 其基本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人工经验诊断法,另一种是现代检测诊断法。,4,2.汽车诊断的方法,传统的检测技术,依靠人工经验诊断,采用眼看、耳听、手摸和鼻闻等手段 不能定量指示检测结果,现代的检测技术,利用现代仪器设备检测 定量指示检测结果 自动控制检测过程 自

2、动采集检测数据 自动分析判断检测结果 自动存储、打印检测报告,5,3. 专业名词、术语,汽车使用性能 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舒适性、通过性和可靠性等性能的参数值。 汽车技术状况 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使用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和。,6,3. 专业名词、术语,汽车检测 对在用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进行检测,以确定其现行的技术状况和工作能力。,汽车诊断 在不解体(或仅卸下个别小件)条件下,使用专用仪器对故障车辆性能进行检查、测试,判断出故障原因与故障点,并确定出排除方法。,7,3. 专业名词、术语,现代汽车检测技术

3、用现代检测设备检测并能定量指示检测结果的检测技术。 诊断设备 对检测结果具有判断功能的检测设备。,8,9,第一节 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10,一、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概况,1国外发展概况 20世纪40、50年代就出现了一些以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的单项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 60年代后,逐渐将单项检测、诊断设备联线建站(出现汽车检测站),形成既能进行安全环保检测,又能进行维修诊断的综合检测技术。 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检测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可直接打印的现代检测技术。 80年代后,一些先进国家的现代检测诊断技术已达到广泛应用的阶段,使汽车检测制度化。而且

4、汽车制造厂装配线终端和汽车维修企业内部也都建有汽车检测线。,11,国外的检测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制度化 (2)标准化 (3)智能化、自动化检测,12,2 国内发展概况,60年代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 70年代,研制、开发了发动机汽缸漏气量检测仪,点火正时灯;汽车制动试验台;发动机综合检测仪;汽车性能综合检验台等检测仪器设备。同时也从国外引进过少量现代检测设备. 80年代,重点推广了汽车检测和诊断技术。 研制开发了汽车制动试验台、侧滑试验台、轴(轮)重仪、灯光检测仪、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底盘测功机等。全国中等以上城市中,也建成了许多安全性能检测站。 90年代初,建成了相当数量的汽车检测站。

5、目前,汽车检测站已建至县市级城市。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网。同时,为了配合汽车检测工作,国内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100多项。,13,二、检测诊断的目的与意义,1保证交通安全 2减少环境污染 3改善汽车性能 4提高维修效率 ,实现“视情修理”,14,三、汽车检测有关的法规和标准,1相关法律法规 198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对机动车船污染大气实施监督管理。 198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提出对机动车辆上路行驶的要求。 1989年公安部发布第2号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站管理办法,提出安全检测站应有的功能和管理办法。 1990年交通部发布第1

6、3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提出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要求、技术等级以及车辆的检查、维修、报废等条件。 1991年4月23日交通部发布第29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主要对交通部门建立的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功能和等级作出了规定。,15,2有关标准 1989年的国家标准汽车安全检测设备检定技术条件(GBll798111798.61989),提出对安全检测设备进行标定的方法。 1995年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JTT19895)与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JTT199-95)。将汽车根据技术状况分为一、二、三级,并提出了评定等级的检测方法。 1999年的国家标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通用

7、技术条件(GBT179931999),明确规定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检测项目、设备、厂房、人员、场地以及管理制度等条件。,16,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12月28日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在用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 182852000)。该标准是参考了美国国家环保局1996年7月发布的一个相关标准制定的。在对排气污染物的限制方面,比以前的标准严格了很多;在测试方法和使用设备方面也与GB 72581997有很大不同。 2001年12月13日发布,2002年8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l85652001)是依据国家有关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我

8、国汽车运输车辆技术管理有关规定,并参照先进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的。,17,2004年12月颁布的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04),是根据1997年发布的同一标准修订的。 这是机动车检测的一个权威性标准。 是我国机动车安全技术管理的最基本的技术性法规, 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新车注册登记和在用车定期检验、事故车检验等安全技术检验的主要技术依据, 同时也是我国机动车新车定型强制性检验、新车出厂检验及进口机动车检验的重要技术依据之一。,18,第二节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基础理论,19,一、汽车故障及其规律,所谓汽车故障,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丧失规定功能的现象。 一般来说,将丧失功能的

9、破坏性故障称之为失效,把性能降低称之为故障。,1.故障的分类,按故障存在的时间分: (1)间歇性故障。 (2)永久性故障。,按故障发生的快慢分: (1)突发性故障。 (2)渐发性故障。,20,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分: (1)人为故障。 (2)自然故障。,按故障的危害程度分: (1)致命故障。 (2)严重故障。 (3)一般故障。 (4)轻微故障。,21,22,2汽车的故障规律,汽车故障规律通常表现为“浴盆曲线”; 它是以使用时间或行驶里程为横坐标,以故障率为纵坐标的一条曲线。 因该曲线两头高,中间低,有些像浴盆,故称“浴盆曲线。,23,故障率随使用时间(或行驶里程)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故障期

10、(图中A段) 随机故障期(图中B段) 耗损故障期(图中C段),24,二、诊断参数、诊断标准与诊断周期,(1)诊断参数概述 在检测诊断汽车技术状况时,需要采用一种与结构参数有关而又能表征技术状况的间接指标,这种间接指标称为诊断参数。 汽车诊断参数包括工作过程参数、伴随过程参数和几何尺寸参数。,25,1)工作过程参数 该参数是汽车、总成或机构工作过程中输出的一些可供测量的物理量和化学量。 例如: 发动机功率 驱动车轮输出功率或驱动力 汽车燃料消耗量 制动距离或制动力或制动减速度 滑行距离,26,举例: 通过检测底盘输出功率,将该数值与标准参数值对照 若符合要求,这说明汽车动力性符合要求,也说明发动

11、机技术状况和传动系技术状况符合要求; 若检测值不符合标准值,则说明汽车动力性不符合要求,也说明发动机技术状况和传动系技术状况不符合要求。 因此,通过检测底盘输出功率,可以整体上确定汽车和总成的技术状况。,27,2)伴随过程参数 该参数是伴随汽车、总成或机构工作过程输出的一些可测量。 例如,汽车、总成或机构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振动、噪声、异响、过热等。 汽车不工作时,伴随过程参数无法测得。,28,3)几何尺寸参数 该参数可提供总成或机构中配合零件之间或独立零件的技术状况。 例如,总成或机构中的配合间隙、自由行程、圆度、圆柱度、端面圆跳动、径向圆跳动等,都可以作为诊断参数使用。,29,汽车常用诊断参数

12、,30,31,32,(2)诊断参数选用原则,1) 诊断参数应具有灵敏性。 2)诊断参数应具有单值性。 3)诊断参数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4)诊断参数应具有良好的信息性。 5)诊断参数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33,1)灵敏性,亦称为灵敏度, 是指诊断对象的技术状况在从正常状态进入故障状态之前的整个使用期内,诊断参数相对于技术状况参数的变化率。,2)单值性,是指汽车技术状况参数从开始值uf变化到终了值ut的范围内,诊断参数的变化不应出现极值。 具有非单值的诊断参数没有实际意义。,34,3)稳定性,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多次测得的同一诊断参数的测量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重复性)。 诊断参数的稳定性可用均

13、方差衡量,均方差越小,诊断参数的稳定性越好。 诊断参数的稳定性与实际灵敏性成正比关系。,35,4)信息性,信息性指,诊断参数对汽车技术状况具有的表征性。 诊断参数的信息性越好,包含汽车技术状况的信息量越高,得出的诊断结论越可靠。 以f1(P)表示无故障诊断参数的分布函数,以f2(P)表示有故障诊断参数的分布函数。,36,对诊断参数信息性的定性分析,图(a)所示诊断参数P的信息性最好; 图(b)所示诊断参数P的信息性次之; 图(c)所示诊断参数P 的信息性最差。,f1(P)和 f2(P)两分布曲线重叠区域越小,诊断参数的信息性越强,诊断结论的正确性越大。,37,对诊断参数信息性的定量分析,计算出

14、两分布曲线重叠区域面积的大小,从而得出诊断失误的概率, 如果显示无故障诊断参数P1的平均值与显示有故障诊断参数P2的平均值之差越大,或这两种诊断参数的离散度越小,则诊断失误的概率就越小,即诊断参数的信息性就越好,因此,诊断参数的信息性可用下式表示: I(P)值越大,诊断参数的信息性越好,诊断结果越正确。,38,经济性,经济性是指获得诊断参数的测量值与所需要的诊断作业费用的多少(包括人员、工时、场地、设备和能源消耗等)。 经济性高的诊断参数,所需要的诊断作业费用低。,39,(3)诊断参数与测量条件、测量方法的关系,诊断参数及其测量条件、测量方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测量条件中,一般有温度条件

15、、速度条件、负荷条件等。 如: 发动机功率的检测,需在一定的转速和节气门开度下进行; 汽车制动距离的检测,需在一定的制动初速度和载荷(空载或满载)下进行。,40,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是对汽车诊断的方法、技术要求和限值等的统一规定。 汽车诊断参数标准是对汽车诊断参数限值的统一的规定。简称汽车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中包括诊断参数标准。,41,(1)诊断参数标准的类型,1)国家标准 2)行业标准 3)地方标准 4)企业标准,(2)诊断参数标准的组成,诊断参数标准一般由初始值Pf、许用值Pd和极限值Pn部分组成。,42,1)初始值Pf 此值相当于无故障新车和大修车诊断参数值的大小,往往是最佳值,可作为新

16、车和大修车的诊断参数标准。 2)许用值Pd 诊断参数测量值若在此值范围内,则诊断对象技术状况虽发生变化但尚属正常,无需修理,按要求维护即可继续运行。超过此值,应及时进行修理。 3)极限值Pn 诊断参数测量值超过此值后,诊断对象技术状况严重恶化,汽车必须立即停驶修理,否则将造成更大损失。,(新车的原始参数),(无需修理、维护,但与原始参数变化),(性能变坏,功能丧失),43,在检测到诊断参数值后与诊断参数标准值对照,即可确定汽车是继续运行还是要进行维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诊断参数标准将会不断修正,在使用各类标准时,应及时采用最新的版本。,44,(3)诊断参数标准的制定或修正,既要有利于汽车技术状况的提高,还要以经济为基础。 如果标准制定得严格,汽车的整体技术状况必定能够得到提高,但是维护与修理费用也会相应提高; 反之,若标准制定得宽松,维护与修理费用下降,但整体技术状况也下降。,45,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