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历史复习课件150班复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0093973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下历史复习课件150班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下历史复习课件150班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下历史复习课件150班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下历史复习课件150班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下历史复习课件150班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下历史复习课件150班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历史复习课件150班复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历史下册-第1课,1、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 )年( )月, 地点( ),领导人( )。,2、十月革命爆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是()。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有何重大意义?,1917,11,彼得格勒,列宁,十月革命,苏维埃俄国,答: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它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巴黎公社,第

2、2课,1、苏联成立于( )年,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2、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是( )年开始实施的( )。,4、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1922,1921,新经济政策,答:主要内容: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允许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 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历史意义: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探索。 提高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3、苏俄新经济政策“新”在( )。,发展商品经济,5、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 )

3、,世界( );同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 )。,6、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第一,第二,经济危机,答:积极:初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变为强大的工业国。 弊端: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愈来愈集中到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7、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高度集中,8、苏联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启示):,答:计划和市场要有机结合; 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只有符合国情的改革才能成功; 建立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1、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答: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领

4、土问题);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名义加以瓜分(殖民地问题); 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 莱茵河以东50千米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军事问题); 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赔款问题)。,第3课,2、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是对战败国和弱国(中国)的宰割,说明了“弱国无外交”;,3、凡尔赛和约中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转归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答: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 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九国公约是对战败国和弱国( 如

5、中国)的宰割,说明了“弱国无外交”。,影响: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及领土主权完整, 但核心内容是确立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 原则。它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独占,从而使中 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体系。,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资本家为维持高额利润不惜大量销毁产品;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大大刺激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工农运动高涨; 帝国主义与殖民地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之

6、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各国为摆脱危机,纷纷寻找出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威胁着世界人民。,第4课,2、美国罗斯福新政:,(1)1933年 (2)目的:直接目的是尽快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复兴; 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特点:国家干预经济,(4)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整顿农业; 调整工业是新政的中心措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 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5)美国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

7、作用:,成效(对美国):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对世界:新政采用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此, 西方国家陆续放弃纯粹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第5课,1、德国是欧洲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国家,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政权,欧洲战争策源地在德国形成。,2、日本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军部法西斯化,亚洲战争策源地在日本形成。,3、德意日形成了法西斯的“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他们疯狂扩军备战,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第6课,1、慕尼

8、黑会议时间:,1938年9月,主要内容:,强行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影响:,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2、“二战”概况,3、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华盛顿 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使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成为反

9、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第7课,1、“二战”概况,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转折:1942年夏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争和“二战”的转折点。 大战的结束: (1)1945年4月,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5月8日成为欧洲胜利日) (2)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

10、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2、雅尔塔会议,主要内容: 制定了最后战败德国的计划,决定战后德国由苏、美、英等国分区占领; 苏联在欧战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讨论了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3、斯大林格勒战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4、诺曼底登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5、柏林战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1945年4月,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事结束。,第8课,1

11、、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请说明理由。,能。 大战教育了世界人民,要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共创未来;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政治多极化趋势,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制约;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2、战争类的启示与感悟,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共创未来;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战则两败俱伤,和则共进双赢; 非正义的掠夺战争注定是会失败的; 加强国际合作,提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第10课,欧洲联盟的建立:1993年11月,是一个政治、经济、外交、防务实体(性质)。,第11

12、课,1987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二号经济强国(20世纪晚期)。,“二战”后,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影响较大的改革有: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和匈牙利的卡达尔改革。,第12课,第13课 1991年底阿拉木图宣言发表,苏联解体,第15课, 90年代前期(1990年),纳米比亚获得独立,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500多年的历史结束。, 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第16课,、“二战”后,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主要因素,内部因素:历史问题;现实问题:领土之争;水资源之争;“圣城之战”,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教“圣地”,几乎整个20世纪,他们不断

13、相互争斗,以取得对城市的控制权。,外部因素:因其丰富的石油资源、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的欧洲殖民者、“二战”后的大国无不企图控制中东地区,以取得战略优势。这就使中东问题更加复杂。,、“二战”后,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冲突,第17课,1、“冷战”政策,含义:,美国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这种政策称为“冷战”政策。“冷战”的重点在欧洲。,表现:,(1)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1947年、冷战开始); (2)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1947年); (3)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2、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宗教

14、及民族矛盾等。,3、“二战”以来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和人类的生存; 随意践踏他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严重破坏了国际关系平等的准则; 给各国本身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第18课,1、“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特征的( )格局。( )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后崩溃,世界进入新旧交替向( )过渡的历史时期。,两极,1991年苏联解体,多极化,2、世界政治格局当前处于( )的局面,“一超”即一个超级大国( ),“多强”指( )。正朝着( )方向发展。,“一超多强”,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多极化,3、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和平与发展,4、为了在世界格局的

15、多极化趋势中取得有利地位,你认为中国应做哪些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顺应时代潮流,把国内优势和有利的国际环境结合起来,抓住机遇谋发展;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中国应有的作用。,第19课,1、“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 )化趋势。,全球,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表现在:,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3、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起了推动作用。,跨国公司,4、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年, ( )年中国加入。,1995,2001,5、世界经济全球化有何影响?,积极:(1) 影响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麦当劳

16、化、迪斯尼化、好莱坞化、商业连锁等风行全球,极大地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 (2) 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给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机会,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各国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关系发生深远变化,相互调节将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弊端:全球性国际问题日益增多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拉大了贫富差距,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2)全球性国际问题日益增多(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增多与老龄化、恐怖主义泛滥、跨国犯罪、走私与毒品贸易等)。,6、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你认为中国应如何积极应对?,坚持对内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和经验,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经济活动和国际事务; 制定防风险的有效政策,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顺应时代潮流,把有利的国内与国际环境结合起来,抓住机遇谋发展。,7、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