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管理}精益生产计划与调度协调控概论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40092787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X 页数:133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益生产管理}精益生产计划与调度协调控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精益生产管理}精益生产计划与调度协调控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精益生产管理}精益生产计划与调度协调控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精益生产管理}精益生产计划与调度协调控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精益生产管理}精益生产计划与调度协调控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益生产管理}精益生产计划与调度协调控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益生产管理}精益生产计划与调度协调控概论(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益生产计划与调度协调控制,如何通过计划与调度 实现生产计划与资源能力的对接,计划、生产计划 与生产作业计划,何为计划(什么是计划)?,有目标的做事 定量做事 定期限(时间进度)做事 限定消耗、成本做事 谁做事 如何做事 怎么做 结果如何(质量、标准实现程度),何为无计划!,边干边想 边干边问 干着一件事不知道下面该干什么 以后的事不知道由谁接着干 不知道应该干多少 不知道哪个先 哪个后 不知道这事谁来管 不知道我管谁 不知道还需要什么 不知道需要多少 不知道哪个先交货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货,无计划的结果是:,生产误了 品质差了 人心散了 工作乱了 效率低了 成本高了 市场丢了 利润没了,无计划

2、或计划性不强的根源剖析,管理者的轻视: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搞不搞计划没关系,边做、边看,朝令夕改。 技能缺乏:没有做好计划的专业能力,做出来的计划漏洞百出,无法执行。 闭门造车:计划脱离实际,无法操作,靠几个计划员关起门来,“想当然”地去“指点江山”。,要求不严:计划制定了没有约束力,下级想不执行就不执行,不执行也拿他没办法。执行力不强。 缺少配合:因为设计图纸、资金、物料供应保证的不及时、生产工艺的不成熟,人员不够或各车间、部门之间的扯皮使计划付之东流。 资源短缺:因为资金、物料供应的原因影响制约着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计划及其作用,计划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企业里没有计划,好比一个交响乐队没

3、有乐曲,没有计划,企业内一切活动都会陷入混乱,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营运活动。 在一个好的计划指导下,水平一般的下属,也会做出成效;在一个差的计划指导下,能力很强的下属,也会把工作弄糟。因此,需要统一的计划来指挥企业各部分的活动。,本讲主要介绍计划的层次,生产计划及指标体系,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生产能力,备货型生产企业和订货型生产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方法。,第一单元 计划管理,一、计划管理及层次,计划管理通常包括编制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和拟订改进措施四个阶段。,一、计划管理及层次,计划管理包括企业生产营运活动的各个方面,如销售、生产、物料供应、研发设计、人力资源、设备、资金保证、成本

4、费用控制等平衡。计划管理不仅仅是计划部门的工作协调,所有其他部门和车间、班组都要通过四个阶段来实行计划管理。,(一)计划的层次,企业计划一般可以分成战略层计划、战术层计划与作业层计划三个层次,如下图所示。,三个层次的计划有不同的特点,战略层计划涉及公司发展规模,产品发展方向,技术发展水平,新生产设备的匹配等。 战术层计划是确定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所从事的生产营运活动应该达到的目标,如产量、品种、产值和利润。 作业层计划是确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三个层次的计划有不同的特点,如下表所示。,表:三个层次计划的不同特点,由上表可以看出,从战略层到作业层,计划期越来越短,计划的时间单位越来越细,覆盖的

5、空间范围越来越小,计划内容越来越详细,计划中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小。,二、生产计划的层次,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的统筹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执行计划,是协调组织企业内部生产活动的计划。对于加工装配式企业,生产作业计划一般分成工厂级生产作业计划和车间级生产作业计划两级。工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对象为原材料、毛坯和零件。从产品结构的角度来看,也可称作零件级作业计划。车间级生产作业计划的计划对象为工序,故也可称为工序级生产作业计划。下表是不同层次的生产计划。,表:不同层次生产计划特点的比较,三、生产计划指标体系,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品种、产量、产值、交期和质量。 1品种指标。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产品

6、品名、型号、规格和种类数,它涉及“生产什么”的决策。 2产量指标。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出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它涉及“生产多少”,的决策,关系到企业需要多少资金、资源成本,能获得多少利润。,3产值指标。是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生产营运活动成果。根据具体内容与作用不同,一般分为商品产值、总产值与净产值三种。,4交期指标。是为了保证按期交货确定的产品出产期限。正确地决定交期非常重要。因为交期太紧,保证不了按期交货,会给客户/用户带来损失,也给企业的信誉带来损失;交期太松,不利于争取客户,还会造成生产能力浪费。 【鼎盛工程机械公司案例分享】,5质量指标。是产品/零部件质量应达到的水平,常采用

7、统计指标来衡量,如合格品率、废品率、返修率等。 当然这是计划经济意识形态下的质量指标。我们现在用合格品率、废品率、返修回用品率预算控制标准和超过废品控制标准的质量损失、质量成本以及低于废品控制标准的质量收益来考核,并与责任团队/责任人的薪酬挂钩联动考核结算。,四、制定计划的步骤,五、生产与资源能力的平衡匹配,对于流程式生产,生产能力是一个准确而清晰的概念。如某化肥厂年产30万吨合成氨,这是设备的能力和实际运行时间决定的。 对于加工装配式生产,生产能力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产品组合,表现出的生产能力是不一样的。大量生产,品种单,可用具体产品数表所生产能力;对于大批生产,品种数少,可用代表产品

8、数表示生产能力;对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则只能以假定产品的产量来表示生产能力。,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将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进行比较;按比较的结果采取措施;计算生产能力利用指标。 比较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有两种方法:用产品数和用台时效。后者用得较多。对于单品种生产企业,可用具体产品数进行比较: 设备生产能力设备年有效工作小时效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设备年有效工作小时数全年工作日每天工作小时数(1设备停修率)。 取最小的设备生产能力(台数)作为生产线或企业的生产能力,将其与计划年产量比较。,对于多品种生产,可用代表产品或假定产品,但计算较复杂,不如用台时数计算方便。 将某设备如j年有

9、效工作小时数与j设备生产任务台时数比较,可知能力是否够。需说明的是,这是一种能力与任务总量上的比较。由于需求不均匀,即使总量上平衡,某段时间内负荷仍可能超过能力。总量平衡还有一个问题是,无论作业计划安排得如何好,机床的空闲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有的企业将能力再打一个折扣,如任务量达到能力的90,就算平衡了。 当任务能力不平衡时,一种方法是增加能力,如加班加点。另一种方法是减少、调整任务或转包一部分任务给其它企业。,第二单元 备货型生产(MTS)企业 生产计划的制定,一、备货型生产企业的特征,大批和中批生产一般是备货型生产。 备货型生产无交货期设置问题,因为顾客可直接从成品库提货。

10、备货型生产企业编制生产计划的核心内容是确定品种和产量,因为有了品种和产品就可以计算产值。,备货型生产企业品种与产量的确定,对于大量大批生产,品种数很少,而且既然是大量大批生产,所生产的产品品种一定是市场需求量很大的产品。因此,没品种选择问题。 对于多品种批量生产,则有品种选择问题。确定生产什么品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决策。,确定品种可以采取象限法和收入利润顺序法。象限法是美国波士顿顾问中心提出的方法,该法是按“市场引力”和“企业实力”两大类因素对产品进行评价。确定对不同产品所应采取的策略,然后从整个企业考虑,确定最佳产品组合方案。,波士顿的象限法,收入利润顺序法,收入利润顺序法是将生产的多种产品按

11、销售收入和利润排序,并将其绘在收入利润图上,下表所示的8种产品的收入和利润顺序,可绘在下图上。,收入利润顺序表/图,精益生产计划与过程的管理,一、精益生产计划的特点,精益生产计划与传统生产计划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只向最后一道工序下达作为生产指令的投产顺序计划,而对最后一道工序以外的各个工序只出示每月大致的生产品种和数量计划,作为其安排作业的一个参考基准。,例如,在汽车生产中,投产顺序计划指令只下达到总装配线,其余所有的机械加工工序及粗加工工序等的作业现场没有任何生产计划表或生产指令书这样的文件,而是在需要的时候通过” 看板”,由后退工序顺次向前道工序传递生产指令。这一特点与历来生产管理中的生

12、产指令下达方式不同,请看下图。,在精益生产方式中,由于生产指令只下达到最后一道工序,其余各道工序的生产指令是由“看板”在需要的时候向前工序传递,这就使得:第一,各工序只生产后工序所需要的产品,避免了生产不必要的产品;第二,因为只在后工序需要时才生产,避免和减少了不急需品的库存量;第三,因为生产指令只下达给最后一道工序,最后的生产成品数量与生产指令的数量是一致的(在传统的生产计划下,最后这两老往往是不同的);第四,生产顺序指令以天为单位,而且“只在需要的时候发出”,因此,能够反映最新的订货和市场需求,大大缩短了从订货或市场预测到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二、精益生产计划

13、编制的程序与方法,在精益生产方式中,同样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和市场预测制定三阶段生产计划,即年度计划、季度计划以及月度计划。然后再据此制定出日程计划,并根据日程计划制订投产顺序计划。,1年、季度计划 年度计划根据企业经营方针和市场预测来确定,主要是规划大致准备生产的产品品种和数量,不把它具体化。 季度计划根据年度计划及市场需求,采用滚动计划法进行编制,即在第N1月制订第N月、第N1月以及第N2月的生产计划。这样制订出来的第N月生产计划为确定了的计划,第N1月以及第N2月的计划也只作为“内定”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第N1月变为第N月时,再进行确定。,2月度计划 月度计划根据季度计划和月需求预测

14、,确定月生产的产品品种及每种产品的产量。N月的生产计划在N一1月的中旬开始时确定,到N1月的中旬结束时再根据订货进行微量调整。在N一1月的下旬,进行所需零部件数量的计算,并定各种产品每天的生产量。由于产品的零部件数量庞大,往往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计算。为实现均衡生产,月计划确定后,可以将产量平均分配至每个工作日,形成每日平均产出量,见下表(每月以20个工作日计)。,3日程计划 以上工作完成后,才开始制订真正作为日生产指令的投产顺序计划。顺序计划每天制订,但只下达给装配线以及主要协作厂家,其他绝大多数的工序都通过看板来进行产量和品种的日生产管理。 为了在日计划中均匀分布各种产品的生产,达到品种平均,

15、在生产中常采用混流生产模式(即混合流水线),即在一定时间内同时生产几种产品。只有当产品相似,变换品种时基本上不需要重新调整设备与工艺装备,才可能实行混流生产。混流模式有效好的柔性,当顾客期望根据订单要求迅速交货的情况下,短期响应能力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这时采用混流模式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根据表2中的月生产计划,制订日投产顺序计划时,可以按每日生产量要求先生产60件A产品,接着生产20件B产品,再生产80件C产品等方式安排生产。也可以更进一步以较短时间间隔平均分配各产品品种的生产,如按48分钟为单位均匀分配作业,见表3,这个分配过程重复多次,直到完成日平均产量为止。这就是混流的生产模式,

16、这样的日程计划具有较高的柔性,当市场需求有变化时容易调整。,假设月初时确定的计划(如下表所示)到月中时,一个顾客要改变他的订单,减少订购400件C产品,增加400件6产品,原来下半月的计划如表4所示。,改变以后下半月的需求如下表所示。,可以根据修改后下半月的计划安排生产作业,如果采用48分钟均匀分配作业,结果如下表所示。,由上可见,如果工厂不是采用混流均衡生产模式,而是采用首先生产A产品,接着生产B产品这样一种产品月产量完成后,再生产下一个产品的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市场突然发生变化时,就很难进行调整。因此,生产现场连续小批量生产,能够防止过量和供过于求,这是精益生产计划的基本点。,单件订单生产 车间如何进行作业计划排产 单件订单生产方式,由于产品本身的订单随机性、品种多样性、加工复杂性等特点,使得车间生产情况多变,时常出现设备故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