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钢圈生产车削线工艺讲义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40070232 上传时间:2020-07-26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8.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钢圈生产车削线工艺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产管理知识}钢圈生产车削线工艺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产管理知识}钢圈生产车削线工艺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生产管理知识}钢圈生产车削线工艺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生产管理知识}钢圈生产车削线工艺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钢圈生产车削线工艺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钢圈生产车削线工艺讲义(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圈生产车削线工艺,三种车削生产工艺:,1.立车车削: (螺孔倒角后直接在普通立车完成所有车削尺寸) -暂取消 2.粗车: (先数控立车上车中孔,后转普车上车端面/外径)-常规 3.精车: (先普车车高度,后转数控立车车中孔/外径) - 欧款轮辐/24.5美国 (先普车车高度/粗车外粗,后转数控立车车中孔/精车外径) - 19.5以下小轮辐,注意:在数控立车车中孔后轮辐,转普通立车车削高度/外径,一定要用中孔撑开夹具定位。,开机前工作:,1.游标卡尺确认; 2.检查车削所有工装/夹具/车刀/刀架是否正常; 3.检查夹具/车刀/刀架的紧固度; 4.确认量检具是否合格; 5.确认车削夹具与待车产品

2、是否相匹配;,游标卡尺确认,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量具,使用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 使用前,应先擦干净两卡脚测量面,合拢两卡脚,检查游标尺0 线与主尺0线是否对齐,若未对齐,应送品保部由计量调整。 2)确认卡尺有无校验标签,有效日期是否过期,若不合格,应送品保部由计量校验。 3) 测量工件时,卡脚测量面必须与工件的表面平行或垂直,不得歪斜。且用力不能过大,以免卡脚变形或磨损,影响测量精度。 4)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否则测量值不准确。 5) 测量内/外径尺寸时,应轻轻摆动,以便找出最大值。 6)测量轮辐时,对同一产品应多测几个点,取其最大值,并得出椭圆度。(或取平均值来消除偶然误差)。

3、7) 游标卡尺用完后,仔细擦干净,抹上防护油,平放在合内。以防生锈或弯曲。,600mm游标卡尺,300mm游标卡尺,现场游标卡尺读数,1.外卡测量数据=主尺+游标尺2.内卡测量数据=主尺+游标尺+量爪宽度600卡尺量爪宽度:10+10=20mm300卡尺量爪宽度:5+5=10mm,轮辐来料,车削来料确认:,1.首先确认生产派工单(确认所有车削尺寸) 2.对来料轮辐确认(依派工单要求):规格型号/中孔直径/分布圆直径 /板厚/材质/高度/外径等尺寸进行一一确认; 3.对来料轮辐的外观确认:确认有无砸伤、压伤、起皮等不良; 4.大外径和常规外径轮辐,在车削前需确认清楚,不能相互替代使用,否 则影响

4、轮辐车削品质; 5.发现来料轮辐有异常时,要及时反馈,不能大批量往下车削;,手写派工单,轮辐来料,数控立车(精车),普通立车(粗车),管控重点,车削后轮辐各尺寸检验测量:,1.中孔直径/中孔椭圆度 2.中孔内外倒角 3.安装面外径/装配面不圆度 4.车削高度 5.轮辐端/径跳 6.端口内外倒角 7.端口内倒角后平直段宽 8.装配面直段长度,1.中孔直径/中孔椭圆度,轮辐中孔直径直接影响钢圈使用安装.(管控标准:220/281 214/222 ) 1.测量中孔时,卡脚测量面必须与工件的表面平行或垂直,不得歪斜。应轻轻摆动,以便找出最大直径。 同时量出轮辐中孔直径最小点和最大点,并算出中孔椭圆度0

5、.2mm。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否则 测量 值不准确。 2.首件检验用游标卡尺测量后,再用中孔检具盘检验(通规控小-全检,止规防大首检前10个必检).,+ 0.3 + 0.1,+ 0.9 + 0.1,数控立车车中孔,测量中孔直径,用中孔定位盘全检中孔直径,通规(控小) 全检,止规(防大) 首件前10个必检,全检中孔直径,中孔定位盘检具,1.用中孔定位盘全检中孔尺寸时,手紧握轮辐平行垂直套入检具盘,不得歪斜或强行套入, 避免损坏检具。 2.检测时【通规】全检,【止规】首件前10个产品必检。(通规套不下证明中孔偏小;止规能 套下证明中孔偏大。),平行垂直套下,2.中孔内外倒角,中孔内侧倒角,中

6、孔外侧倒角,轮辐中孔内外侧倒角(整个圆周把尖角倒成45钝角)。主要作用便于钢圈使用安装;次要作用防止作业人员割伤手.(管控标准: 11.5x45 ) 1.中孔车削倒角后,直接用小卷尺或直尺对倒角面进行测量即可。中孔内外倒角后宽度/角度必须均匀一致。 2.中孔内外侧倒角后不能有毛刺和台阶现象,保持光滑均匀。,3.测量装配面外径/( N +0.2mm) 测量装配面椭圆度 /(0.5),轮辐装配面外径直接影响组立轮辋与轮辐压配组合,(依照当班轮辋装配内径+0.4mm). 外径太大:组立压配时轮辋会变形或拉伤,影响 端径跳. 外径太小:组立压配时轮辐无法组合会脱落,严 重偏小造成报废. 1.测量安装面

7、外径时要将卡尺轻轻左右移动,找出最大直径,并且多测量几个点,必须把最大直径点量出来; 2.测量出轮辐外径最小点和最大点,并算出装配面椭圆度.,立车使用夹具-中孔定位(中孔撑开夹具),中孔定位车削工艺要求: 1.数控立车车完中孔轮辐,转普通立车车高度/外径必须用中孔撑开夹具进行车削.(不得违返工艺) 2.车削员工要经常对车削夹具进行校正,(用百分表检测夹具跳动量).,立车使用夹具-螺孔定位(螺孔锁紧夹具),螺孔定位车削工艺要求: 1.螺孔定位车削工艺只用于”未车中孔前轮辐,进行车削高度”.(小轮辐车高度/及粗车外径后转数控立车精车) 2.此工艺车削精度欠佳,但是加工速度相对较快,特殊情况(领导批

8、示后)即可车削所用尺寸.,4.车削高度( N1 ),轮辐车削高度直接影响组立轮辋与轮辐压配及焊接.要求车削高度时,整批轮辐高度要标准统一.(管控标准:N1 ) 1.按控制计划轮辐车削高度测量必须用高度尺/检测平台. 2.现场员工测量高度则用游标卡尺和小卷尺,要求在测量时小卷尺必须垂直于固定的卡尺.然后在读数。(此测量方式慎用),小卷尺检测高度,高度尺检测高度,5.轮辐径跳-径跳1,径跳1,径跳1,轮辐车削后径跳直接影响组立钢圈端径跳和动平衡.要求首检后每2小时检测2件.(工 艺标准:径跳1) 1.检测径跳时必须用中孔撑开检具和百分表进行.检测位置在轮辐装配面平直段。 2.中孔撑开夹具和百分表的

9、检测能力确认(量检具是否合格?),5.轮辐端跳-端跳0.8,端跳0.8,端跳0.8,轮辐车削后端跳直接影响组立压配及焊接品质.要求首检后每2小时检测2件.(工艺标准:端跳0.8 ) 1.检测径跳时必须用中孔撑开检具和百分表进行.检测位置在轮辐端口面平上。 2.中孔撑开夹具和百分表的检测能力确认。(量检具是否合格?),6.端口内外倒角(11.5x45),端口内侧倒角,端口外侧倒角,轮辐端口内外侧倒角(把整个圆周的端口尖角倒成45钝角)。主要作用确保组立焊接品质;次要作用防止作业人员割伤手.(管控标准: 11.5x45 ) 1.轮辐端口车削倒角后,直接用小卷尺或直尺对倒角面进行测量即可。内侧倒角大

10、小可随轮辐板厚加大而加大,但必须确保整批轮辐端口倒角要均匀一致。(前提要保证端口平直段宽度要达标) 2.端口内外侧倒角后不能有毛刺和台阶现象,保持光滑均匀。,7.端口内倒角后平直段宽,宽度标准35mm,检测端口平直段宽度,轮辐端口内倒角后平直段宽直接影响组立焊接质量及钢圈强度.用小卷尺或直尺测 量.(工艺标准: 35mm) 1.轮辐平直段宽度必须在端口内侧倒角后再用小卷尺进行测量。(端口内倒角大小由轮辐板厚决定). 2.轮辐端口整个圆周厚度必须多测量,确认是否有一边厚一边薄不良现象。,8.装配面直段长度 -(8mm),长度标准8mm,检测装配面直段长度,轮辐装配面直段长度直接影响组立焊接质量及

11、钢圈强度.用小卷尺或直尺测量.(工艺标准: 8mm) 1.轮辐装配面直段长度必须测量轮辐最小直线光亮段。(测量长度取轮辐直段最小值). 2.轮辐整个圆周装配面直段长度均匀一致为最佳,不允许出现落差大的一边长一边短现象。,车削产品挂牌标识,车削前来料要有标示,车削后轮辐要有标示,标识目的:确保半成品与成品均能明确区分。有清晰的标识以便于 产品容易追溯及防止混料。 车削员工在车削前要把轮辐上标牌保留,待车削完毕后将标示牌挂回去。没有标示的产品一要确认请楚,然后补挂标示牌。 标示牌填写要求: 1.内容要真实;2.填写字迹要清晰;3.标示片要签全名;4.内容不能随便更改,车削不良品图示,轮辐外径车小/

12、中孔车大,中孔车大报废,外径车小报废,轮辐外径车小/中孔车大造成的报废,占车削工序报废总数的6580%。 对策: 调试确认车削控制参数.(首件试车时,中孔尺寸按小/外径尺寸按大/高度尺寸按高来车),以便于刀具 调整,需要边车边测量,慢慢调试刀具,最终达到适合控制参数,即可避免或减少报废品的产生.,安装面平直段宽度达不到标准,影响组立焊接及钢圈强度。车削员工遇到品质异常,应立即停机向当班班长及品检反 馈。决不允许大批量车削生产。,轮辐旋压高不够,导致端口车不到。,影响组立焊接及焊接质量。车削员工遇到品质异常,应立即停机向当班班长及品检反 馈。决不允许大批量车削生产。,中孔砸伤,影响下道工序正常生

13、产,影响钢圈外观品质和使用安装。要求:员工在作业过程中轻拿轻放。,车削退刀痕不良,中孔退刀痕,退刀痕不良必须确保回刀程序有效,调整进刀量和转速。,装配面退刀痕,车削中孔倒角太大,倒角偏大,影响外观品质,严重不良则报废。 管控标准: 中孔内外侧倒角11.5x45,震刀严重不良,跳刀不良必须进行换刀、磨刀或检查刀杆紧固情况及刀杆的强度;,车削光洁度不良(象车螺牙一样),车削端面跳刀。),NG光洁度,OK光洁度,光洁度不良必须严格控制车削进刀量及转速的调整;,车削光洁度不良(象车螺牙一样),NG光洁度,OK光洁度,光洁度不良必须严格控制车削进刀量及转速的调整;,报废区与不良品区,报废区,不良品区,不良品放置在?,报废品放置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